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华 作品数:50 被引量:93 H指数:5 供职机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药师干预在BZDs患者戒断治疗期间的应用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药师干预BZDs患者戒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8月—2022年8月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使用BZDs药物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给予药师干预。比较两组药物依赖发生率和预后疾病转归效果。结果:实验组第1周、第3周、第4周时药物依赖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临床有效率为96.25%,高于对照组的8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在使用BZDs患者中开展药师干预,对降低药物依赖发生率,实现疾病转归等具有极高的可行性,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依据。 武芳 张鑫 罗瑾 马春燕 赵娟 吴建华关键词:临床药师 苯二氮[艹卓]类 药物依赖 戒断 浅谈临床药师在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2008年 医院要建立抗菌药物的管理制度,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临床药师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中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如开展药学知识的教育和咨询、积极开展药学实践、参加卫生部"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调查和对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监测等。 付丽红 吴建华 陈新梅关键词:临床药师 抗菌药物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对晚期胰腺癌合并肝转移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对晚期胰腺癌合并肝转移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84例晚期胰腺癌伴有肝转移的患者,根据化疗方案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实验组给予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化疗(GEMOX方案),对照组给予5-FU化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临床受益率、治疗有效率、无疾病进展生存期、1年生存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当转移癌体积小于肝体积75%时,对照组的临床受益率为6.06%,有效率为12.12%,而实验组的临床受益率为32.26%,有效率为58.06%,与对照组的患者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实验组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为18个周,21%的患者2年内达到无疾病进展,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为37个周,在1年生存率为35%;而对照组中,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期为9个周,1年生存率为0,实验组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者(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别。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胰腺癌合并肝转移的疗效优于以5-FU为主的化疗,且二组相比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别,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韩启明 吴建华 张勤仓 张龙 蒋玉凤关键词:吉西他滨 奥沙利铂 晚期胰腺癌 肝转移 临床疗效 我院2004、2005年用药分析 目的研究两年来我院药品销售金额位于前15位药品及药品应用频度(DDDs),考察用药情况。方法以销售量、限定日剂量(DDD)值、DDDs、金额排序进行分析。结果两年来销售金额位于前15位的药品都是注射剂;喹诺酮类药物的DD... 吴建华 曹丽蒙 李鸿飞 陈新梅 日杰甫关键词:销售金额 使用量 抗菌药物 用药分析 文献传递 乳腺癌化疗致骨髓抑制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2025年 目的系统评价乳腺癌化疗致骨髓抑制的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医疗工作者选择或开发有效预测模型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Scopus数据库中有关乳腺癌化疗致骨髓抑制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5月7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根据预测模型系统评价的严格评估和数据清单提取数据,并采用预测模型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分析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和适用性。结果共纳入7项研究,包含12个模型,其中11个模型报告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600~0.908;2个模型报告了校准方法;纳入模型常见的预测变量为年龄、化疗前中性粒细胞计数、化疗前淋巴细胞计数、化疗前白蛋白含量。7项研究整体偏倚风险高(主要原因为研究设计缺陷、样本量不足、变量处理方式不当、未报告缺失数据、模型评估指标缺乏等)但适用性良好。结论乳腺癌化疗致骨髓抑制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性能有待进一步提升,且模型整体偏倚风险高。未来的研究应遵循模型开发与报告规范,并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开发出预测性能好、稳定性强、偏倚风险低的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提供决策依据。 刘阳 李红健 吴建华 刘学涛 焦敏 于鲁海关键词:乳腺癌 化疗 骨髓抑制 肾功不全患者真菌感染的药物选择与药学监护 被引量:2 2012年 真菌是院内感染常见的致病菌,如何选择合理的抗真菌药物是临床医师常常面临的严峻挑战,患者存在肾功不全时为抗真菌药的选择又增加难度。肾功能不全时较易伴发感染,感染同时会加重肾功的恶化程度。故对于肾功不全患者伴发真菌感染时临床上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并感染,是防止肾功损伤和延缓肾功进一步恶化的重要问题。抗感染药物的选择要从结合患者的肾功情况、病情及药物的药动、药效学特点及用药后的药学监护几个方面综合考虑。1肾功能评价肾脏在体内物质排泄、体液控制。 吴建华 韩启明关键词:肾功不全 真菌感染 药学监护 药物选择 抗真菌药物 肾功能不全 新疆地区8家医院妇女用药行为风险的知信行调查分析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调查新疆地区妇女用药行为风险的"知识-态度-行为"(KAP)模式现状,分析可能引起妇女用药行为风险的因素。方法:采取非概率抽样法,于2018年7~9月使用KAP问卷在线上和线下对在新疆8家医院就诊或工作的19岁以上女性或其家属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受访妇女人口学特征信息对KAP的影响。结果:线上及线下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834份。受访对象用药知识平均得分(73.4±30.0)分,用药行为平均得分(59.8±12.4)分,对用药教育态度的平均得分(33.8±13.6)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医保状况、职业、居住地、受教育程度是用药知识的影响因素;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是用药行为的影响因素;年龄、收入、职业是对用药教育态度的影响因素。结论:部分受访妇女存在用药知识和用药行为不一致的情况,且用药知识碎片化,缺乏完整的知识体系教育,多数受访妇女表现出对用药教育活动的积极态度。 刘思明 玛尔江·巴哈提别克 玛尔江·巴哈提别克 付晓晓 于鲁海 吴建华关键词:妇女 合理用药 阿司匹林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酶抑制剂诱导小鼠皮疹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2023年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酶抑制剂(EGFR-TKI)诱导的小鼠皮疹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给予EGFR-TKI靶向药物厄洛替尼成功建立皮疹模型的4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及阿司匹林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另取正常雄性Balb/c小鼠10只作为对照组。阿司匹林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阿司匹林1.13、0.75、0.38 mg,对照组灌胃给予100 mg/kg蒸馏水,1次/天,共30 d。记录各组小鼠皮肤情况及饮食、饮水、排尿、排便、精神状态、瘙痒等情况,皮肤水分测试分析仪检测皮肤水分,并进行皮肤炎症情况评分。处死后取背部皮肤,HE染色后观察皮肤病理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 对照组小鼠皮肤及一般情况均正常;模型组、阿司匹林低剂量组小鼠背部皮肤出现皮疹、结痂、脱屑,从第1周开始出现饮食减少、饮水增多、排尿增多、排便减少等情况,伴随焦躁不安、抓挠背部等行为;阿司匹林高、中剂量组小鼠皮肤皮疹、结痂、脱屑等均较模型组好转,从第2周开始饮食慢慢恢复正常。仅模型组小鼠出现轻度瘙痒,其余各组小鼠均未出现瘙痒。对照组小鼠皮肤组织表皮各层未见异常改变;模型组小鼠皮肤组织有表皮增厚现象,真皮内大量炎症细胞浸润;阿司匹林高、中剂量组有轻微表皮增厚现象,真皮浅层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阿司匹林低剂量组真皮浅层有较多炎症细胞浸润,但三组炎症情况均较模型组减轻。各组皮肤水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疹部位、脱屑、渗出、皮肤增厚评分及血清TNF-α、IL-1β水平:对照组<阿司匹林高剂量组<阿司匹林中剂量组<阿司匹林低剂量组、模型组(P均<0.05)。结论 阿司匹林可减轻EGFR-TKI诱导的小鼠皮疹情况,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TNF-α、IL-1β水平从� 焦敏 滕威 沈皓 沈皓 于鲁海 吴建华关键词:阿司匹林 炎症因子 皮疹 3种抗癫痫药的血药浓度监测及个体化用药体会 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为临床抗癫痫药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对88例服用苯妥英钠、63例服用苯巴比妥和63例服用卡马西平的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242次 ,并提供个体化给药方案。结果 :癫痫患者对这3种抗癫痫药的敏感性个体差异很大。结论 :癫痫患者的个体化用药必须以血药浓度数据为依据 。 李红健 冉国侠 曹丽蒙 吴建华关键词:苯妥英钠 苯巴比妥 血药浓度监测 个体化给药 抗癫痫药 胸腺肽注射液致血管红肿2例 2006年 吴建华 李燕菊 徐建国关键词:胸腺肽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