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浪平

作品数:11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荆楚理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文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作家
  • 2篇美学
  • 1篇新农村
  • 1篇新农村建设
  • 1篇政治美学
  • 1篇直觉
  • 1篇直觉感悟
  • 1篇三农
  • 1篇山乡巨变
  • 1篇社会现代性
  • 1篇身体观
  • 1篇审美
  • 1篇审美表达
  • 1篇审美现代性
  • 1篇生长点
  • 1篇视频
  • 1篇视频传播
  • 1篇农村
  • 1篇品格
  • 1篇启蒙

机构

  • 7篇华中师范大学
  • 5篇荆楚理工学院
  • 1篇西南财经大学

作者

  • 10篇吴浪平
  • 2篇刘海军
  • 1篇别睿
  • 1篇都兰军
  • 1篇别睿

传媒

  • 1篇电影文学
  • 1篇北方论丛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电影评介
  • 1篇船山学刊
  • 1篇沙洋师范高等...
  • 1篇荆楚理工学院...
  • 1篇荆楚学刊
  • 1篇山东农业工程...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8
  • 1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蝇王》的后现代特征
2008年
《蝇王》是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传统主题的解构、寓言文体的改写、互文与反讽的运用,使戈尔丁的《蝇王》具有了超越当时审美经验的崭新元素,成为一部具有后现代萌芽的寓言杰作。
吴浪平别睿
关键词:互文反讽后现代
西学在东渐过程中的中国化——以严复对西方进化论的改铸为例被引量:1
2012年
严复在译介西方进化论时,对其进行了一番改铸:一方面,他从中国现实的社会问题出发,自觉地对西方的各种进化论进行选择、改造和综合,使其能够满足中国救亡保种的需要;另一方面,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他不自觉地将道德的观念注入"物竞天择"原则中,使进化论的内容中呈现出某些中国传统哲学的特征。实际上,这就是西学在东渐过程中的中国化过程,是一切在中国产生影响的西方理论所必须经历的环节。
吴浪平都兰军
关键词:西学东渐
环境美学视角下对新农村建设的思考被引量:2
2013年
新农村建设要重视环境维度,环境美学思想可以提供理念和理论借鉴。环境美学的任务是思考环境的审美化问题或者说人类在环境中的审美化生存问题。环境美学的主要内容是景观美学。当代新农村建设应该延续和发扬传统农村的诗性文化,又要体现为一种新型的农业景观。一方面要注意保护农村的自然肌理,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内涵。要克服城镇化带来的生态、景观、文化上的弊端。
吴浪平
关键词:景观环境美学新农村
中国现代“作家论”研究综述被引量:2
2010年
"作家论"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中常见的一种批评文体和批评方式。文章选择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发表的关于"作家论"的研究论文,作一大致扫描,力求梳理当代"作家论"研究的路径,总结取得的成果,揭示其存在的不足,进而找到这一研究领域新的学术生长点。
吴浪平别睿
关键词:作家论文体风格生长点
从启蒙到反思:两种现代性的生成被引量:4
2006年
“现代性”是一个含意丰富的概念。我们可以按照马克思的社会结构两分法,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两个路径首先将现代性分成社会现代性和文化现代性。文化现代性在最初主要体现为启蒙现代性。启蒙现代性是社会现代性在哲学上文化上的代言,其核心与基础是理性主义。随着从鼓吹启蒙到反思启蒙,文化现代性又裂变出审美现代性,从而形成审美现代性与启蒙现代性(或社会现代性)的对抗,这就是学界所谓的“两种现代性之争”。
吴浪平
关键词:社会现代性文化现代性启蒙现代性审美现代性理性主义
沈从文印象批评探析
2008年
印象主义批评是"一种以传达批评家对文学作品的直觉感受和主观印象为主的批评方法","思维方式的直觉感悟性"是其基本特征之一。文学大师沈从文的印象批评,以其丰沛的审美韵味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独具一格,代表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审美自觉与成熟。沈从文的印象批评多来自他感悟作品时所获得的真切感受与印象,他的审美印象是一种超功利的审美直观,并且精当地采用了多种表述审美印象的方式,这是既到位又内行的批评,明显带有原创性。
吴浪平刘海军
关键词:直觉感悟功利审美表达
中国现代作家批评与中国现代文学意识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中国现代作家批评中所体现的中国现代文学意识。所谓“中国现代文学意识”,是指对于中国现代文学本体及其发展建设的认识、预设与反思。在逻辑内容上,包括现代文学的观念意识(包括文学观、价值观、历史观等层面)...
吴浪平
关键词:文学品格政治美学
文献传递
论严复的身体观
2011年
近代著名思想家严复提出"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三民"主张,将中国的富强之路明确定格在国民的素质提高上,将宏大的启蒙明确落实在微观的个人上,体现出历史的进步;其中的"鼓民力"主张,是对中国千年文化传统的一个反拨;严复把"身体"与启蒙、国家富强联系在一起,通过由国到人、由人及身、由身返国的思考逻辑,将身体纳入救亡强国体系,开启了晚清以后身体政治化、国家化的思想路径。作为一种积极的身体政治,它成为一种新的理念阐发而闪光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中,并得到同时代及后人的广泛响应,深刻地影响了近代以后中国人的文化生活。
吴浪平
关键词:身体观
从激进归趋温和——论周立波《暴风骤雨》、《山乡巨变》革命姿态的变迁被引量:2
2008年
周立波的两部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展现着作者不同的革命姿态,前者是以激进、怨恨的革命姿态参与民族国家的想象,后者则以温和的变革理念想象着革命。从《暴风骤雨》中的激进革命姿态转向《山乡巨变》中的温和变革理念,这有着深刻的原因和重大的意义。
刘海军吴浪平
关键词:《暴风骤雨》《山乡巨变》
乡村振兴背景下三农短视频传播乡村文化路径探究被引量:1
2023年
在乡村振兴全面落实下,农村发展开始向城镇看齐。为挽救在多元文化中逐步边缘化的乡村文化,引入丰富多样的媒体传播形式,实现乡村文化弘扬,已经迫在眉睫。短视频作为当前受众最广泛、传播效果最佳的媒介,可以重点围绕“三农”展开乡村文化视频内容制作,利用直观影像展示农村生活场景,呈现新“三农”形象,传播乡土文化价值理念,不仅有利于推进乡村文化传承,还能同时推动其他产业发展。基于此,从“三农”短视频传播乡村文化优势着手,重点对这一传播模式进行了分析,明确了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和传播对象,以此尝试提出了适合的传播路径。
吴浪平
关键词:乡村文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