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亚娟
-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局部晚期胃癌新辅助治疗及预后预测因子半乳糖凝集素3的应用研究
- 张建东俞新爽谢健梁宁刘振吕亚娟
- 该课题前瞻性术前旋转容积调强放疗(VMAT)同步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后行手术切除与术后同步放化疗随机对照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得出局部进展期胃癌的规范化治疗方案;该研究将为中国胃癌的规范化治疗提供依据。实际完成的主要研究...
- 关键词:
- 关键词:胃癌循证医学
- ^18F-FDG PET/CT在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6年
-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检查主要应用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作为显像剂,通过观察病灶对显像剂的摄取情况判断其代谢情况,进而做出诊断,可同时提供解剖和功能显像,既能定位诊断,又可定性诊断,明显提高了疾病诊断的正确率.目前PET/CT在临床上已被广泛用于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预后评估等多个方面.胸腔积液的性质对于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 吕亚娟柳红梅张建东
-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 放射治疗对食管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观察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对食管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放疗的食管癌患者60例,分别于精确或常规放疗前1 d及放疗后1 d、1个月进行生活质量量表C30(QLQ-C30)评分。结果在放疗结束后1 d,与常规放疗患者比较,精确放疗患者在躯体、情绪功能和总健康领域得分均升高(P均<0.05),而在乏力、恶心、疼痛、失眠、食欲降低症状领域得分降低(P均<0.05)。放疗结束后1 d功能领域得分比放疗开始前1 d普遍下降,在放疗结束后1个月时分值有所升高,其中总体健康领域得分甚至高于放疗前1 d。除认知领域外其余功能领域得分及除失眠、便秘和腹泻领域外其余症状领域得分比较,P均<0.05。对于总体健康的影响起主要作用的因素,在放疗前为躯体、角色、失眠,放疗刚结束时为躯体、乏力,放疗结束1个月后为躯体、情绪,P均<0.05。结论放疗会影响食管癌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影响是暂时的,放疗结束后一段时间即可恢复,优于放疗前;与常规放疗比较,精确放疗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小。
- 吕亚娟张建东刘振
- 关键词:食管癌生活质量
- 一种细胞刮除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具体公开了一种细胞刮除装置,包括一个刮除主体,所述的刮除主体为一个中空的管状体,所述的管状体的工作端为铲形。所述的管状体的前部为锥形管,后部为柱形管,且锥形管的管径小于柱形管,柱形管、锥形管的内腔连通为一体;所...
- 俞新爽王蓓范玉珺张建东赵文华吕亚娟宋美娟
- 文献传递
- 基于FAERS数据库对ICIs抗肿瘤药物致高血糖不良事件的分析
- 2024年
- 目的: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致高血糖不良事件的数据进行挖掘分析,以此作为临床使用药物的重要依据。方法:利用OpenVigil平台,收集2004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FAERS数据库中ICIs(包括纳武利尤单抗、帕博利珠单抗、阿替利珠单抗、度伐利尤单抗)致高血糖不良事件的报告。采用ROR、PRR和BCPNN法进行信号检测及数据分析。结果:共收集1 020份ICIs致高血糖不良事件的报告,包括纳武利尤单抗648份,帕博利珠单抗287份,阿替利珠单抗72份,度伐利尤单抗13份;其中男性595人,女性347人;报告国家主要是日本和美国。FAERS报告中不良事件以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暴发性1型糖尿病(fulminant type 1 diabetes,FT1D)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为主;高血糖的主要不良后果为“危及生命”和“住院时间延长”。结论:ICIs与高血糖的发生相关,其中纳武利尤单抗导致高血糖的风险最高,使用时应注意T1DM、FT1D和DKA的发生。ICIs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高血糖后果,特别是“危及生命”和“住院时间延长”,临床在应用ICIs时应警惕高血糖严重不良事件。
- 杨丽圆吴丹珠闫钰刘瀛隆董鹏王慧吕亚娟俞新爽
- 关键词:高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