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昌河

作品数:107 被引量:2,394H指数:2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4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7篇经济管理
  • 2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7篇农业科学
  • 11篇天文地球
  • 4篇生物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水利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2篇社会学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19篇土地利用
  • 15篇生态
  • 14篇城市
  • 12篇耕地
  • 9篇气候
  • 9篇青藏
  • 9篇青藏高原
  • 8篇农业
  • 7篇土地利用变化
  • 7篇小麦
  • 6篇生态服务
  • 6篇气候变化
  • 6篇流域
  • 6篇河流域
  • 5篇冬小麦
  • 5篇植被
  • 5篇生态系统
  • 5篇农村
  • 5篇农村居民
  • 5篇农村居民点

机构

  • 95篇中国科学院
  • 15篇中国科学院大...
  • 1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0篇中国科学院地...
  • 7篇内蒙古大学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 4篇河北师范大学
  • 3篇福州大学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国土资源部
  • 2篇鲁东大学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中国气象科学...
  • 2篇中国土地勘测...
  • 2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广东省生态环...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作者

  • 105篇吕昌河
  • 16篇于伯华
  • 11篇冉圣宏
  • 9篇范兰
  • 8篇谈明洪
  • 6篇陈朝
  • 6篇李秀彬
  • 5篇杜习乐
  • 5篇王茜
  • 4篇李旺君
  • 4篇邹亚锋
  • 4篇齐永华
  • 4篇王涛
  • 3篇贾克敬
  • 2篇刘闯
  • 2篇方斌
  • 2篇王卫
  • 2篇邬定荣
  • 2篇邓祥征
  • 2篇傅伯杰

传媒

  • 7篇地理科学进展
  • 6篇资源科学
  • 6篇干旱区资源与...
  • 6篇农业工程学报
  • 5篇地理研究
  • 5篇中国人口·资...
  • 4篇生态学报
  • 4篇自然资源学报
  • 3篇地理学报
  • 3篇地理科学
  • 3篇第一届中国大...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经济地理
  • 2篇干旱区地理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山地研究
  • 2篇中国减灾
  • 2篇2006年“...
  • 2篇“土地变化科...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7篇2016
  • 7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7篇2011
  • 9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13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10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土丘陵区生态建设效应与农户响应被引量:15
2011年
黄土丘陵区是我国1999年实施的以退耕还林为中心的生态建设工程重点地区之一。文中以文献和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黄土丘陵区特别是陕北安塞县,生态建设对其植被恢复、粮食生产、农民收入的影响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分析了农户对生态建设的认知与响应。研究认为,生态建设显著促进了区域的植被恢复,增加了退耕农户的收入,得到了农户的积极响应和参与。由于退耕地多为劣质耕地,坡地退耕对区域粮食生产影响很小,但却促进了土地的集约经营、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劳动转移,改变了农户的收入结构。建议国家继续推进生态建设,扶持农户梯田和坝地建设,发展高附加值的农业产业,提高农民的收入,促进农民的口粮安全,保证生态建设取得的成果。
吕昌河王茜马俊飞
关键词:生态建设
青藏高原植被变化区域分异数据被引量:1
2014年
青藏高原植被变化区域分异数据是在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的支持下完成的,它反映了1981-2006年青藏高原植被变化的区域分异特征——植被指数上升区、植被指数稳定区和植被指数减少区,可以作为青藏高原植被变化、生态脆弱性等研究的参考数据。本数据集包含栅格和矢量两种格式,总数据量约161 KB。
于伯华吕昌河吕婷婷杨阿强刘闯
关键词:植被变化区域分异青藏高原
华北平原小麦生产潜力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华北平原(31.9-39.8°N,112.0-122.5°E)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和小麦主产区,生产了全国约40%的粮食和近三分之二的小麦.华北平原共有土地约40.4M ha,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
吕昌河范兰
关键词:华北平原冬小麦气候影响
基于综合指数的湖北省耕地质量变化分析被引量:46
2010年
在综合界定耕地质量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耕地质量变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以此为基础,对1995—2005年湖北省耕地质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湖北省耕地综合质量变化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但体现耕地综合质量的耕地本底质量、经济质量与生态质量变化差异显著。耕地本底质量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本世纪初变化平缓,整体波动较小;耕地经济质量在1995—1999年间提升迅速,2000年后基本保持平稳,但最近几年有波动下降的趋势;耕地生态质量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呈缓慢下降趋势,近几年下降趋势有所缓和;耕地综合质量在1999年之前平稳上升,之后又呈现缓慢下降趋势。影响湖北省耕地综合质量变化的主导因子是耕地的经济质量与生态质量的波动,这与不同时期湖北省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发展的侧重有关,而耕地的本底质量变化对耕地综合质量变化的影响较小。研究采用的综合指数法能较全面地体现区域耕地质量变化的综合特点,且能反映区域耕地质量变化的一般过程。
陈朝吕昌河
关键词:耕地质量
生态建设对陕北植被变化的影响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运用趋势分析法及相关系数检验法,分析了陕北大规模生态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植被NDVI变化趋势,检验了NDVI变化与降雨量、温度以及造林面积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陕北大部分地区植被明显转好(通过α=0.05检验),尤其是丘陵沟壑农耕区植被改善最为显著,12 a间NDVI净增0.123 3,提高24.90%,南部森林植被区,NDVI净增最低,只有0.045 0,增加率5.56%。NDVI变化格局与生态退耕格局在空间上呈现高度吻合的特征。NDVI变化与降雨量和温度没有显著的回归关系(R2<0.15),但与造林率(造林面积占县土地面积的比)回归关系显著(R2=0.560 8),说明降雨量、温度变化对陕北NDVI变化没有明显的影响,而以退耕和植树造林为主的生态建设才是导致NDVI变化的主导因素。结论认为过去12 a的生态建设明显促进了陕北植被的恢复,改善了区域环境状况。
李旺君吕昌河
关键词:NDVI生态建设
青藏高原植被覆盖变化的地域分异特征被引量:43
2009年
植被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都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本研究以1981-2006年间的GIMMS/NDVI产品为主要数据源,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分别从植被空间分布、植被波动和植被变化等方面,探讨了青藏高原植被覆盖变化的水平地域分异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981-2006年间,雅鲁藏布江河谷区、错那县和墨脱县的西北部、柴达木盆地南缘、三江源地区的顶端和青海南山北麓等区域地表植被年际波动较大。反映区域植被盖度时间变化趋势的SLOPE值以及植被盖度,具有从南部、东南部向北、西北部"下降—上升—不变"的规律。植被盖度下降显著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南麓和青海湖南部,其次是三江源中南部地区;植被没有明显变化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藏北高原和柴达木盆地。植被指数显著上升的区域集中在雅鲁藏布江河谷区,植被指数明显上升区域主要分布在人迹罕至的唐古拉山和念青唐古拉山等山间盆地区,轻微上升的区域分散在明显改善区的周围。依据SLOPE值的空间分异特征将整个高原划分为4个一级区:帕米尔高原植被指数上升区、藏北高原—阿里高原—柴达木盆地植被指数稳定区、高原中部—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河谷植被指数上升区和三江源—横断山区植被指数下降区。
于伯华吕昌河吕婷婷杨阿强刘闯
关键词:NDVI植被变化区域分异青藏高原
基于WOFOST模型的京津冀地区冬小麦生产潜力评价被引量:53
2010年
研究利用近40年的逐日气候数据,借助WOFOST作物模型模拟分析了京津冀地区冬小麦的生产潜力,通过与实际产量的比较,探讨了提高冬小麦产量的潜力与措施。研究表明:①京津冀地区(除张家口和承德地区)冬小麦光温潜力介于6 934~9 143 kg/hm2之间,从冀中南部向京津地区和冀东北地区逐渐增大,区域平均生产潜力为8 037 kg/hm2;②冬小麦雨养潜力介于4 515~6 639 kg/hm2之间,由东部和南部随降水量降低依次向西北递减,到冀西北区降至最低,区域平均产量为5 771 kg/hm2;③影响冬小麦产量的自然因子中,水分是关键限制要素,北部地区也受低温霜冻的影响;④京津冀中部和南部地区的冬小麦生产潜力年际变化波动相对较小,东北部变化波动相对较大;⑤2005—2007年研究区冬小麦的实际单产在2 721~7 300 kg/hm2之间,区域平均5 247 kg/hm2,相当于潜在产量的50%~80%,其中石家庄地区附近实际产量达到潜在产量的80%以上,天津和沧州地区以及邯郸地区,实际产量与潜在产量的差距较大。
王涛吕昌河于伯华
关键词:WOFOST模型
1990-2010年河西走廊冰川变化研究
河西走廊地处中国西北干旱区,全年降水稀少,发源于河西走廊南部祁连山及阿尔金山东段高山冰川的石羊河、黑河、北大河、疏勒河及党河是当地工业及农牧业用水的主要来源,监测河西走廊冰川的分布及变化情况对维持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格...
于新洋吕昌河
关键词:河西走廊冰川分布遥感
苏锡常地区1995年至2005年城市用地扩展的驱动力分析被引量:25
2009年
根据较详尽的统计资料,利用SPSS软件,对苏锡常地区1995年~2005年城市用地变化的特点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近11年来,该地区的城市用地总面积年均增长45.55km2,增长率为12.83%,呈现出高度线性递增;受人口增长和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县级城市(吴江市、张家港市、江阴市、溧阳市和昆山市)的人均城市用地面积增长率远高于地级城市市区的人均城市用地面积增长率;②二元变量相关分析表明,城市用地扩展与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职工年平均工资和房地产投资完成额皆成高度正相关关系;但通过偏相关分析发现,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和地区生产总值才是影响该地区城市用地扩展的主要因素,二者不但自身对城市用地的扩展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且它们通过刺激固定资产投资、职工年平均工资和房地产投资完成额的增加对城市用地的扩展起作用。
唐菊华吕昌河杨续超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用地扩展驱动力
以建成区面积表征的中国城市规模分布
<正>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保护与城市用地扩张之间的矛盾将更加尖锐,城市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与土地有效供给的矛盾也将更加突出。如何把握城市用地扩张的规律,是目前中国土地规划和管理中的一项重大需求,也是土地利用/土地覆被...
谈明洪吕昌河
文献传递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