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
- 作品数:15 被引量:74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口内微种植支抗在后牙缺损患者的正畸治疗中的应用
- 成人正畸随着人们对口腔健康要求的日益增加而逐年增多。成人正畸中常见的后牙的疾患是影响成人正畸效果的重要因素,由于恒磨牙保护的缺失,常出现的第一和第二恒磨牙的龋坏和缺损会导至正畸治疗的难度大大增加。口腔微种植支抗的出现为此...
- 吴军
- 文献传递
- 牙槽突裂植骨术后的植骨效果评价被引量:19
- 2008年
- 目的通过牙CT的扫描及Matlab7.0软件的应用,评价牙槽突裂植骨术后的骨缺损区的体积变化。方法选取11名单侧完全性牙槽突裂患者,应用牙CT扫描及Matlab7.0软件计算植骨前和植骨后3个月的牙槽突裂空隙体积和所植入骨的体积,并计算术前后体积比值。结果植骨术后骨桥的体积与植骨前牙槽突裂隙的体积比值,最大值可达114.99%,最小值仅有13.36%,平均数为71.80%,变异系数为47.987。结论植骨后存活的骨桥体积变化较大。
- 吴军王国民钱玉芬毕玉升陈振琦
- 关键词:牙槽突裂植骨
- 鼻腭神经管的解剖分析
- 目的上颌腭侧的骨组织常被用来植入种植钉以加强支抗及压入上颌前牙,但上颌中切牙腭侧的鼻腭神经管则是一个会被忽略的骨组织结构。由于它的存在,腭部的骨组织植入上颌骨存在一定限制。为了避免在上颌腭侧植入种植钉时对神经血管的损伤和...
- 吴军
- 文献传递
- 应用三维牙CT评价牙槽突裂二期植骨
- 目的应用三维牙 CT 评价牙槽突裂二期植骨,确定骨桥的位置。方法选取18名单侧完全性牙槽突裂的患者,行牙槽突裂植骨术后3个月,进行牙 CT 检查,对牙槽突裂隙内骨桥的位置进行分析。结果在近远中方向上,骨桥的数量没有显著性...
- 吴军
- 文献传递
- 唇腭裂合并的单侧牙槽突裂大鼠模型的建立和稳定性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建立唇腭裂合并的上颌骨缺损(牙槽突裂)大鼠模型,并研究其稳定性。方法以7周龄SD大鼠作为实验对象,于右侧上颌制备4mm×4mm×3mm的牙槽突裂,模拟建立唇腭裂合并的上颌骨缺损大鼠模型。根据术后骨缺损区的处理方式将模型大鼠分为对照组(骨缺损区不予特殊处理)和实验组(骨缺损区予以骨蜡填塞),每组10只。两组大鼠分别于术毕即刻和术后4、8周时点分批处死后制备模型标本;利用显微CT(MicroCT)进行三维重建,观察和定量检测骨缺损区新骨形成情况,分析和比较两组模型的稳定性。结果 MicroCT三维图像重建显示,在术后8周时点,对照组有大量新骨充填于缺损区,缺损区明显缩小;而实验组仅断端边缘有少量新骨形成,缺损区无明显缩小。定量分析显示,对照组和实验组术后4周时点的新骨形成百分比分别为54.35%和16.53%,术后8周时点的新骨形成百分比分别为93.12%和29.30%,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建立模拟唇腭裂合并的上颌骨缺损(牙槽突裂)大鼠模型,利用骨蜡填塞骨缺损区能显著提高模型的稳定性。
- 许悦陈振琦吴军李壬媚刘广鹏
- 关键词:牙槽突裂植骨
- SD大鼠人造牙槽突骨缺损自愈率的显微CT评价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采用显微CT评价SD大鼠牙槽突不同大小骨缺损的自愈情况,为建立大鼠牙槽突裂标准缺损模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7周龄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A、B2组,采用手术方法在大鼠右上颌建立3mm×3mm×2mm(A组)和4mm×4 mm×3mm(B组)的单侧牙槽突骨缺损。分别在手术后即刻、4周和8周处死取材。通过显微CT三维重建检测,定量分析骨缺损区的愈合情况。结果:4周时,A组的新骨形成量为80.42%,B组为54.35%;8周时,A组的新骨形成量为97.5%,B组为93.12%。2组标本的骨缺损在8周时均基本自愈。结论:显微CT可用于大鼠离体骨标本的骨量计算,2种不同大小的牙槽突骨缺损自愈率无明显差别。
- 许悦陈振琦吴军李壬媚刘广鹏
- 关键词:牙槽突
- 牙槽突裂植骨术后植入骨的定位分析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应用牙CT对牙槽突裂植骨术后的骨桥位置进行定位分析。方法选取18名单侧完全性牙槽突裂患者,在牙槽突裂植骨术后3个月对植骨部位进行牙三维CT扫描,将牙槽突裂隙分割后对植入骨进行定位。结果牙槽突裂植骨术后,近远中向上骨桥的数量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唇腭向上唇侧的骨桥数多于腭侧骨桥数(P<0.001);垂直向上,植入骨的骨桥主要存在于裂隙侧中切牙的根中和根尖1/3,而鼻底及近牙槽嵴顶的骨桥数量较少(P<0.05)。结论牙槽突裂植骨术后骨桥的位置主要位于裂隙侧中切牙的根中和根尖1/3处,且唇侧的骨量明显多于腭侧的骨量。
- 吴军王国民
- 关键词:牙槽突裂植骨唇腭裂
- 上颌第一恒磨牙根方颧牙槽嵴宽度的解剖分析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 :应用牙CT检测手段,对颧牙槽峭的宽度进行分析,为临床种植钉植入提供参考。方法 :对21例正畸患者的41颗上颌第一恒磨牙根方的颧牙槽嵴宽度进行测量和分析,应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颧牙槽嵴厚度在性别、左右侧、近远中颊根方及牙根长度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在第一恒磨牙近远中颊根的根方的颧牙槽嵴是一个解剖结构变异较大的骨组织结构,厚度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在性别和左右侧不存在显著差异。随着测量部位向颅方移动,颧牙槽嵴宽度逐渐降低。第一恒磨牙的颊侧根长度存在性别差异,男性牙根较女性长。结论:颧牙槽嵴的宽度存在较大个体差异,在该区域植入正畸种植钉,需进行宽度的测量分析后进行。
- 吴军陈振琦
- 关键词:锥形束CT
- 应用牙CT扫描仪计算正常颅骨牙槽窝的体积被引量:12
- 2006年
- 目的:通过牙CT扫描Matlab7.0软件,建立一种精确计算牙槽窝体积的方法。方法:选取干燥头颅骨1具,采用三维牙CT扫描仪,进行上颌前牙部位的扫描,分别选取标准位和顺时针旋转15°位及逆时针旋转15°位进行拍摄,计算3种位置下左上侧切牙牙槽窝的体积;在左上侧切牙牙槽窝内注入液体,计算液体体积,获取牙槽窝的实际体积;比较2种测量方法的测量差异。结果:干颅左上侧切牙的牙槽突体积,标准位时为211.93mm3,顺时针旋转15°时为211.61mm3,逆时针旋转15°时为187.54mm3,3个方位结果的平均值为203.69mm3,实际测量值为200mm3。结论:牙CT扫描所提供的数据,可较精确地计算牙槽窝的体积,此法对临床上计算牙槽突裂缺损体积有重要意义。
- 吴军钱玉芬王国民毕玉升
- 关键词:牙槽窝
- 正畸牙移入牙槽突裂患者植骨区的牙CT评价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应用牙CT评价正畸牙移入牙槽突裂患者植骨区后牙槽骨的形态变化。方法对3位牙槽突裂患者在植骨前后和正畸治疗后行牙槽突裂裂隙区的三维牙CT检查,分析正畸牙移入植骨区域后,正畸牙位置及牙槽骨的形态变化。结果牙槽突裂植骨术后,正畸牙可以顺利移入植入骨区域,正畸牙的牙根尖位置发生明显的位移,牙槽骨会随正畸牙的移动发生塑形改变,而不仅仅是牙齿在牙槽骨内的移动。结论牙槽突裂植骨及正畸治疗有益于重建牙弓的完整性。
- 吴军王国民
- 关键词:牙槽突裂唇腭裂正畸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