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流行病
  • 4篇流行病学
  • 2篇流行病学分析
  • 2篇麻疹
  • 1篇猩红热
  • 1篇咽痛
  • 1篇手足
  • 1篇手足口
  • 1篇手足口病
  • 1篇皮疹
  • 1篇流动人口儿童
  • 1篇麻疹流行
  • 1篇麻疹流行病学
  • 1篇麻疹流行病学...
  • 1篇计划免疫
  • 1篇建卡
  • 1篇弓形虫
  • 1篇弓形虫感染
  • 1篇儿童计划
  • 1篇儿童计划免疫

机构

  • 6篇梅县疾病预防...
  • 1篇广东省梅州市...
  • 1篇广东省梅州市...
  • 1篇广东省梅州市...

作者

  • 7篇古旭珍
  • 5篇黄建平
  • 4篇邓友华
  • 3篇陈复才
  • 3篇卢建伟
  • 3篇肖奎光
  • 2篇李彩琼
  • 2篇刘伟坚
  • 2篇谢小强
  • 1篇龙惠芳
  • 1篇高小霞
  • 1篇周志汀
  • 1篇黄闽昌
  • 1篇谢小强
  • 1篇黄惠强

传媒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疾病控制杂志
  • 1篇预防医学文献...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6
  • 3篇2004
  • 1篇200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梅县人群弓形虫感染情况调查
2004年
目的了解梅县人群弓形虫感染情况,为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重点人群,采用ELISA进行弓形虫抗体IgM、IgG检测。结果共调查504人,人群弓形虫抗体阳性率10.12%,其中IgM阳性率4.56%,IgG阳性率5.56%。男性阳性率11.50%,女性阳性率9.21%,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屠宰员阳性率26.67%;婚前妇女、孕妇、妇科病人阳性率10.23%;招工体检人员阳性率7.77%;医护人员阳性率5.88%。养猫、狗等宠物的人群阳性率16.33%,不养者阳性率8.62%,两者间有显著差异。结论梅县存在人类弓形虫感染,阳性率高于全国平均阳性率水平。以屠宰员阳性率最高,其次为婚前妇女、孕妇和妇科病人。养猫、狗等宠物的人群阳性率明显高于不养者。应加强弓形虫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并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谢小强邓友华肖奎光黄惠强黄建平卢建伟古旭珍李彩琼
关键词:弓形虫ELISA
梅县154例手足口病病例的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26
2009年
目的了解梅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制定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梅县2008年1-10月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8年1-10月,全县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54例,男性100例,女性54例,男女性别比为1.85∶1,病例年龄以(6岁为主,占90.91%(140/154)。5-7月为高发季节(占77.27%)。结论加强手足口病疫情的监测工作,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强化自我保健意识,有利于控制手足口病疫情的发生和流行。
陈复才刘伟坚古旭珍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
梅县石坑镇猩红热流行的调查
2003年
谢小强邓友华卢建伟古旭珍肖奎光周志汀高小霞龙惠芳
关键词:猩红热流行病学发热咽痛皮疹
梅县西阳镇发生18例麻疹的流行调查
2004年
目的通过对西阳镇发生的麻疹流行的调查,分析发生流行的原因,以便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控制流行。方法对18例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血检测麻疹IgM抗体,对西阳镇中心小学学生和移民新村散居儿童进行麻疹疫苗应急接种。结果这次流行共有18例麻疹病例发生,患者最小年龄7个月,最大年龄12岁,其中17例患者均为西阳镇中心小学学生,全部治愈,无并发症发生。发生麻疹流行的原因是存在免疫空白人群和报告不及时。在对西阳镇中心小学学生和移民新村散居儿童进行麻疹疫苗应急接种和采取有关防治措施后,流行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在部分人群中存在麻疹免疫空白,一旦传染源传入即易发生流行。发生麻疹流行时,及时采取麻疹疫苗应急接种和其他防治措施可有效控制麻疹流行。
黄建平邓友华谢小强卢建伟古旭珍
关键词:麻疹
梅县儿童计划免疫基本情况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 了解梅县儿童建卡、建证情况及本地外出流动人口儿童的人数等基本情况。方法由各镇计育办提供2002年10月1日-2004年6月30日出生儿童名单与计划免疫建卡名单进行核对。结果计育实际出生9549人,计划免疫建卡6523人,占全县计育出生人数的68.30%,外出流动人口儿童3027人,占全县计育出生人数的31.70%。结论加强外出流动人口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做好预防接种工作,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陈复才黄建平古旭珍李彩琼
关键词:计划免疫流动人口儿童建卡
梅县风疹爆发的调查及防制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黄建平邓友华肖奎光黄闽昌古旭珍
关键词:风疹流行病学防制效果
梅县1996~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2006年
目的了解梅县麻疹的流行特点,为制订预防控制麻疹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6-2005年梅县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96-2005年麻疹病例69例,其中本地病例23例,外来儿童46例;年发病率为1.28/10万;1999年、2000年无麻疹病例发生,1997年、2003年、2005年分别在石扇、西阳、南口镇各一间小学出现麻疹的局部爆发,其余各年度麻疹发病呈散发;发病呈眷夏季高峰;男性发病高于女性(1.38:1);发病以散居儿童及小学生为主,〈14岁56例,占81.16%;在全部病例中,无免疫史26例、占37.68%,免疫史不详32例、占46.38%。结论外来流动人员预防接种意识淡薄,造成外来儿童麻疹免疫率低下,甚至出现免疫空白,这是引起麻疹局部爆发流行的主要原因。今后要认真做好外来流动人口儿童、托动机构儿童及学校学生的麻疹查漏补种工作。
陈复才黄建平刘伟坚古旭珍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