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肿瘤
  • 3篇恶性
  • 3篇恶性肿瘤
  • 2篇银屑
  • 2篇银屑病
  • 2篇神经因素
  • 2篇术后
  • 2篇皮肤
  • 2篇皮肌
  • 2篇皮肌炎
  • 2篇皮炎
  • 2篇小鼠
  • 2篇美容
  • 2篇面部
  • 2篇接触性皮炎
  • 2篇肌炎
  • 2篇苯酚
  • 2篇变应性
  • 2篇变应性接触性
  • 2篇变应性接触性...

机构

  • 8篇苏州大学
  • 5篇徐州市中心医...
  • 2篇徐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3篇周娅妮
  • 5篇陈爱明
  • 4篇李媛
  • 4篇高亚丽
  • 2篇周乃慧
  • 2篇孟琪
  • 2篇王彩梅
  • 2篇杨玉花
  • 1篇赵莉娜
  • 1篇沈国良
  • 1篇赵小瑜
  • 1篇周同葵
  • 1篇李晶冰
  • 1篇张建超
  • 1篇苏本玄
  • 1篇李娜
  • 1篇闵玮
  • 1篇陆兴安
  • 1篇苏本玄
  • 1篇郑罡

传媒

  • 3篇中国美容医学
  • 2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16
  • 3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整形美容外科技术在头面部皮肤软组织外伤修复中的应用
2025年
分析对头面部皮肤软组织外伤患者采取整形美容外科技术的修复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我院整形科收治的头面部皮肤软组织外伤患者50例,根据治疗方式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采取整形美容外科技术。结果 比较损伤修复率指标能发现,观察组治疗修复率(n=24,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n=20,80.00),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瘢痕发生率指标发现,观察组瘢痕发生率(n=1,4.00%)显著高于对照组(n=9,36.00),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之前相比,两组病人经皮失水量及红斑数目都明显减少,但观察组较对照组组下降更加明显(均P<0.05);同时,皮肤角质层水分量与皮脂含量均升高,但观察组较对照组组提升更加明显(均P<0.05),经过治疗后14、28d结果表明,EASI与VAS评分显著下降,但观察组较对照组组下降更加明显(均P<0.05)。结论 利用整形美容方法对头面部、头面部肌肤的损伤进行治疗,不仅能提高患者的头面部外观,还能降低感染率,是一种更好的治疗方法。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苏本玄周娅妮
关键词:整形美容外科
保留全厚皮法与保留中厚皮法术后腋臭复发的比较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腋臭根治术中对真皮内顶泌汗腺组织清除的必要性。方法:术后6个月随访,对28例保留全厚皮法和30例保留中厚皮法汗腺切除术进行术后复发率的比较。结果:两组中,全厚皮组腋臭复发率39.3%,中厚皮组复发率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保留真皮组织内的顶泌汗腺组织会导致腋臭术后复发,术中要予以清除。
苏本玄周娅妮
关键词:腋臭顶泌汗腺复发
曲安奈德局部封闭治疗女阴硬化萎缩性苔藓11例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观察曲安奈德局部封闭治疗女阴硬化萎缩性苔藓的疗效。方法 曲安奈德注射液加2%利多卡因混匀后于皮损内进行局部封闭治疗,两者比例1∶4,间隔2周1次,待瘙痒消失或减轻后,改为每个月1次,总疗程3-6个月,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局部外用润肤霜维持疗效。结果 治愈4例,显效4例,好转3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72.72%。结论 曲安奈德局部封闭治疗对患者损伤较小,价格低廉,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周娅妮郑罡
关键词:曲安奈德硬化萎缩性苔藓局部封闭治疗
206例银屑病患者血压的调查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 探讨银屑病与血压的关系.方法 用汞柱式血压器测量206例银屑病患者和123例对照组右上臂血压.结果 1、银屑病患者血压升高(收缩压≥130mmHg和/或舒张压≥85mmHg)的发生率大于对照组(P=0.00);2、银屑病患者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为(119.9±16.9/79.5±10.3)mmHg高于对照组(114.3±14.2/74.2±10.1)mmHg(P<0.05);3、收缩压≥130mmHg患者的病程(13.3±12.7年)和初发病年龄(35.1±17.7岁)长于收缩压<130mmHg的患者(分别为7.9±9.1 年和27.9±11.5岁)(P均<0.05);4、舒张压≥90mmHg的银屑病患者的病程(14.8±13.2年)大于舒张压<90mmHg者 (8.1±9.4年),而初发病年龄二者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银屑病患者血压升高的发生率增大,并与其病程及初发病年龄有关.
高亚丽陈爱明李娜李媛周娅妮闵玮
关键词:银屑病血压病程
颗粒脂肪联合纳米脂肪移植治疗重睑术后上睑凹陷的临床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颗粒脂肪联合纳米脂肪移植治疗重睑术后上睑凹陷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2年2月笔者科室应用颗粒脂肪联合纳米脂肪移植治疗重睑术后上睑凹陷的13例患者(20只眼)。抽取脂肪后,处理成颗粒脂肪和纳米脂肪。每只眼注射颗粒脂肪1.2~2.0 ml,纳米脂肪0.2~0.8 ml。结果:随访6~12个月,17只眼疗效良好;2只眼矫正不足,3个月后再次移植颗粒脂肪和纳米脂肪;1只眼眼尾分叉,6个月后行切开重睑修复,再次治疗后疗效均较好。结论:颗粒脂肪联合纳米脂肪移植治疗重睑术后上睑凹陷疗效好、创伤小、恢复快。
周娅妮郑罡李晶冰孟琪苏本玄
关键词:颗粒脂肪上睑凹陷重睑成形术
皮肌炎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皮肌炎(DM)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方法对216例皮肌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DM患者恶性肿瘤的检出率为11.52%,且男性(22.22%)多于女性(7.43%)(P...
周娅妮陈爱明周乃慧李媛王彩梅杨玉花
关键词:皮肌炎检出率恶性肿瘤
文献传递
辣椒辣素和苯酚对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影响的研究
目的: 观察辣椒辣素和苯酚对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影响,探讨神经系统与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关系和可能机理。 方法: 选用雄性清洁级BALB/c小鼠48只,6-8周龄,将小鼠随机分为12组,以2,4-二硝基氯苯作为致敏剂于小...
周娅妮
关键词:神经因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文献传递
辣椒素和苯酚对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辣椒辣素和苯酚对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影响,探讨神经系统与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关系和可能机理。   方法:选用雄性清洁级BALB/c小鼠48只,6-8周龄,将小鼠随机分为12组,以2,4-二硝基氯苯作为致敏剂于...
周娅妮
关键词: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神经因素发病机制辣椒素苯酚
文献传递
结缔组织疾病合并恶性肿瘤41例分析
2011年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疾病(CTD)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41例CTD合并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41例中以皮肌炎(DM)首发者22例;恶性肿瘤类型以消化、呼吸系统肿瘤为主;DM患者并发恶性肿瘤均发生2 a内;15例患者有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史。结论 CTD患者易合并恶性肿瘤,其中以DM最易并发,对年龄大、病程短、CTD类型为DM和(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应注意排查恶性肿瘤。
周娅妮陈爱明苏本玄高亚丽
早发型和晚发型寻常性银屑病307例临床资料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寻常性银屑病早发型和晚发型与家族史、发病季节、病情严重度、性别和发病部位的关系。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对307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①早发型患者阳性家族史率(33.18%)高于晚发型(12.90%),有家族史者的初发病年龄[(28.16±11.98)岁]早于无家族史者[(34.96±16.04)岁](P<0.01)。②早发型的高发季节是冬春季,夏季最低;晚发型为春季,其次是夏季和秋季,冬季最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平均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指数(PASI)评分:早发型高于晚发型(P<0.05),且男低于女(P<0.05),晚发型男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家族史者高于无家族史者(P<0.05),早发型家族史者高于晚发型家族史者(P<0.01)。④头皮、小腿、前臂和肘部等为最常见的初发部位,好发部位则以头部、四肢伸侧、背部、胸腹部等为多,尤其是外耳部(72.31%)、胫前(71.66%,)和头顶(71.01%),而外生殖器、手掌、舌、跖部等处则较少有皮损发生。⑤初发部位为臀、踝关节和腹股沟的频率为晚发型高于早发型(P<0.01),肘部为早发型高于晚发型(P<0.05);外耳部、胫前、背部、前发际、腹部、面部、颈部、甲、舌等处的皮损发生率是早发型高于晚发型(P<0.05或0.01),而足背和踝关节则是晚发型高于早发型(P<0.01),其他部位两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寻常性银屑病早发型和晚发型在家族史、发病季节、病情严重度以及皮损初发和好发部位等方面存在差异,早发型患者女性重于男性,有家族史者重于无家族史者。
李媛陈爱明周娅妮高亚丽
关键词:银屑病早发型晚发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