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江平

作品数:6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实证
  • 3篇增长方式转变
  • 3篇实证分析
  • 3篇结构优化
  • 2篇经济增长
  • 2篇产业结构
  • 1篇动力源泉
  • 1篇要素生产率
  • 1篇源泉
  • 1篇中国经济
  • 1篇中国经济增长
  • 1篇生产函数
  • 1篇生产率
  • 1篇实证研究
  • 1篇全要素生产率
  • 1篇经济增长方式
  • 1篇经济增长方式...
  • 1篇CES生产函...
  • 1篇促进增长方式...

机构

  • 6篇浙江理工大学

作者

  • 6篇吴江平
  • 5篇云鹤
  • 1篇王平

传媒

  • 3篇浙江理工大学...
  • 1篇上海经济研究
  • 1篇现代商业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集约增长效应分析:1978~2006被引量:6
2008年
依据结构主义的视角,采用数理方法对部门增长和总量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推导,发现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具有意外的集约增长效应,并通过资源再配置效应(TRE)表现。在此框架内,采用中国1978-2006年的经济数据对TRE进行了测算,结果发现TRE值为负,原因在于中国产业结构偏差严重。提出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提高其在总产出中的比重,同时适当降低第二产业的比重,逐渐形成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结构状态等政策建议。
云鹤吴江平
浙江产业结构优化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构建了关于产业结构优化与增长方式转变的模型,实证回归的结果表明:生产要素由生产率低的产业部门向高的部门转移过程中可以提高社会总的生产率,即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可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其中劳动力在第三产业中的转移效应要高于第二产业。据此,提出产业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方向是大力发展浙江的第三产业,由一个部门带来的扩散效应可以推进经济的总量增长。
吴江平云鹤
关键词:产业结构实证分析
“浙江模式”的C-D形式检验及启示——基于CES生产函数被引量:5
2009年
基于两要素固定替代弹性(CES)生产函数,根据浙江1978—2006年的经济数据测算出浙江资本和劳动的固定替代弹性系数接近于1,证明了C-D生产函数形式是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增长的合适工具,说明新古典增长理论较好地刻画了浙江经济增长的事实;实证结果同时也从相反的方面启示我们,浙江依靠传统要素红利带来的经济增长必不长久,必须寻求加快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等新的经济增长点。
云鹤吴江平
关键词:CES生产函数
浙江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证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以领先的体制优势和依靠各地比较优势建立起来的“块状经济”使经济总量规模和发展水平都有了极其显著的提高。但浙江在传统的工业化过程中忽视了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致使环境污染、资源紧张、空间狭窄...
吴江平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
文献传递
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增长方式转变的浙江实证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本文构建了关于产业结构优化与增长方式转变的模型,实证回归的结果表明生产要素由生产率低的产业部门向高的部门转移过程中可以提高社会总的生产率。具体来说就是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可以提高TFP,其中劳动力在第三产业中的转移效应要高于第二产业。据此,本文关于产业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方向是大力发展浙江的第三产业,由一个部门带来的扩散效应可以推进经济的总量增长。
云鹤吴江平
关键词:产业结构实证分析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判别标准与动力源泉被引量:15
2009年
本文通过构建总量生产函数模型,建立了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判断标准;在此基础上,利用1978年~2005年的相关数据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进程;然后进一步探析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结论表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呈现出曲折且漫长的特点,产业结构状况的恶化使得由人力资本、产业结构状况、技术进步所左右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处于低水平。
云鹤吴江平王平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实证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