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琼

作品数:27 被引量:259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建筑科学
  • 11篇天文地球
  • 4篇文化科学
  • 3篇水利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7篇岩体
  • 5篇巴东组
  • 5篇边坡
  • 4篇岩石力学
  • 4篇结构面
  • 4篇浸润线
  • 3篇地质
  • 3篇岩体结构
  • 3篇岩体结构面
  • 3篇岩质
  • 3篇岩质边坡
  • 3篇渗流
  • 3篇剪切特性
  • 3篇教学
  • 3篇工程地质
  • 3篇岸坡
  • 2篇地震
  • 2篇地震作用
  • 2篇动力响应
  • 2篇动力响应研究

机构

  • 27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长江科学院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武...
  • 1篇中交第一公路...
  • 1篇亚利桑那大学
  • 1篇维也纳农业大...

作者

  • 27篇吴琼
  • 16篇唐辉明
  • 13篇王亮清
  • 5篇梁烨
  • 5篇李长冬
  • 4篇林志红
  • 3篇雷国平
  • 3篇胡新丽
  • 3篇方堃
  • 2篇章广成
  • 2篇程昊
  • 2篇张显书
  • 2篇王姣
  • 2篇谭福林
  • 1篇黄磊
  • 1篇汪丁建
  • 1篇孙淼军
  • 1篇项伟
  • 1篇罗红明
  • 1篇杨有成

传媒

  • 4篇岩石力学与工...
  • 4篇岩土力学
  • 3篇地球科学
  • 2篇长江科学院院...
  • 2篇煤田地质与勘...
  • 2篇安全与环境工...
  • 2篇科教文汇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继续教育研究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地质教育
  • 1篇第6届全国水...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三维离散元仿真试验的复杂节理岩体力学参数尺寸效应及空间各向异性研究被引量:30
2014年
复杂节理岩体力学参数研究是岩石力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对基于三维离散元仿真试验的复杂节理岩体力学参数尺寸效应及空间各向异性研究方法进行探讨,解决了复杂节理岩体数值仿真试验中的难点问题。结合工程实例,在三维岩体结构模型的基础上详细研究节理岩体力学参数尺寸效应,考虑模型位置的影响,基于室内试验确定结构面法向变形和切向变形本构模型,利用Fish语言编程实现仿真试验中自定义的结构面变形本构模型,得到研究区节理岩体抗压强度折减系数、变形模量折减系数、剪切模量折减系数和体积模量折减系数随模型位置及岩体尺寸的变化规律,确定研究区节理岩体表征单元体尺寸约为18 m。采用模型旋转法,基于仿真试验确定研究区节理岩体表征单元体在三维空间任意45°方向上力学参数,获得研究区节理岩体力学参数的各向异性特征。
吴琼唐辉明王亮清雷国平方堃
关键词:岩体力学参数尺寸效应各向异性表征单元体
微课在工程地质/岩土工程专业“工程CAD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6年
工程地质/岩土工程专业"工程CAD基础"课程是典型的理工科应用技术类课程,对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将微课教学方法引入到该课程课堂教学和课后实践环节中,将微课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融合,促进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对类似理工科专业应用技术类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和创新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吴琼李长冬
关键词:课程教学
论继续教育变革--基于互联网与终身学习深度融合被引量:3
2020年
进入21世纪,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信息传播速度日益加快。互联网和终身学习的相互融合有利于推动我国终身学习理念深入人心,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推动我国继续教育内涵式发展。通过互联网与终身学习深度融合,我国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高校可以进一步推动我国继续教育事业的变革。采用实地考察的方式,首先,对继续教育教学体系进行有针对性的完善;其次,完善高校基础设施;最后,创新继续教育教学模式。通过继续教育变革,为人们建立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进而提升我国的国民素质。
吴琼
关键词:互联网终身学习
基于颗粒流异性层面剪切特性及演化机理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为研究巴东组异性层面剪切特性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规律,并探讨其剪切破坏的细观演化机理,以巴东组典型粉砂质泥岩和泥灰岩间异性层面为研究对象,在室内试验成果的基础上确定壁岩细观参数,基于颗粒流软件开展直接剪切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巴东组典型异性层面剪切曲线介于粉砂质泥岩和泥灰岩同性层面;异性层面剪切力学特性受到表面形态、法向应力和壁岩组合的影响;此外,异性层面的剪切破坏演化过程受表面形态影响,锯齿状异性层面的剪切破坏主要沿软弱壁岩从两侧向中部逐渐演化,平直状异性层面的剪切破坏主要沿接触面软弱壁岩一侧均匀同步演化。提出了异性层面与软岩同性层面抗剪强度之比与壁岩组合系数及法向应力之间的关系表达式,认为巴东组异性层面层间滑动是导致该组易滑地层岩体失稳破坏的重要原因。
方堃吴琼王姣谭福林
关键词:岩石力学巴东组剪切特性PFC
地震作用下软硬互层顺层岩质边坡动力响应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软硬互层顺层岩质边坡在我国强震区广泛存在,地震极易诱发该类边坡产生地质灾害.针对地震作用下软硬互层顺层岩质边坡动力响应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基于离散元数值模拟法,揭示了软硬互层顺层岩质边坡动力响应规律,分析了不同边坡特征因素对其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软硬互层边坡变形破坏主要受软硬岩间层面控制,坡表剪切口和软岩位移增量明显;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软硬岩层对地震加速度具有放大作用,其中软岩的放大作用更明显;地震波频谱特征显示:当地震波从硬岩传播至软岩时,多个固定频段被显著放大,当从软岩传播至硬岩时,频谱有所降低;坡表位移和加速度放大系数随软岩和层面强度的增加而减小,随层厚比的增加而增大;软岩强度和层厚比会改变地震波中显著放大频段的位置,二者增大时,放大频段的数量不变,频率减小;岩层层面强度降低时,放大频段的数量和频率不变,放大程度增大.
李师毓吴琼王亮清罗红明秦越刘智琪
关键词:地震动力响应离散元
库水位下降时隔水底板倾斜的层状岸坡中浸润线的解析解被引量:7
2007年
库岸边坡中的地下水对其稳定性起决定作用,然而目前却没有统一的公式用来计算岸坡中的浸润线。为此,根据三峡库区广泛存在的隔水底板倾斜的层状非均质岸坡建立了基本模型,求得了稳定渗流和非稳定渗流两种情况下,库水位下降时岸坡中浸润线的解析解。同时,结合算例进行了分析,证明该方法在实际工程中具有指导意义。
吴琼林志红
关键词:库水位下降非稳定渗流浸润线
基于颗粒流数值试验的巴东组异性层面剪切特性及细观演化机理研究
为研究巴东组异性层面剪切特性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规律,并探讨其剪切破坏的细观演化机理,以巴东组典型粉砂质泥岩和泥灰岩间异性层面为研究对象,在室内试验成果的基础上确定壁岩细观参数,基于颗粒流软件开展直接剪切数值试验,结果表明...
方堃吴琼王姣谭福林
关键词:岩石力学巴东组剪切特性PFC
双临空面岩质边坡滑动与倾倒破坏的运动学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临空面的几何形状在边坡破坏模式与稳定性分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运动学分析是确定边坡破坏模式与评价边坡稳定性的一种有效方法。目前基于运动学分析的边坡稳定性研究主要集中于单临空面边坡的破坏模式与最大安全开挖边坡角的确定。本文将此项研究扩展至双临空面边坡,将其破坏模式细分为4种,分别为沿结构面发生单平面滑动、沿结构面发生楔形体滑动、沿两个结构面的交线发生楔形体滑动以及倾倒破坏。在立体投影中得出,平滑滑动与楔形体滑动的滑动区为双临空面真倾向线与摩擦圆所组成的区域,单个结构面倾角矢量与两个结构面交线矢量位于该区城内;倾倒破坏区为双临空面真倾向线、摩擦圆与基圆所组成的区域,结构面的法向矢量位于该区城内。提出了双临空面边坡最大安全开挖边坡角的确定方法及边坡设计原则。最后将上述方法应用于三峡库区湖北省秭归县郭家坝镇郭家坝村生基坡高边坡,研究了该双临空面边坡的破坏模式并给出了最大安全边坡角的建议值。
王亮清P.H.S.W.Kulatilake唐辉明梁烨吴琼
关键词:破坏模式运动学分析
沙坝水电站高边坡卸荷过程数值仿真
2010年
以贵州省务川沙坝水电站高边坡为例,在地质模型建立与计算参数确定的基础上,采用卸荷岩体力学的方法进行边坡不同开挖高程的数值仿真.根据边坡开挖过程中卸荷百分比大小,划分出强卸荷区、弱卸荷区和非卸荷区,基于此对岩体力学参数进行调整.根据卸荷过程中参数的折减与边界条件的变化进行边坡卸荷过程的动态数值仿真,并与传统有限单元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卸荷岩体力学的动态数值仿真可以反映岩石高边坡在开挖卸荷过程中的地质-力学响应,其结果与工程地质定性分析结果比较吻合,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王亮清梁烨吴琼唐辉明
关键词:数值仿真
岩体结构面直剪试验制样误差效应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根据剪切方向与制样误差角的相对位置关系,完善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理论解析修正公式的推导过程,采用数值试验方法验证结构面制样误差效应;依据直剪试验原理和概化模型提出的抗剪强度参数修正方法,通过室内结构面模型试验验证制样误差效应及理论解析修正方法和数值试验的研究成果。研究结果表明:结构面制样误差的几何形态由爬坡角α和偏角β所控制,抗剪强度参数c和φ对爬坡角α敏感,偏角β影响甚小;在正滑向条件下,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随着α增大而减小,随偏角β的增大而增大;在逆滑向条件下,试验结果与正滑向变化趋势相反。抗剪强度参数随误差角变化的趋势与理论解析修正方法规律一致,这比基于单元微截面的空间应力状态推导得到的理论解析修正公式更符合工程实际。制样误差效应是造成直剪试验结果失真的重要因素,需根据结构面真实受力状态对试验结果进行修正。
雍睿胡新丽唐辉明李长冬吴琼
关键词:抗剪强度岩体结构面模型试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