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钰弘
- 作品数:38 被引量:119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江苏省卫生厅指导性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消化道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消化道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CT表现特点,以提高对其的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发生于消化道腔内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CT表现,并与病理对比分析。结果:6例中4例发生于胃,2例发生于小肠。平扫均呈软组织密度影,类圆形,无坏死,CT值30-40Hu。增强后动脉期均轻度强化,呈杂乱短星芒状,至门脉期、静脉期则明显强化。6例病理均以肌纤维母细胞及炎性细胞为主。结论:消化道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CT对病变的诊断及手术定位具有重要价值。
- 侯刚夏钰弘
- 关键词: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CT病理学
- 胃肠道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CT与病理关系分析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探讨消化道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特征性CT影像表现与病理表现的关系,以提高对其认识与诊断准确率。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发生于消化道腔内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CT表现,并与病理对比分析。结果:6例中4例发生于胃,2例发生于小肠。平扫均呈软组织密度影,类圆形,无坏死,CT值30~40HU。增强后动脉期均轻度强化呈杂乱短星芒状,至门脉期、延迟期则明显强化。6例病理均以肌纤维母细胞及炎性细胞为主。结论:消化道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CT表现与病理具有相关性,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临床定性诊断及手术定位具有重要价值。
- 侯刚夏钰弘
- 关键词:胃肠肿瘤
- 肾癌中survivin和NF-κB的表达及其相关性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survivin、NF-κB在肾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0例肾癌组织及10例正常肾组织中survivin、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survivin在肾癌组织阳性表达率为72.5%,在对照组中不表达,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Ⅲ、Ⅳ期肾癌组织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期(P<0.05)。NF-κB在肾癌组织阳性表达率为65.0%(26/40),在对照组中阳性表达率为20.0%(2/1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F-κB的表达在中低分化肾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高于高分化肾癌组织(P<0.05);在Ⅲ、Ⅳ期肿瘤组织中表达高于Ⅰ、Ⅱ期(P<0.05)。NF-κB的表达与survivin的表达呈正相关(r=0.590,P<0.05)。结论:survivin、NF-κB在肾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联合检测survivin、NF-κB有助于对肾癌恶性程度的判定及侵袭转移能力的评估,进而为肾癌的预后分析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宣枫徐卓群夏钰弘
- 关键词:肾癌SURVIVINNF-ΚB免疫组织化学
- 少见椎管内硬膜外占位性病变的MRI表现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分析少见椎管硬膜外占位病变的MRI特征。方法对7例病理及临床证实的椎管硬膜外占位的MR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硬膜外脓肿表现为多房样占位,形态较规则,T_1WI等、低混杂信号,T_2WI病灶呈高信号,房间隔低信号。骨源性脊索瘤表现为T_1WI均匀稍低信号,T_2WI高信号其内夹杂小点及小条状低信号呈蜂窝状改变。具有特征性影像表现。非骨源性脊索瘤表现为硬膜外长梭形占位,信号均匀,T_1WI稍低信号,T_2WI高信号,增强后病灶轻微强化。椎管内白血病浸润表现为硬膜外大范围长条状异常信号与硬膜外脂肪组织交杂存在,T_1WI呈等低混杂信号,T_2WI呈混杂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血管周细胞瘤表现为硬膜外不规则分叶状肿块,T_1WI、T_2WI均为等信号,增强后明显均匀强化。囊变节细胞神经瘤表现为多囊状异常信号,状如葡萄串,大小不等,信号均匀,T_1WI呈低信号,T_2WI高信号,囊间隔T_1WI、T_2WI均呈等偏低信号。结论 MRI对椎管内硬膜外占位具有定位价值,对少见病变的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
- 侯刚陈玉林夏钰弘汤群锋
- 关键词:椎管硬膜外占位病变磁共振成像
-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超声表现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卵巢性索间质肿瘤(OSCSTs)的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OSCSTs的临床表现、超声资料、手术及病理结果,探讨其声像图特征。结果 28例OSCSTs患者共30个肿瘤,根据超声表现分为3型:①实性型19例,分别为纤维卵泡膜瘤13例、纤维瘤4例、卵泡膜瘤2例,表现为低回声肿瘤内见条状阴影,后方回声衰减,瘤体周边可见稀疏血流信号。②规则囊实性型5例,均为纤维卵泡膜瘤囊性变,实性部分回声均匀,囊性部分囊壁光滑。③不规则囊实性型4例,为颗粒细胞瘤及纤维肉瘤各2例,呈单房或多房囊实性肿瘤,囊腔大小不等,囊壁及分隔厚薄不均,可见结节状突起,可探及丰富血流信号。结论部分OSCSTs具有较典型超声表现,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有助于初步诊断OSCSTs。
- 吴春燕赵新美曹迎九袁岩吴鹏西夏钰弘
- 关键词:卵巢超声检查性索间质肿瘤
- 肺淋巴管肌瘤病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探讨肺淋巴管肌瘤病(pulmonary lymphangio-leiomyomatosis,PLAM)的发病特点、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对7例PLAM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组织形态观察及免疫组化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7例均为女性,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自发性气胸,X线及CT示双肺弥漫性、多发性小囊肿,镜下见异常平滑肌样细胞围绕支气管、血管和淋巴管分布,并向周围延伸;HMB-45、SMA、ER和PR可均阳性。结论 PLAM是一种罕见的肺疾病,以平滑肌细胞样的异常增生及浸润为特点,根据临床和组织形态特点,结合免疫表型可确诊,HMB-45对该病具有诊断意义。
- 杨国仪周婧周志毅夏钰弘虞敏红洪建刚
- 关键词:肺淋巴管肌瘤病临床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
- IGFBP-3、bFGF、Ki-67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3(IGFBP-3)、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核增殖抗原(Ki-67)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60例NSCLC组织中IGFBP-3、bFGF、Ki-67抗原表达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IGFBP-3、bFGF和Ki-67抗原表达率分别为71.67%(43/60)、56.67%(34/60)和68.33%(41/60);IGFBP-3和Ki-67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bFGF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分期有关(P<0.05),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无关;三种标记的阳性表达与年龄、性别、组织类型无显著相关性(P>0.05)。IGFBP-3和bFGF、Ki-67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在NSCLC组织中检测IGFBP-3、bFGF、Ki-67的表达对于判断NSCLC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夏钰弘杨国仪洪建刚虞敏红
- 关键词:IGFBP-3BFGFKI-67
- 非小细胞肺癌中MTDH及VEGF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MTDH基因表达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临床病理的关系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328例NSCLC手术治疗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TDH及VEGF蛋白表达,分析其在NSCLC临床病理中的关系、应用价值及两者在癌组织血管形成中的协同作用。结果 328例NSCLC中MTDH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MTDH过表达和异位表达与NSCLC的VEGF蛋白表达、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密切正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 NSCLC中MTDH过表达或异位表达提示患者预后差,同时作为血管发生的重要调控因子与VEGF协同参与NSCLC的生长、转移和扩散,联合检测将作为NSCLC转移潜能和预后的指标。
- 周志毅杨国仪孙荣超夏钰弘杨树东虞敏红吴光炳梁加贝
- 关键词:肺肿瘤非小细胞肺癌MTDHVEGF
- 肺移植急性排斥反应3例报道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报告3例肺移植急性排斥反应,讨论其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对3例肺移植后可疑急性排斥反应患者经支气管活检(TBB)标本进行光镜观察、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和电镜观察。结果第1例左肺移植术后第9天发生1次急性排斥A2b级。第2例右肺移植第7天持续发生急性排斥A4c级,第3例左肺移植第9天、第15天发生2次急性排斥A3a级。结论TBB是诊断急性排斥的重要指标,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在肺移植急性排斥的诊断中无特异性,但可观察其形态改变,有助于分级。
- 杨国仪陈静瑜史金兰洪建刚虞敏红夏钰弘
- 关键词:肺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电镜
- NF-κB、Ki-67和E-cad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的表达及相关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观察NF-κB、Ki-67和E-cad在皮肤基底细胞癌(BCC)和鳞状细胞癌(SCC)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30例皮肤BCC和50例皮肤SCC(其中Ⅰ级26例,Ⅱ~Ⅲ级24例)中的NF-κB、Ki-67和E-cad表达,并以20份正常皮肤组织作为对照组。结果 NF-κB、Ki-67在皮肤BCC和SCC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在皮肤SCC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BCC(P<0.05)。SCCⅡ~Ⅲ级强阳性率(++^+++)显著高于SCCⅠ级(P<0.05)。E-cad在正常皮肤中呈阳性表达,但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下降,尤以SCC下降明显,其中在SCCⅡ~Ⅲ级中的表达较SCCⅠ级下降明显(P<0.05)。皮肤BCC和SCC组织中NF-κB和Ki-67的阳性细胞表达呈正相关(P<0.05),NF-κB和E-cad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随着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NF-κB、Ki-67的表达有增高趋势,E-cad的表达有下降趋势。提示BCC和SCC侵袭性生长与NF-κB、Ki-67的表达增高有关,SCC易发生转移的特性与E-cad的低表达有关。NF-κB信号转导通路有可能通过对凋亡基因的控制来对Ki-67、E-cad进行调节,进而控制肿瘤。
- 施佳音夏钰弘
- 关键词:鳞状细胞肿瘤核因子ΚBKI-67抗原E-C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