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国堡
- 作品数:16 被引量:72H指数:4
- 供职机构: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计划兰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 川西南马头山铜金矿床地质和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因被引量:6
- 2019年
- 马头山铜金矿床位于康定—锦屏山矿集区,处于锦屏山断裂与康定—水城断裂的交汇部位,是川西南地区新发现的中型铜金矿床。矿体呈现为硫化物石英脉状,赋存于泥盆系泥质粉砂质板岩、碳酸盐化泥晶灰岩和二叠系变质玄武岩中,受断裂构造控制,矿石中硫化物矿物多见黄铁矿、斑铜矿、黄铜矿、方铅矿等。矿石中石英原生流体包裹体观测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显示,马头山铜金成矿流体为H2O−CO2−NaCl体系,均一温度108.1~439.1℃,盐度3.55%~22.78%NaCleq,密度0.51~1.12 g/cm^3,主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具有中低温、中低盐度、低密度、富含CO2的特征。矿石中硫化物矿物δ^34SV−CDT=−4.6‰~8.4‰,具有岩浆来源硫的特征,石英脉中原生流体包裹体的δD=−78.8‰~−48.7‰,δ^18O H2O=−2.1‰~9.3‰,白云石的δ^13CV−PDB=−5.3‰~1.7‰,δ^18OV−SMOW=19.4‰~25.9‰,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并有地层流体和大气水加入。综合矿床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特征和S、C、O、H同位素证据,认为马头山铜金矿床为中低温−岩浆热液型铜金矿床。
- 辛存林徐明儒安国堡胡菊英杨涛董凯
-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热液
- 甘肃临潭冶力关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类型及其国内对比被引量:1
- 2019年
- 甘肃临潭冶力关国家地质公园为研究对象,按照规范将其地质遗迹划分为3大类7类13亚类。通过与国内其他地质公园对比分析,公园内具有系统完整的以赤壁幽谷为代表的丹霞地貌,紧邻河流以及半湿润的气候条件使其具有南方丹霞地貌特有的"顶平、身陡、麓缓"特征,成为西北地区的高寒湿润型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冶海古滑坡体遗存特征明显,保存完整,整个滑坡过程甚至滑坡后产生的地质遗迹也非常丰富,系统性较高。形成的堰塞湖规模巨大,使得冶海成为典型的高山堰塞湖。冶木峡东峡景区及冶海景区由二叠系与石炭系地层形成岩溶地貌,岩溶作用与新构造运动、流水作用共同塑造了不同景区各具特色的岩溶景观。发育有深峡幽谷、岩溶泉、十里卧佛、溶蚀洼地等特色岩溶地貌,景观典型独特,保持自然状态,系统完整,极大地丰富了公园的地质地貌类型。这些地质遗迹组合,使公园具有很高的科普教育价值、美学观赏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 丁晓平刘海博段凯辛存林彭措安国堡
- 关键词: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丹霞地貌岩溶地貌
- 一种用于校准辐射仪的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校准辐射仪的装置,包括底板和两根垂直设置在底板上的支撑架,两根支撑架的顶部架设有导轨,导轨上活动设有标准源放置架和辐射仪放置架,标准源放置架内放置放射性标准源,辐射仪放置架内放置辐射仪,标准源放置...
- 邵昌盛饶魁元冯永来丁小平邓子清李伟林谢涛徐学贵安国堡刘恒轩李承栋
- 文献传递
- 川西锦屏山地区庙顶Cu-Au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机制探讨被引量:2
- 2021年
- 庙顶Cu-Au矿床是近年来在四川省冕宁县锦屏山地区新发现的中型铜金矿床,其位于扬子板块西缘NNE向锦屏山深大断裂与近SN向箐河-程海断裂交汇部位所夹的锐角区域内。文章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矿床开展系统的C、H、O、S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和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及成矿机制的探讨,初步认为庙顶铜金矿床的成矿流体应为岩浆热液来源,岩浆热液流体在运移过程中与围岩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水岩反应,从而导致围岩玄武岩中的Au、Cu等成矿元素遭受淋滤而进入成矿流体,并在后期还有少量大气降水的加入。矿床的形成经历了高温到中温,最后到低温的演化过程,矿床成因类型属岩浆热液交代矿床。
- 丁晓平张辉善冯永来代鸿章安国堡朱海洋杜建军
- 关键词: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成矿机制
- 甘肃瓜州照壁山地区地球化学异常提取与评价被引量:1
- 2019年
- 利用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数据,对甘肃照壁山地区地球化学异常进行信息提取与评价,预测未知矿床,为照壁山地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提供依据.通过因子分析确定元素组合类型,利用含量-面积法得出地球化学元素的异常下限,并应用泛克里格法进行插值,得到各元素的区域异常分布图;为了从研究区复杂的地球化学背景中识别与成矿有关的元素组合异常,提取各组合因子的隐蔽元素组合异常信息,应用子区异常下限衬值滤波法对组合元素进行分析,绘制了元素组合衬值异常图.结果表明:研究区的9种元素可以分为3种组合因子, F1因子Cu-Pb-Zn-Bi, F2因子Ag-Hg-Sb, F3因子Au-As; Cu、Pb、Zn和Bi具有比较强的矿化作用,成矿潜力较大; Ag、Sb、Hg和Au在研究区西南方向异常区有重叠部分,在该区寻找银矿床和金矿床的可能性极大;研究区的各类元素成矿受裂控和岩控作用明显.
- 辛存林路阔王乐任文秀安国堡董凯
- 关键词:地球化学元素
- 四川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模式被引量:1
- 2022年
- 为了更好的指导四川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床勘查和战略选区工作,本文以砂岩型铀矿成矿理论为指导,通过查明铀源体和铀源层及其分布特征,分析了铀成矿物质来源,探讨了矿床形成过程,初步建立了铀成矿模式。研究表明:①区域内铀含量最高的地层是铁船山组,其次是郭家坝组、龙马溪组和大隆组;②含矿主岩物源分析表明苍溪组沉积碎屑来自米仓山和龙门山两大蚀源区;③蚀源区含铀岩石在地表风化解体过程中,岩石中的铀被释放出来,进入地下水形成含铀溶液,含铀溶液在苍溪组砂岩层中流动,在碳质和黄铁矿发育的沼泽和停滞水还原环境,铀发生沉淀并能够保存形成铀矿体。
- 熊世荣安国堡
- 关键词:砂岩型铀矿成矿模式
- 四川省冕宁庙顶铜金矿床地质与矿物学特征及成矿意义被引量:4
- 2019年
- 庙顶铜金矿床位于特提斯成矿域与滨太平洋成矿域交界部位,处于多个成矿远景区的交汇地带,成矿条件优越。矿体赋存于泥盆系碳酸盐化凝灰岩、泥质粉砂质板岩、碳酸盐化泥晶灰岩与二叠系变质玄武岩地层中。岩相学表明:矿床的矿石类型有铜金矿化碳酸盐石英脉型、铜金矿化变质岩型和铜矿化钠长石岩型。矿相学研究表明:铜矿物以硫化型为主,其次为氧化型,主要为黄铜矿,其次是斑铜矿及铜蓝;金赋存以含银自然金为主,其次为银金矿,游离金为主要的回收对象。金属矿物的生成顺序为:磁铁矿→黄铁矿→自然金、银金矿、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黝铜矿、磁黄铁矿→方铅矿、铜蓝、蓝辉铜矿→褐铁矿、孔雀石、蓝铜矿、氯铜矿。矿床形成经历了变质期、热液期和表生期,其中热液期又分为3个阶段:钠长石-云母-黄铁矿阶段(Ⅰ)、金-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Ⅱ)和碳酸盐-石英-重晶石阶段(Ⅲ)。电子探针结果表明,矿床的形成过程经历了由高温到低温的变化,成因类型应属岩浆热液矿床。
- 辛存林刘海博徐明儒安国堡胡菊英
- 关键词:矿物学特征矿床类型
- 北祁连冷龙岭中东段-毛毛山地区金矿化地质特征被引量:1
- 2005年
- 本文系统阐述了北祁连西段冷龙岭中东段-毛毛山地区的地质构造、金岩石地球化学特点,异常分布及特征,研究了引起双龙沟异常的青分岭石英脉型岩金矿的控矿条件,结合祁连西段成矿规律,总结出了本区金的成矿地质条件。
- 安国堡辛存林
- 关键词:金矿化地质特征成矿条件
- 北祁连东段冷龙岭—毛毛山地区金矿化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被引量:3
- 2006年
- 冷龙岭—毛毛山地区位于北祁连东段。为揭示这一地区金成矿规律和控矿因素,从大地构造背景、含矿建造以及成矿构造等几个方面讨论了青分岭金矿床的成矿条件。通过对该区区域地质和构造特征以及金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分析,提出了进一步找矿方向。
- 王琦安国堡
- 关键词:北祁连东段地球化学成矿条件找矿方向
- 四川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岩石学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
- 2024年
- 【研究目的】铀资源是中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为更好地勘探和开发四川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有必要深入了解其地质特征和成矿模式。【研究方法】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岩矿鉴定和地球化学分析研究了砂岩型铀矿的岩石学特征,分析了其成矿过程。【研究结果】含矿主岩主要为下白垩统苍溪组钙质胶结中—细粒砂岩和砾岩。铀以自生铀矿物的形式存在,铀矿物主要为铀石,呈他形、半自形和自形柱状。【结论】米仓山铁船山组变质酸性火山岩和花岗岩为盆地砂岩型铀矿的形成提供了初始铀源。铀在水溶液中以碳酸铀酰离子的形式迁移,富含有机质和黄铁矿的沼泽和停滞水还原环境破坏了碳酸铀酰离子,使铀元素以沉积成岩为主局部叠加后生富集作用成矿。
- 安国堡刘海博冯永来辛存林蔡煜琦胡菊英
- 关键词:砂岩型铀矿岩石学特征成矿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