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博公

作品数:53 被引量:149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8篇艺术
  • 6篇历史地理
  • 2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1篇电影
  • 16篇中国电影
  • 12篇社会
  • 10篇社会学
  • 7篇电影学
  • 7篇抗战电影
  • 6篇题材
  • 5篇社会学视角
  • 5篇文化
  • 4篇抗战
  • 3篇电视
  • 3篇电视剧
  • 3篇电影理论
  • 3篇叙事
  • 3篇学派
  • 3篇早期电影
  • 3篇述论
  • 3篇喜剧
  • 3篇民族
  • 3篇民族风格

机构

  • 45篇中国传媒大学
  • 6篇北京广播学院
  • 3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山西师范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大同大学

作者

  • 53篇史博公
  • 4篇林吉安
  • 1篇朱敏
  • 1篇夏中南
  • 1篇张宏瑞
  • 1篇张秀洁
  • 1篇朱自洁
  • 1篇张凌云
  • 1篇凌燕
  • 1篇颜汇成
  • 1篇刘华
  • 1篇王钱蓉
  • 1篇孙小逊
  • 1篇杨云

传媒

  • 24篇当代电影
  • 6篇现代传播(中...
  • 4篇电影文学
  • 3篇电影艺术
  • 3篇人民周刊
  • 1篇人民论坛
  • 1篇解放军艺术学...
  • 1篇电影评介
  • 1篇民族艺术研究
  • 1篇北京电影学院...
  • 1篇抗日战争研究
  • 1篇党政干部参考
  • 1篇音乐传播
  • 1篇上海艺术评论
  • 1篇电影理论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主流电影题材的迭代与省思被引量:1
2022年
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级政府在制片资金、发行渠道、放映场地、媒体推广等方面对主流电影给予了大力扶持。与此同时,在传播时代理念、凝聚民族意志、促进社会建设、塑造国家形象、巩固政权根基等方面,主流电影也发挥了显著效益。目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无疑是主流电影的重大使命之一,而题材的迭代与开拓则是其关键议题,我们需要理性辨析过往经验、悉心把握未来走向。
史博公
关键词:主流电影题材中国故事
左右锋争与抗战电影——香港抗战电影侧论(1946—1979)被引量:1
2016年
"十四年浴血抗战"作为中华儿女共同的民族记忆,本该成为凝聚内地、香港、台湾共识的精神纽带,然而在战后三十余年里却因国共两党的对立,却很大程度上成为了意识形态斗争的工具。这一点不仅充分体现在海峡两岸的抗战电影里,而且明显反映在香港抗战电影之中。
黄瑞璐袁忆瀛史博公
关键词:抗战电影意识形态
母语和外语:究竟哪个更重要--对我国近30年来语言教育体制的反思
2013年
对于莘莘学子来说,母语和外语究竟哪个更重要?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目前却已成为困扰我国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痼疾,它不仅关乎汉语的正确使用与传承,而且还影响着我们民族素质的未来走向。事实上,由于近30年来我国教育体制过度重视外语轻视母语,已经导致全社会汉语水平明显下降。
史博公朱自洁
关键词:教育体制母语语言汉语水平民族素质教育界
警界逸趣 庄谐共生——香港警察喜剧电影述评
2013年
本文系统梳理了20世纪80年代迄今的香港警察喜剧电影,并对其历史源流、美学特征和文化价值等问题做了扼要阐释。
史博公张宏瑞
关键词:电影
银幕民歌与时代语境互动关系研究——以“十七年时期”电影中的插曲为例被引量:1
2016年
民歌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十七年时期"(1949~1966)的电影作品在运用民歌方面的成就颇为突出,这不仅增添了影片的娱乐兴味和视听色彩,而且还使影片的意识形态诉求得到了更为有效、更加广泛的传播。本文通过对若干个案的剖析及其传播语境的考察,深入探讨了"十七年时期"的电影在运用民歌(或利用民歌素材编创)方面的艺术特色和时代特征,并扼要阐释了它们在平衡政治理念与艺术水准方面的一些创作规律。
史博公黄瑞璐
关键词:民歌电影插曲时代语境
中国电影社会学:缘起、内涵与谱系被引量:2
2022年
中国电影社会学是一门立足于国情和本土电影实践,旨在通过研究电影与社会之互动关系,进而引导电影更加切实地反映历史与现状的学说。目前,它还包括两个子学说——中国电影民俗学、中国区域电影学。前者揭示了中国电影追求民族化的有效路径;后者重在探讨区域电影产业与当地经济文化事业的协同发展问题。作为一门极具成长性的学说,中国电影社会学的意义并不限于学术界,它在促使电影产业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改良,引导大众更深刻地认知我国的现代化进程等方面,同样具有独特的价值。
史博公林吉安
建构中国电影社会学——以抗战题材电影研究为例被引量:9
2017年
中国电影社会学是一门旨在探讨电影与社会互动关系的新学科,它的建构是对电影理论本土化的有益尝试。在我国,社会更迭与电影嬗变息息相关,而各个时期的电影对社会也有程度不同的影响。在这方面,抗战题材电影表现得尤为明显,它凝结着历史创伤与现实诉求,也映射着国际局势和两岸关系,其沿革状况既显示了电影美学形态的演化轨迹,也呼应着时代风云的变幻历程。因此,抗战电影研究或可成为建构中国电影社会学的一个突破口。
史博公
关键词:电影理论抗战电影
略论贾樟柯的电影文化创新与实践--基于中国区域电影学视角的审视被引量:1
2020年
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比较严峻,因而稳就业、保增长、促发展已成为各级政府的头等大事。[1]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大力发展包括文旅产业在内的第三产业是调整经济结构,应对产业危机,刺激大众消费的有效路径。在这方面,我国官方和民间近年来都采取了不少措施,[2]并在部分地区已经取得明显效果。其中,贾樟柯团队在山西践行的电影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可谓颇富成效。为此,本文将采用"中国区域电影学"的研究方法,①对其成功经验予以剖析归纳,以求裨益于我国其他区域的相关实践。
杨云史博公
关键词:贾樟柯大众消费电影学第三产业
早期电影与“五四精神”互动关系研究——基于中国电影社会学视角的考察被引量:6
2019年
'五四精神'本质上是一种爱国精神,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所有先进思想的浓缩和升华。它以救亡图存为原初动机,以促进现代转型,追求民富国强为基本旨归。早期电影对'五四精神'的传播与践行发挥过无可替代的功用,而'五四精神'在引领早期电影的创作走向,提升其思想境界等方面也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全方位、多角度地深入探讨两者的互动关系,既是对'五四精神'的重新体认,也是对电影研究的深化拓展。
史博公吴岸杨
关键词:早期电影
抗战电影的流变与症候
抗战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它对中国电影艺术美学的建构与完善贡献卓著;另一方面,它在升华中国电影的文化境界方面亦堪称居功至伟。因此,很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细加品评。一、早期抗战电影:呐喊、担当、倾诉(1...
史博公林吉安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