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江平
- 作品数:9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 马克思生态思想中的黑格尔因素——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原点被引量:2
- 2014年
-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通过集中批判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和《小逻辑》,一方面使自己彻底地摆脱了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影响,另一方面内在地吸收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与伊壁鸠鲁唯物主义传统一道,为其辩证唯物主义的生态学思想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周江平
- 关键词:马克思生态思想黑格尔辩证法共产主义
- 异向导读之下的审美之维——以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为例
- 2012年
- 传统中学语文教学观念必须提升到文学审美教育层次。以审美教育为理念的异向导读方式,将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对枯燥语文课文的学习兴趣和审美感受力,使学生在开放、民主和多元的导读形式下,逆常规思维方式,进一步体会到思考的魅力和学习的趣味,从而在文学审美情趣中得以更好地提升个人的理想情操。
- 周江平
- 关键词:民主氛围
- “艺术消亡”视阈内中国当代艺术的“反消亡”性被引量:2
- 2012年
- 西方艺术以二元论的写实主义起步,在流变的过程中由于吸纳东方一元论思想而消亡于现代、后现代艺术阶段;而中国艺术却在具有民族特色的一元论基础上,由于吸纳西方的二元论思想从而演变为具有时代特征的中国当代艺术,呈现出艺术形式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 周江平
- 关键词:中国当代艺术中国性
- 甲骨文、《说文》与鲁迅若干文学作品的内部关系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鲁迅的文字学修养中含蕴了甲骨文和《说文解字》示意于象、藏神于形的思想菁华,而鲁迅的美术表现力加强了他对文字形象的把控力。这体现在鲁迅的若干作品中具有言简意赅、形神兼备的审美特征。关注文学鲁迅和画者鲁迅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其文本诠释意义上的丰富和完善,有利于发展文化学意义上对鲁迅展开的多元视角研究。
- 周江平
- 关键词:鲁迅作品视觉意象文字学
- 鲁迅文学作品的符号形象审美之维——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实验教材所辑录之鲁迅作品为例
- 2013年
- 鲁迅的文学作品深蕴了文字学领域的思想精华。在文学审美教育的层面上,教师如能从其作品的文字符号同构、价值异向衍生和情境虚实互衬三大维度出发引导文本细读,则可使高中生在符号层面上直观地把握文本意象,并建构与文本旨意相关联的形象审美空间,客观上有利于锻造素质教育所关注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 周江平
- 关键词:鲁迅作品文字学
- 德里达解构主义视域内鲁迅《秋夜》的文字学诠释被引量:2
- 2013年
- 德里达由文字学衍生的文本解构策略综合了逻辑思维和空间形象思维的观照因素。在参照鲁迅相关文字学修养的背景下,按照德里达的文字学解构策略,提用鲁迅散文作品《秋夜》标题中"秋"的古文字字形意蕴,可以在整体上生动直观地把握《秋夜》的文本旨意,体会到文学审美的意趣。
- 周江平
- 关键词:文字学德里达解构甲骨文《秋夜》
- 《说文》与《白光》谜语中鲁迅故家的败落被引量:3
- 2013年
- 鲁迅最早的文字学基础,是少时在故家通过抄写祖传的《康熙字典》和《尔雅音图》奠定的。尔后,青年鲁迅东渡日本,在汉文字方面又师从章太炎先生系统地学习了《说文解字》(下文均以《说文》代之)。时间虽然只大概半年左右,却对鲁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周作人认为,鲁迅是就此“从根本上认识了汉文,使他眼界大开,其用处与发见了外国文学相似”。
- 周江平
- 关键词:青年鲁迅《说文》《白光》败落谜语《康熙字典》
- “艺术消亡”语境中的中国当代艺术特色
- 2012年
- 中国当代艺术由于一元论理念的传统,在具有时代特色("当代性")和中国特色("中国性")的同时,有别于西方现代后现代艺术的"消亡"态势,呈现出艺术形式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 周江平
- 关键词:中国当代艺术中国性
- 黑格尔主奴理论与马克思《巴黎手稿》生态思想的内部关系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就劳动的积极意义而言,由于古典经济学家理念的影响,黑格尔的主奴理论与马克思的《巴黎手稿》在"人——自然——人"的关系维度上具有相同的叙事逻辑和结构。但就劳动的全面意义而言,黑格尔主奴理论以劳动的精神形态为基础,只承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却把人与人的关系对立于"恶的循环"体系中;马克思的《巴黎手稿》以劳动的物质形态为基础,认为资本主义生产中劳动异化使人与自然,人与人形成对立关系,并在对立关系内部酝酿着消解"恶的循环"的积极力量——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的奋斗目标共产主义是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完全和解的社会形态。
- 周江平
- 关键词:黑格尔《巴黎手稿》生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