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涓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药物
  • 2篇丙烯
  • 2篇丙烯酸
  • 1篇修饰
  • 1篇压缩性
  • 1篇压缩性骨折
  • 1篇药物释放
  • 1篇药物输送
  • 1篇药物输送系统
  • 1篇粘结
  • 1篇粘结材料
  • 1篇生物材料
  • 1篇释药
  • 1篇释药性能
  • 1篇树脂
  • 1篇丝素
  • 1篇丝素蛋白
  • 1篇体外
  • 1篇体外实验
  • 1篇填料

机构

  • 4篇国家工程研究...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济南军区总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5篇周涓
  • 4篇朱君
  • 3篇何丹农
  • 2篇施丽君
  • 2篇钟建
  • 1篇朱炯
  • 1篇马晓晔
  • 1篇程杰军
  • 1篇许建荣
  • 1篇孙钢
  • 1篇刘晓晟
  • 1篇冯琦
  • 1篇刘训伟
  • 1篇吴连明
  • 1篇彭湘涛
  • 1篇魏锐利
  • 1篇张彬
  • 1篇魏岱旭
  • 1篇叶勇

传媒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有机化学
  • 1篇材料导报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静电雾化技术在生物医药材料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3年
静电雾化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制备单分散微纳颗粒的方法,在原有基础上发展出多种衍生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到生物医药材料中。综述了静电雾化技术在生物医药材料领域中的应用进展,包括药物输送系统、生物材料表面修饰和细胞与生物大分子图案化等,分析了该技术应用中所存在的局限性,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方向。
施丽君周涓朱君何丹农
关键词:药物输送系统表面修饰图案化
无机纳米填料改性齿科粘结材料的研究进展
2014年
综述了近年来多种无机纳米填料用于对丙烯酸树脂基齿科粘结材料的粘结强度、抗菌性、生物活性等进行改性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齿科粘结材料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周涓张彬朱君何丹农
关键词:无机纳米填料丙烯酸酯树脂
聚丙烯酸钠和丝素蛋白自膨胀水凝胶的制备及其释药性能被引量:10
2013年
通过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合成制备了自膨胀PAAS-SF semi-IPN水凝胶(聚丙烯酸钠-丝素半互穿网络水凝胶),并进一步探讨其作为微创治疗中组织植入物的潜能.主要研究了SF(丝素蛋白)和AA(丙烯酸)的重量比对PAAS-SFsemi-IPN水凝胶的结构、膨胀性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此外,我们还研究了抗生素药物阿莫西林(AMO)在PAAS-SFsemi-IPN水凝胶中的包载与释放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水凝胶中SF含量的增加,膨胀率增大,压缩强度减小,药物释放速率加快,且PAAS-SF20 semi-IPN水凝胶在120 h内能释放(83.4±0.9)%的药物.所开发的自膨胀PAAS-SFsemi-IPN水凝胶具有高膨胀率和良好的药物释放能力,将在药物输送或其它植入材料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马晓晔施丽君周涓朱君钟建魏锐利
关键词:自膨胀丝素蛋白聚丙烯酸钠膨胀率药物释放
新型肠道对比剂Gd-nanoCPs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靶向MRI成像的实验研究
2011年
目的:建立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探索经直肠灌注Gd-nanoCPs检测炎性肠病的预临床方法。方法:采用改良的乳化凝结技术合成Gd-nanoCPs。采用5%葡聚糖硫酸钠诱导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对正常组(n=14)、结肠炎组(n=14)分别灌注Gd-nanoCPs混悬液(10只),Gd-DTPA水溶液(2只)及尾静脉注射Gd-DTPA(2只),于灌肠前和灌肠20~120min后行结肠MR扫描。对结肠上段、中段及下段肠壁分别进行灌肠前后结肠壁、盆壁肌肉和图像背景MR信号强度进行测量,计算灌肠前后肠壁与盆壁肌肉的相对信号值及强化率,并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直肠灌注Gd-nanoCPs混悬液20~120min内肠黏膜均有强化,20~120min内下段、中段及上段结肠黏膜强化率分别为1.8%~35.2%、1.6%~26.4%、1.8%~27.3%和25.2%~71.1%、20.8%~55.7%、9.4%~35.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nanoCPs作为一种新型肠道MRI对比剂,具有成为检测炎性肠病的特异性靶向MRI造影剂的潜能。
程杰军刘晓晟朱君许建荣何丹农吴连明周涓冯琦朱炯
关键词:壳聚糖纳米粒
联合钙盐骨水泥及可降解网状微孔球囊椎体成形的体外实验被引量:7
2014年
背景:椎体成形、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中存在骨水泥外溢、伤椎及临近椎体继发骨折等风险。目的:验证高分子可降解网状微孔球囊应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可行性。方法:以聚乳酸-已内酯共聚物为原材料,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可降解网状微孔球囊,同时制备涂层球囊,扫描电镜观察其形貌;向球囊内分别注入水和骨水泥,观察外渗情况;测试球囊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采用细胞染色法和CCK-8法测试小鼠胚胎成骨细胞在两种球囊上的增殖情况。观察两种球囊在模拟体液、猪胰脂肪酶溶液和新鲜的人血清中的降解。将球囊置入猪椎体后测试球囊的爆破压。将钙盐骨水泥注入球囊后密封,固化后置于6 atm压力的超纯水中,定期检测钙离子浓度。结果与结论:网状微孔球囊具有良好的纤维形态,粗细分布均匀,存在孔隙;涂层球囊表面无具体形态结构及孔隙存在。与涂层球囊相比,网状微孔球囊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和液体渗透性及爆破压力,可防止骨水泥渗漏,促进成骨细胞的黏附与增殖,降解更均匀、稳定,可较好保持钙离子浓度,更利于新骨生长和骨折愈合。
刘训伟钟建彭湘涛魏岱旭周涓叶勇孙钢
关键词:生物材料可降解材料球囊椎体压缩性骨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