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耀
- 作品数:10 被引量:61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气至病所”针法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观察气至病所针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 12 0例臀上皮神经损伤病例随机分成“气至病所”针法组与常规针法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气至病所组治愈率优于常规组 (P <0 .0 1)。结论 :“气至病所”针法是一种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的有效方法。
- 吴耀
- 关键词:臀上皮神经损伤疗效观察针灸疗法
- 针灸治法论
- 2010年
- 通过研究中医治法、针灸治法的立论依据,分别对针灸治法的意义、中医治法与针灸治法区别与联系、针灸治法类辨等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提出了笔者的针灸六法——温法、通法、补法、泻法、调法、升法,以期弥补既往针灸无系统完备治法理论的缺憾。
- 张枬吴耀
- 关键词:中医治法治则
- 腧穴放置小极板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对比观察腧穴放置小极板与口服药物保列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以会阴、中极穴置小极板,对照组25例口服保列治。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腧穴放置小极板疗法具有较高疗效,为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 何学斌吴耀罗济民
-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症会阴穴中极穴穴位电流疗法
- 论针灸治法
- 2002年
- 吴耀张楠
- 关键词:针灸疗法治法治则
- 针灸对气虚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3
- 2003年
- 目的 :探讨针灸对红细胞免疫功能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 3 0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针灸组。针灸组每日行针刺及艾灸治疗 ,3 0min后 ,按游泳法复制大鼠气虚模型 ,连续重复 1 0天 ,次日各组采血抗凝 ,分别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 (RBC .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 (RBC .ICRR)。结果 :针灸组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 ,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模型组和针灸组的RBC .c3bRR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 ,而RBC .ICRR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 (P <0 0 1 ) ;针灸组的RBC .c3bRR明显高于模型组 ,而RBC .ICRR明显低于模型组 (P <0 0 1 )。结论
- 何学斌吴耀罗济民孙国杰
- 关键词:针灸气虚红细胞免疫功能
- 迎随补泻法考辨被引量:5
- 2002年
- 始论于《灵枢》的迎随补泻刺法经过后世演绎 ,已经成为多种纷繁的针刺手法。回顾、归纳历代关于迎随补泻法源流的文献 ,可条列出 13种“迎随补泻”法 ,即总则迎随、调气迎随、子母迎随、候时迎随、纳支迎随、针向迎随、生成迎随、子午迎随、提插迎随、呼吸迎随、徐疾迎随、穴序迎随。
- 吴耀
- 关键词:刺法迎随补泻针刺疗法针灸治疗学
- 消糖灵片对糖尿病模型大鼠降血糖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观察消糖灵片 (XTLP)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降低血糖值的作用。方法 :将 5 0只糖尿病模型鼠(四氧嘧啶造模 )随机分为模型组 ,消糖灵片组 (低、中、高剂量 )和D86 0组 ,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 2 0mg/kg·d-1;消糖灵片组 (低、中、高剂量 )分别灌胃XDLP 0 6 9g/kg·d-1、1 37g/kg·d-1和 2 74 g/kg·d-1,D86 0组灌胃剂量为0 1g/kg·d-1,容量均为 2 0ml/kg·d-1,每日 1次 ,连续 10d。禁食 12h后 ,第 11d取血 ,测定大鼠空腹血糖值和胆固醇含量。结果 :与治疗前 (造模后 )比较 ,消糖灵片组 (低、中、高剂量 )大鼠血糖值均降低 (P <0 0 5~ 0 0 1) ;与模型组比较 ,中、高剂量组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与治疗前 (造模后 )比较 ,消糖灵片组 (低、中、高剂量 )血清胆固醇含量明显降低 (P <0 0 5 ) ,而D86 0对胆固醇含量无明显影响 (P >0 0 5 )。结论 :消糖灵片对化学性糖尿病模型大鼠有明显的降低血糖值和血清胆固醇含量的作用 ,而对正常大鼠血糖值水平无明显影响。
- 何学斌李少兰谈运良曾伶吴耀
- 关键词:糖尿病血糖
- 针刺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2
- 2003年
- 目的 :观察针刺对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后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将 3 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针刺组。模型组和针刺组均用栓线插入大鼠大脑中动脉根部 ,2hr后抽出 ,使缺血组织再灌注 ,复制可逆性大脑中动脉栓塞 (rMCAo)模型 ,正常组和模型组不经任何治疗 ,针刺组分别在模型复制前 1hr、模型复制后 8hr和 1 6hr电针“水沟”、“太冲”、“曲池”、“足三里”、“丰隆”。观察神经行为症状 ,2 4hr后断颈处死大鼠 ,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 ,脑组织TTC染色后测量脑梗死及水肿体积 ,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神经行为学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 ;脑梗死和脑水肿体积百分率针刺组明显低于模型组 (P <0 0 1 ) ;血液流变学中全血比粘度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但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无明显变化 (P>0 0 5) ;病理组织学观察表明 ,针刺对大鼠脑组织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
- 何学斌吴耀舒荣罗飚罗济民
-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针刺疗法神经保护动物实验
- 迎随补泻非针向而在经气流注之盛衰被引量:2
- 2002年
- 吴耀
- 关键词:针灸疗法迎随补泻法针刺手法
- 林林总总的迎随补泻被引量:3
- 2002年
- 始论于《灵枢》的迎随补泻刺法经过后世演绎已经成为多种纷繁的操作术式或方法。通过对历代关于迎随补泻法源流的文献考析归纳 ,条列了 13种“迎随补泻法”并进行了浅析 。
- 吴耀
- 关键词:针灸针刺手法刺法迎随补泻灵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