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登科

作品数:18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江苏省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推进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关节
  • 8篇膝关节
  • 6篇骨折
  • 5篇关节镜
  • 5篇关节置换
  • 4篇钢板
  • 3篇置换术
  • 3篇全膝关节
  • 3篇髋关节
  • 3篇微创
  • 3篇疗效
  • 3篇内固定
  • 3篇关节炎
  • 2篇性关节炎
  • 2篇治疗膝关节
  • 2篇双钢板
  • 2篇全膝关节置换
  • 2篇全髋
  • 2篇全髋关节
  • 2篇全髋关节置换

机构

  • 18篇平顶山市第一...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8篇吴登科
  • 11篇马国涛
  • 8篇刘东海
  • 8篇赵世阳
  • 7篇周卫
  • 5篇徐振伟
  • 4篇杨朝垒
  • 3篇曹飞
  • 2篇陆亚东
  • 1篇康小红
  • 1篇李超艺
  • 1篇孙晓茹
  • 1篇金正师
  • 1篇王大峰

传媒

  • 3篇中国医学工程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临床医学工程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实用手外科杂...
  • 1篇四川生理科学...
  • 1篇河南外科学杂...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外翻畸形的临床分析
2016年
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TKA)治疗膝关节外翻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4年10月采用TKA治疗膝关节外翻畸形患者27例(32膝)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6膝关节,女21例,26膝关节,年龄31~72岁,平均68.7岁,进行临床效果评价。结果置换后随访12~48个月,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无腓总神经麻痹发生,患者膝关节活动范围术前50°~105°,平均(68.50±17.56)°,术后90°~125°,平均(108.50±26.78)°,股胫角术前11°~31°,平均(18.2±5.1)°,术后3°~11°,平均(8.5±2.1)°,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术前28~54分,平均(39.0±4.57)分,术后45~100分,平均(88.2±15.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外翻畸形可采用常规截骨、单纯外侧软组织松解及后稳定型假体植入,能较好地矫正外翻畸形,近期疗效满意。
周卫徐振伟马国涛吴登科赵世阳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HSS评分
比较克氏针内固定与钢板内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的疗效
2023年
目的探讨克氏针内固定与钢板内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第5掌骨骨折患者82例,随机分为克氏针组(41例,克氏针内固定)、钢板组(41例,钢板内固定)。术后评估患手功能恢复情况,记录围术期指标,测量手术应激指标,统计术后并发症。结果克氏针组手部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钢板组(P<0.05);克氏针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长、住院时间均低于钢板组(P<0.05);术后1 d克氏针组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水平显著低于钢板组(P<0.05);克氏针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钢板组(P<0.05)。结论第5掌骨骨折治疗中克氏针内固定较钢板内固定创伤性更小,患者应激反应更轻,术后并发症更少,康复更快。
田朝奇宋志勇王萌光马国涛吴登科周志广
关键词:克氏针内固定钢板内固定
高屈曲后稳定型旋转平台人工膝关节假体全膝关节置换
2012年
背景:传统的人工膝关节假体已成功在临床应用。有报道高屈曲后稳定型固定平台人工膝关节假体置换后有较高的高分子聚乙烯垫磨损,而高屈曲后稳定型旋转平台人工膝关节假体的设计能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目的:回顾性分析高屈曲后稳定型旋转平台PFCsigmaRPF人工膝关节假体全膝关节置换后的近期效果。方法:78例(113膝)行高屈曲后稳定型旋转平台PFCsigmaRPF人工膝关节假体置换,采用骨水泥固定假体,髌骨不进行置换。随访3年,分别比较置换前、置换后膝关节活动度及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与结论:随访3年,膝关节活动度从置换前平均110.7°改善到置换后平均124°,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从置换前平均54.2分改善到置换后平均95.4分,优良率达93.58%,各种并发症发生率低。提示高屈曲后稳定型旋转平台PFCsigmaRPF人工膝关节假体的近期置换效果满意,置换后的持续疼痛是患者不满意的主要因素,长期效果还需进一步观察。
周卫刘东海马国涛徐振伟姜会枝吴登科赵世阳
关键词:膝关节关节置换人工假体关节功能
改良髌骨成形术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中的应用
2010年
目的探索改良髌骨成形术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中的作用。方法自2004年7月以来采用改良髌骨成形术进行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28例33膝,术前术后定期对患者进行调查、膝关节功能检查和X线片测量,膝关节评分采用采用美国膝关节外科学会HSS评分标准,患者满意度评分采用英国骨关节协会患者满意度评分标准。结果膝关节评分由术前28.7分(0~40分)提高到术后出院时的83.7分(69~91分);功能评分由术前的33.6分(12~43分)提高到术后出院时的84.2分(66~89分)。病人平均满意度93.8%(86.4%-98.7%)。所有病例均未见髌骨骨折、假体松动及髌骨半脱位等并发症。结论改良髌骨成形术可以减少髌骨并发症,降低治疗费用,增加患者的满意度,疗效确切。
王大峰曹飞吴登科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膝关节髌骨
肩关节镜辅助Tight Rope钢板与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效果对比
2023年
目的对比肩关节镜辅助TightRope钢板与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80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治疗方案分为肩关节镜组(42例,肩关节镜辅助TightRope钢板)、切开复位组(38例,切开复位内固定),对比两组的围术期指标、肩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肩关节镜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术后6个月Constant-Murley、ASES评分均优于切开复位组(P<0.05)。肩关节境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切开复位组(P<0.05)。结论与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相比,肩关节镜辅助TightRope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创伤性更小,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更佳,并发症更少。
田朝奇马国涛吴登科宋志勇周志广王萌光
关键词:肩关节镜肩锁关节脱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多模式联合镇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比较多模式镇痛方案与单纯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用于人工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镇痛的效果。方法接受单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入院开始疼痛宣教,术前3d开始口服塞来昔布,术后关节内注射镇痛混合剂(吗啡、布比卡因、复方倍他米松),膝部冰敷冷却48h,并应用连续性股神经组织的多模式镇痛(多模式组,30例)。另一组术后单独应用PCIA(PCIA组,30例)。疼痛难以忍受时,肌内注射吗啡5~10mg。两组患者均在硬腰联合麻醉下完成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12、24、36h、48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术后12、24、48、96h膝关节ROM、伤口愈合情况以及术后24、48、72和96h患者体温,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8h内的血压、心率变化及恶心、呕吐、尿潴留、呼吸抑制、皮肤瘙痒、过度镇静等不良记录。结果所有患者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术后4h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模式组在术后12、24、36h的疼痛程度VAS评分均小于PCI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h运动状态下和静止状态下,多模式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低于PCIA组(P<0.01);多模式组患者术后24、48、72、96h体温均低于PCI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模式组患者术后12、24、48、96h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均大于PCI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血压、心率、呼吸抑制、尿潴留、皮疹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模式组有6例出现恶心呕吐,PCIA组有22例出现恶心呕吐,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剂量罗哌卡因持续股神经阻滞联合围手术期口服塞来昔布,术中局部注射混合镇痛剂能很好地减轻TKA后疼痛,是一种安全有效、镇痛效果好的多模式镇痛方法。
曹飞李超艺康小红刘东海吴登科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
大转子延长截骨结合生物型加长柄翻修人工髋关节被引量:3
2014年
背景:在髋关节翻修过程中移除固定良好的生物型假体柄及骨水泥柄很困难,应用大转子延长截骨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结合生物型加长柄能降低翻修后并发症。目的:回顾性分析大转子延长截骨结合生物型加长柄翻修人工髋关节的近期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5月至2013年5月于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关节骨病科进行人工髋关节翻修的25例患者,其中17例应用单切口双入路行大转子延长截骨,术中股骨重建均采用生物型翻修加长柄。随访12-60个月,记录翻修前后Harris髋关节评分、翻修后并发症,记录截骨长度、假体柄在股骨髓腔内远端固定的长度和截骨处远端至假体末端的长度。结果与结论:17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截骨长度17 cm(15-23 cm),平均假体柄和髓腔接触面长度为6.4 cm(4-11 cm),截骨处远端至假体末端的平均长度为11.5 cm(8-18.5 cm)。至随访结束,患者髋关节Hariss评分从治疗前(39.0±13.6)分提高到治疗后(75.0±14.9)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2例患者发生假体柄下沉,17例患者大转子延长截骨处均固定良好。提示大转子延长截骨结合生物型加长柄翻修人工髋关节过程中,单切口双入路法松解髋关节周围瘢痕并使髋关节前脱位能保护后关节囊和外旋肌,加强髋关节后侧稳定性,减少翻修后脱位率,近期效果满意,长期效果还需进一步观察。
周卫刘东海徐振伟吴登科赵世阳
关键词:植入物人工假体翻修髋关节
两种不同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对比微创直接前侧入路(DAA)与传统后外侧入路(PLA)全髋关节置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6例,随机分为DAA组(43例,DAA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PLA组(43例,PLA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指标、手术应激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结果DAA组手术时间长于PLA组,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术后1 d引流量低于PLA组(P<0.05)。DAA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水平低于PLA组(P<0.05)。结论DAA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效果确切,与PLA比较,其手术创伤更小,术后患者应激反应及炎性反应更轻。
周志广马国涛吴登科田朝奇宋志勇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
关节镜清理术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关节镜清理术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在关节镜有限清理术后给予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观察治疗前后及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依据Lysholm评分和改良HSS膝关节评分标准对膝关节恢复情况和总体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 52例患者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未发生关节感染、血管神经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术后均获12~18个月的随访,其中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依据疗效评判标准,本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46%(46/52)。结论关节镜清理术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并可有效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吴登科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镜清理术透明质酸钠
双极股骨头与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比较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双极股骨头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疗效.方法 选用笔者科室2009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96名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分别实施双极股骨头与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和影像学检查随访4年,手术并发症、髋关节功能及髋臼的侵蚀程度在两组均被记录.结果 随访到第4年时,在双极股骨头置换术组,对患者进行了X线片评估,10人出现了髋臼的侵蚀,占12.0%(10/83).在随访第4个月时,全髋关节置换术组的髋关节Harris评分优于双极股骨头置换术组,并持续到随访的第4年(P<0.05),在随访的第1年时,全髋关节置换术组的髋关节功能评分、髋关节疼痛程度评分及髋关节功能均优于双极股骨头置换术组,并持续到随访的第4年(P<0.05).结论 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术式选择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对没有认知功能障碍、全身状态较好、预期寿命较长及活动量大的患者可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髋关节功能优于双极股骨头置换术.
周卫刘东海徐振伟吴登科赵世阳杨朝垒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髋关节功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