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爱斌

作品数:47 被引量:116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5篇文学
  • 4篇哲学宗教
  • 3篇艺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7篇文体
  • 15篇雕龙
  • 15篇文心
  • 15篇文心雕龙
  • 14篇《文心雕龙》
  • 12篇文学
  • 7篇文体论
  • 5篇语言
  • 5篇语言形式
  • 4篇诗学
  • 4篇通变
  • 4篇文论
  • 4篇文体观
  • 3篇代文
  • 3篇语体
  • 3篇文化
  • 3篇范式
  • 2篇语体学
  • 2篇寓言
  • 2篇中国古典

机构

  • 40篇北京师范大学
  • 5篇首都师范大学
  • 2篇安徽大学

作者

  • 47篇姚爱斌

传媒

  • 8篇文化与诗学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文艺理论研究
  • 2篇文学评论
  • 2篇人文杂志
  • 1篇文艺评论
  • 1篇黑龙江社会科...
  • 1篇河北学刊
  • 1篇文艺研究
  • 1篇安徽大学学报...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文艺理论与批...
  • 1篇海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图书评论
  • 1篇徐州师范大学...
  • 1篇广西大学学报...
  • 1篇学术论坛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1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骚体诗情感节奏特征看《楚辞》与七言诗的关系被引量:1
2012年
关于《楚辞》与七言诗关系的观点甚多,但研究思路中都有将文体起源简化为句式异同及偏重文体外部关系的倾向,有明显的片面性。诗歌文体应是由多层次节奏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整体,情感节奏与语义节奏、语体节奏的冲突和调整是诗体发展的内在动力。七言韵语在《楚辞》产生之时已经流行,但复杂的语法关系和语义节奏使其具有很强的表义倾向,并形成了与其语义节奏相统一的单调平直的每句韵式语体节奏,从文体内部阻碍了七言抒情诗体的发展。在《楚辞》体中,诗人借助以"兮"字和相关虚词构成的相对独立的情感节奏,较方便地实现了对每句韵式七言诗语义—语体节奏的整合与转化,形成了七言诗早期发展阶段的一种特殊的七言抒情诗体——骚体式七言诗。由此入手,有助于将二元对立式的七言诗起源之争转变为对七言诗发展历史的辩证分析。
姚爱斌
关键词:楚辞七言诗情感节奏
中西美学审美类型论的比较-康德美学与中国古典美学的对话
该文采用平行比较的方法,通过对中国古典美学有关审美类型论史料的剔抉阐发,通过对康德美学审美类型论思想的重机关报解读,试图在中国古典美学与康德美学的审美类型论之间进行一次全面的对话,在相互接近与认同的过程中,揭示出两种审美...
姚爱斌
关键词:中国古典美学康德美学
文献传递
“体”:从文化到文论被引量:3
2014年
作为中国文化元关键词,"体(體)"的本义指骨肉相连、血脉相通的生命之躯。在"人"(人之生命存在的类自觉)和"身"(人之生命存在的主体性自觉)两个概念的基础上,"体"概念是对人之生命存在更具体内在层次的自觉。当"体"用于描述人自身时,多指与心相对的肉身性躯体;当"体"引申指人生命以外的其他事物(如文章)时,则是对事物具体存在的整体呈现。由此形成"体"关键词的两种表义模式,即"心-体"相对模式与"异‘体’"相对模式。"体"用之于文论,称文之"体"多为彼此相对之"文体",各种辨体理论即是彼此相对的文体关系之体现。据此表义特征并征诸众多文献,可证作为文论关键词的"文体"的基本内涵是指文章自身的整体存在,并在具体语境中呈现出丰富的特征、构成及层次。与此同时,当以"心-体"二分关系比照文章内在构成时,"体"也可偏指与文意相对的外在直观形式。但"体"的偏指义与基本义并非同一层次的概念内涵:源自文化元关键词"体"的自身整体存在,才是"文体"的本质规定。
姚爱斌
关键词:基本义
《文心雕龙》文学通变论的意义建构与整体解读
2019年
过去研究中一种比较常见的观点和思路是,《文心雕龙》的文学“通变”论源于《周易》的“通变”论,所以理解了《周易》的“通变”论,也就大体理解了《文心雕龙》的文学“通变”论。但是,这种观点和思路中实际上隐含着一个很大的认识偏差,即研究者过于看重《周易》“通变”论对《文心雕龙》文学“通变”论的影响,甚至把这种影响看成是理解《文心雕龙》文学“通变”论的决定性因素,却没能充分认识到刘勰的文学“通变”论首先是《文心雕龙》整体文论话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根据整体决定部分的原则,刘勰文学“通变”论的具体内涵首先应该从《文心雕龙》全书的基本文学观念(包含其问题指向、文章观念、批评标准等)得到定位.
姚爱斌
关键词:《文心雕龙》通变《周易》文论话语
'符号的本体化'与'本体的符号化'--中国古代'文体'概念的跨语境移植及其现代嬗变
关于中国古代文体论的基本概念内涵和基本方法论的现代阐释,笔者在近年来发表的系列论文和专著中,曾作过较全面的反思和分析,并通过对古代文体论原始文献的重新解读及与西方'语体学'和'文类学'的横向比较,重新阐释了'文体'概念的...
姚爱斌
关键词:文化语境释义模式
诗歌文体的深层结构——许学夷《诗源辩体》诗歌“体制”论研究
2020年
"体制"是中国古代文体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六朝文论中已有明确论述。在明代许学夷《诗源辩体》中,体制是指诗歌文体的深层结构,具有类型性、整体性和规范性特点。诗歌体制蕴涵在各类优秀传统文学作品之中,又通过诗人的长期阅读、涵咏和写作,内化为诗人的诗歌创作观念。因此诗歌创作是两个层次结构的有机统一:表层结构是诗人个人意与词的表达与运用,这是诗人自身才力、情感以及语言技巧等的具体表现;深层结构则是诗人对诗歌体制的认识和掌握,作为内化于诗人观念中的文体范型,体制潜在地规定了诗歌的语言、情感等具体要素。体制所要求的诗歌内部文与质、情与辞的有机统一,需要通过"托物兴寄"的方式实现,由此形成了诗歌体制"玲珑""委婉""悠圆"等特点。
姚爱斌任悦
关键词:《诗源辩体》
康德、叔本华崇高论之比较被引量:3
2003年
叔本华的崇高论与康德的崇高论虽有直接的传承关系 ,但由于柏拉图的“理念”的介入和印度佛教虚无主义思想的浸淫 ,二者在崇高感产生的根源和本质上 ,在崇高感对象的品格上 ,在崇高感的快感性质和心意状态上 ,以及在崇高论中贯穿的人生基调上 ,都表现出鲜明的差异与对立。康德崇高论的核心是人道主义 ,叔本华崇高论的核心是悲观主义 ,后者是在发展的名义下对前者的一次消解和叛离。
姚爱斌
关键词:叔本华崇高论人道主义悲观主义
从“文章整体”到“语言形式”——中国古代文体观的日本接受及语义转化被引量:3
2020年
传统汉语中指称文章整体存在的“文体”概念,在日语中经历了多次“文章本体的形式符号化”过程。17世纪初编撰的《日葡辞书》将“文体”释为文字、形状或绘画,相当于将“文体”概念还原为更早的“文”。在明治维新后译介西方文学理论过程中,“文体”一词又被用于对译西方语体学(Stylistics)的核心概念Style(语体),强化了“文体”概念的“语言形式”意味。以“语言文字形式”为实质内涵的日语“文体”一词,在日本近代“言文一致”运动中被广泛使用,成为指称和区分近代日语中存在的各种语言文字形式的核心概念。“文体”一词的日语式用法,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文体论的现代阐释和中国现代文体观的形成。
姚爱斌
关键词:文体语言形式形式化符号化
论中国古代文体论研究范式的转换被引量:16
2006年
中国古代文体范畴的基本内涵是指具有各种特征的多层次的文章整体。文体范畴的产生,标志着古代文章整体观的自觉和成熟;各种辨体理论的兴起,反映了古人对各种文章整体特征认识的深化和细化;有关文体发展和创作的体用论,揭示了特征各异的现实文体的生成机制。一体多用的文章整体论克服了“体裁和风格二分论”研究范式的学理缺陷,实现了本体论与方法论的统一,揭示了中国古代文体论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彰显出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姚爱斌
关键词:文体论传统文化文化内涵体范畴
'语言形式'抑或'表述整体':文学文体研究的反思及归位
文体研究者一般将文体(体裁)理解为文章的直观形式或语言方式,但中外诸多经典文体论著如《文章流别论》、《文心雕龙》、《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等一再表明文体应该是"文学表述的整体",包涵着不同类型文学的...
姚爱斌
关键词:文体语言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