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强
- 作品数:35 被引量:92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辨证论治方法浅析被引量:1
- 2007年
- 崔艳东周新强
- 关键词:《金匮要略》脏腑经络辨证论治
- 一种用于病理学研究的活检标本存储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病理学研究的活检标本存储装置,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一种用于病理学研究的活检标本存储装置,包括底座、样品盘、观察台、照明灯具和顶盖,底座的截面呈“凹”型,为保温结构,照明灯具活动设置在底座的中心,...
- 要建超王静魏严梁桂娜李寅周新强李洪文
- 文献传递
- 当归芍药散异病同治验案3则
- 2008年
- 孙欣峰周新强
- 关键词:当归芍药散异病同治验案
- 清热降浊汤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02例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观察清热降浊汤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用清热降浊汤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02例。结果:痊愈79例,为77.45%;显效14例,为13.73%;有效6例,为5.88%;无效3例,为2.94%。总有效率97.06%。结论:清热降浊汤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周新强
- 关键词: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基于中医思维模式下的中医内科学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被引量:18
- 2014年
- 基于中医内科学学科特点及教学内容特点,结合培养学生中医思维模式的教学目标,探讨中医内科学教学评价方法,将教学评价与教学各要素相互融合,将评价环节(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能力性评价)融合于教学过程的自始至终,建立具有实践性、理论性与实用性的中医思维模式化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该体系的核心是建立不同教学环节下的评价方式,体现各种评价方式的整体性与统一性,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最终在中医内科学的教学过程中实现中医思维模式下的人才培养。
- 周小琳周新强韩华刚
- 关键词:中医内科学教学评价体系中医思维模式
- “PBL式教学模式”创新医专中医教学实例查房新方案
- 2017年
- 目的:探讨医专院校以案例为基础联合以问题为基础PBL模式在附属医院临床教学实例查房方案新观察价值。方法:回顾总结医专院校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举例查房方案记录。结果:通过PBL式教学模式开展有针对性的中医临床实例查房结果,并提高实验组学生的教学效果对照,进而从中找出中医教学坚固的医学临床记忆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教学满足感。结论:采用PBL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结合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通过临床阅片测试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之处在于教学效果、学习氛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区间。所以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和培养学生的多项能力,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医专中医储备人才。
- 周新强
- 关键词:双轨教学模式
- 自拟消积祛湿清中汤治疗小儿食积发热56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观察自拟消积祛湿清中汤治疗小儿食积发热的疗效。方法:对小儿食积发热采用自拟消积祛湿清中汤治疗,每日1剂,水煎分服。结果:56例中痊愈42例,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21%。结论:消积祛湿清中汤治疗小儿食积发热疗效显著。
- 周新强
- 关键词:中医药疗法
- 三窍平喘汤治疗小儿痰热闭肺型肺炎36例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小儿痰热闭肺型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小儿痰热闭肺型肺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三窍汤,7d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热闭肺型肺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周新强
- 关键词:中医药疗法
- 参附注射液和香丹注射液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和香丹注射液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给予香丹注射液,观察组给予参附注射液和香丹注射液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左心射血分数和每分输出量改变情况,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素和脑钠肽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左心射血分数、每分输出量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管内皮素和脑钠肽水平分别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血管内皮素和脑钠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香丹注射液能够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降低血管内皮素和脑钠肽水平,效果显著。
- 周新强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脑钠肽血管内皮素参附注射液香丹注射液
- 广义脏气“一分为三”分类方法探讨被引量:1
- 2023年
- 在既往中医基础理论传统认识中,“阴虚”与“血虚”“精虚”“津液亏虚”之间、“气虚”与“阳虚”之间,皆存在着概念交叉混淆问题。近年来,中医基础理论学界有关学者在中医“气”的分类方法上,引入了中国古代哲学“气分阴阳”学说,将“气”分为“阴气”“阳气”两部分,纠正了“阴虚”“气虚”“阳虚”等证候的内涵不清。但由于其所采用的“一分为二”分类方法并不适用于中医“气”的分类,故又引起了无法合理解释气虚血瘀病机、否定“气阴两虚”证候的客观存在等新的学术混乱。本文谨以“一分为三”哲学思想为指导,探讨以三分思维对待中医“气”的分类,以期既能解决既往传统认识中“阴虚”“阳虚”“气虚”等证候内涵不清问题,又能避免“气分阴阳”学说引发的新的学术混乱。
- 张明丽周新强王卫娜张金玺
- 关键词:脏气一分为二一分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