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厚美瑛

作品数:73 被引量:251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地震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天文地球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56篇理学
  • 6篇天文地球
  • 4篇化学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历史地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2篇颗粒物
  • 22篇颗粒物质
  • 10篇动力学
  • 8篇分子
  • 7篇微重力
  • 6篇动力学模拟
  • 6篇直剪
  • 6篇分子动力学
  • 6篇分子动力学模...
  • 5篇离散元
  • 5篇颗粒介质
  • 5篇颗粒流
  • 5篇耗散
  • 4篇地震
  • 4篇声波
  • 4篇波传播
  • 3篇地震前
  • 3篇地震前兆
  • 3篇形变
  • 3篇震前

机构

  • 72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哈尔滨工业大...
  • 4篇北京理工大学
  • 4篇西北师范大学
  • 4篇中南大学
  • 3篇贵州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宁波工程学院
  • 2篇武汉大学
  • 2篇太原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近...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安阳工学院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作者

  • 72篇厚美瑛
  • 16篇陆坤权
  • 13篇刘锐
  • 9篇彭政
  • 6篇张祺
  • 5篇姜泽辉
  • 5篇周志刚
  • 5篇王文广
  • 4篇史庆藩
  • 4篇刘寄星
  • 4篇李寅阊
  • 4篇王强
  • 3篇赵闯
  • 3篇胡国琦
  • 3篇孙刚
  • 3篇蒋亦民
  • 3篇陈唯
  • 3篇张权义
  • 3篇张因
  • 2篇何润

传媒

  • 27篇物理学报
  • 18篇物理
  • 4篇科学通报
  • 1篇空间科学学报
  • 1篇力学学报
  • 1篇科学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力学大会...
  • 1篇2014工程...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9篇2016
  • 3篇2015
  • 7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8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二维颗粒流从稀疏态到密集态的临界转变被引量:9
2006年
研究了斜槽中的二维颗粒流由稀疏到密集转变的临界现象.在二维颗粒槽的入口流量Q0和出口尺寸d固定的条件下,记录并统计了稀疏流转变为密集流所经历的时间.研究发现,在统计时间内转变不发生的概率C(t)随时间指数衰减,其衰减的特征时间尺度α-1(d)可以很好地由幂律函数a(dc-d)-γ来拟合,其中dc为临界开口尺寸.此临界尺寸的存在确定了稀疏流到密集流转变的临界现象.
钟杰彭政吴耀宇史庆藩陆坤权厚美瑛
关键词:颗粒物质颗粒流
振动驱动颗粒气体体系的局域态本构关系的实验验证被引量:1
2013年
对准二维、水平边界振动驱动的颗粒气体体系的流体力学参量进行了局域态本构关系的实验研究.实验观测结果与经典动力学理论预测进行了比较.由于颗粒气体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颗粒体系的整体本构关系不成立,有必要对局域态进行分析.局域态本构关系是指颗粒系统的局域温度、局域压强和局域数密度之间的关系.通过颗粒速度的方向变化,可以得到颗粒的碰撞点.因此在计算压力张量的对角线项时,除了动力学部分之外,我们计入了颗粒碰撞的影响,得到了一个约为常数的压力张量迹,即颗粒压强的空间分布,与流体力学理论预测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相符合;但是颗粒温度和数密度的空间分布,在振动的正反两个方向的分量出现差异,并且温度、压强和数密度之间的局域本构关系,无论在低密度或高密度区域,实验与理论预测在定性上一致,但定量上都有较大差别.因此经典流体力学理论在描述这样的体系时需加以修正.
陈延佩Pierre Evesque厚美瑛
关键词:态方程流体力学
软物质主要理论综述被引量:1
2016年
本文主要讨论了软物质体系的一些主要理论,如弹性理论、相变理论、标度理论、自洽场理论、颗粒物质理论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同时讨论了熵在软物质体系中的作用等.软物质体系中还有一些重要的动力学理论,如黏性问题、扩散问题、介面波的运动等问题均没有在本文中提及,这些领域中也有一些软物质体系重要的理论研究工具和手法.
吴晨旭严大东邢向军厚美瑛
关键词:软物质标度理论自洽场理论
三维颗粒气体相分离现象被引量:6
2008年
颗粒体系是一类复杂的耗散体系.在颗粒气体中,耗散性质会使其内部形成局部的凝聚,类似于真实气体中亚稳分解形成的液滴,因此被认为是颗粒气液两相分离的过程.零重力环境下二维颗粒气体相分离现象已有成熟的流体静力学理论解释,将该理论模型推广到三维情形,发现相分离现象依然存在且具有同样的不稳定性根源,通过理论计算给出了三维相分离发生的具体条件.同时,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检验了理论结果,并给出了三维颗粒气体相分离的新形貌.
刘锐李寅阊厚美瑛
关键词:耗散分子动力学模拟
密集态颗粒流的激波结构
<正>应用流体激波传播的理论,通过对二维密集态颗粒流的波前密度与'温度'结构的研究,描述密集颗粒流的流动规律。我们发现尽管颗粒流与超声速流体的激波波前有类似的密度结构,但是由于颗粒体系的耗散特性,颗粒
胡国琦厚美瑛杜其永
关键词:颗粒流激波
文献传递
颗粒物质从稀疏流到密集流转变的普适规律被引量:19
2004年
二维颗粒流实验研究发现 ,当初始稀疏颗粒流量固定 ,出口的尺寸减小到一临界值 ,或固定出口的尺寸 ,颗粒流量增大到一临界值时 ,都会发生流量的突然减小 ,从稀疏流转变为密集流 .得到了临界流量与出口尺寸、颗粒尺寸及通道宽度之间的普适标度关系 ,揭示了“瓶颈效应”
厚美瑛陈唯张彤陆坤权陈志强
关键词:颗粒流相变动力学性质稀疏流流变学
沙子里的图案被引量:1
2008年
文章从物理学家的角度探讨颗粒体系中有序图案的产生和机理,探寻对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非平衡态体系有序结构生成的理解.非平衡态体系的随机扩散与能量耗散的特性是有序结构生成的必备条件,所生成的图形则由这两个因素的权重比值和体系内部的对称性决定.具备以上因素,还需加上最后的一个决定性的关键因素,这就是熵的驱动.熵最大的态决定了体系是有序还是无序的排列.
厚美瑛
关键词:颗粒物质
一种颗粒运动驱动实验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颗粒运动驱动实验装置,涉及颗粒实验装置领域,包括颗粒仓组件和振动台组件,颗粒仓组件包括仓体和隔板,仓体内具有实验腔,隔板固定设置于实验腔内,并将实验腔分隔为第一实验腔和第二实验腔,振动台组件与仓体连接,并驱...
刘鹏王珂乔志宏厚美瑛李响孙维高法德丁建智
堵塞的颗粒
2010年
张因厚美瑛
关键词:物理学家蛋黄酱砂岩
地震前兆信息传播、分布及其探测原理被引量:3
2011年
地壳岩石层由板块、断层和其间的断层泥构成,在研究地震前兆信息传播这类准静力学问题时,应将其作为大尺度离散态颗粒物质体系处理.地震孕育过程中,在大地构造力驱动下,岩石层块克服所受摩擦力和边界断层泥阻力发生滞滑移动.当岩块间断层泥受挤压后其强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又推动下一岩石层块滞滑移动,就这样渐次使其他岩石层块发生移动,并以力链形式分布和传递.文章给出了此模型的物理依据和实际观测例证;通过模拟实验和分析阐述了力-移动-形变在地层中分布的表达形式和传播时间序;说明了地震前兆信息的主要特征及其与地震发生之间的关联,以及探测有效地震前兆信息的方法原理.同时,论述了用颗粒物理原理与连续介质观念对地震前兆认识的本质区别,解释了连续介质观点难以理解的若干地震学问题.
陆坤权厚美瑛王强姜泽辉刘寄星
关键词:地震前兆颗粒物质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