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丽雪

作品数:24 被引量:55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军队杰出人才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中毒
  • 6篇宾赛克嗪
  • 5篇多态
  • 5篇多态性
  • 5篇基因
  • 4篇细胞
  • 4篇非布司他
  • 3篇血尿酸
  • 3篇药动学
  • 3篇药效
  • 3篇药效学
  • 3篇粘膜
  • 3篇梭曼
  • 3篇体内药动学
  • 3篇尿酸
  • 3篇救治
  • 3篇救治作用
  • 3篇基因多态性
  • 3篇UA
  • 3篇肠粘膜

机构

  • 19篇北京军区总医...
  • 7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山东省肿瘤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恩华医药...
  • 1篇北京赛德维康...

作者

  • 24篇宋丽雪
  • 7篇许茜
  • 7篇邸晓辉
  • 6篇许景峰
  • 6篇徐娟
  • 5篇杨永革
  • 5篇丁媛媛
  • 5篇唐渊
  • 5篇汪海
  • 5篇姜楠
  • 5篇许雪廷
  • 4篇王金萍
  • 4篇张梅
  • 3篇曾明
  • 3篇赵维娟
  • 3篇王汝欢
  • 3篇张津津
  • 3篇徐琳
  • 3篇龙超良
  • 3篇马建

传媒

  • 2篇解放军药学学...
  • 2篇北京医学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药学实践杂志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毒理学杂志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军事医学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 1篇中国药理学会...

年份

  • 3篇2015
  • 8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1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布司他在中国健康人体内药动学和药效学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研究国产非布司他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体内药动学和药效学特点。方法:36名健康受试者随机分组,分别接受单剂量空腹口服非布司他片40,80,120 mg和多剂量空腹口服非布司他片80 mg,给药前后不同时间取血测定血药浓度、血清尿酸水平(UA)。采用HPLC-MS-MS法测定受试者血浆样品中非布司他的浓度。UA为临床检验所得。结果:(1)非布司他在40~120 mg剂量范围内,呈线性药动学特征;连续给药在健康受试者体内不存在蓄积。(2)单次空腹口服40,80,120 mg非布司他后,结果表明给药剂量与UA24呈线性特征;对3个剂量组UA24/Dose进行方差分析,表明各剂量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3)连续给药(80 mg,qd×7 d)后第3天UA下降了38.13%,第7天下降达52.69%,第4~7天稳定在低值状态(145.2±10.3)(mol·L-1,与给药前1天基础值(UA-1)相比,连续给药7 d平均降低(51.8±7.0)%。结论:健康受试者空腹口服国产非布司他片,以UA为临床药效指标,通过降低血尿酸水平而呈现出药理活性。单次给药在40,80和120 mg组间UA降低显示明显的剂量依赖性。连续给药3 d即可产生显著的降尿酸作用,给药7 d平均降低(51.8±7.0)%。健康受试者UA在停药后48 h恢复至正常值范围。
张梅邸晓辉徐娟杨永革姜楠宋丽雪许雪廷
关键词:非布司他药动学
宾赛克嗪对胆碱酯酶抑制剂中毒所致呼吸衰竭和循环衰竭时混合型酸中毒的影响
2012年
目的研究胆碱酯酶抑制剂(ChEI)梭曼中毒导致犬发生进行性循环衰竭时酸中毒生化参数指标的变化及新型抗毒剂宾赛克嗪的干预作用。方法 14只杂种犬,雄性,体质量12~15 kg。随机分为循环衰竭组和呼吸衰竭组,每组7只。动物称重、麻醉后,进行气管插管,给予人工正压呼吸。将导管置入左心室、股动脉及股静脉,通过八导电生理记录仪,连续记录心功能及动脉压变化。开始梭曼累积染毒,方法为每次肌肉注射1/3 LD梭曼(1 LD=10μg/kg),每10 min追加1次。呼吸衰竭组以氧分压(PaO2)<60 mmHg,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mmHg、氧饱和度(SO2)<90%为标准,在犬达呼吸衰竭标准后,立刻用宾赛克嗪0.1 mg/kg肌肉注射进行抢救。循环衰竭组以平均动脉血压降至45 mmHg为标准,在循环衰竭维持约6 h后使用宾赛克嗪0.1 mg/kg静脉注射进行抢救。检测两组梭曼染毒前、后及抢救后动脉血指标变化。以梭曼染毒前各指标为对照组,染毒后实验结果用SAS 6.12软件进行自身对照t检验分析。结果犬染毒1 h发生呼吸衰竭时,机体pH值由染毒前的7.290±0.040降低到7.150±0.050水平,PaCO2、PO2由染毒前的(42.6±3.6)和(92.0±6.4)mmHg改变为(56.1±6.5)和(38.4±9.3)mmHg,发生显著性差异(P<0.01),使用宾赛克嗪抢救6 h后,与呼吸衰竭酸中毒时相比pH值升高至7.290±0.110,恢复到染毒前水平,反映酸碱失衡的指标在2 h内均发生显著性改变(P<0.05)。犬染毒2 h发生循环衰竭时,pH值由染毒前的7.345±0.064降低到6.956±0.022,且呈显著性下降(P<0.01),使用宾赛克嗪救治后,平均动脉血压、pH值分别升高到76 mmHg、7.185±0.029水平(P<0.01,n=3~7),反映酸碱失衡的指标部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ChEI梭曼中毒诱发犬发生呼吸与循环衰竭时产生酸中毒,使用宾赛克嗪药物抢救后,在酸中毒的早期可得到明显改善作用,后期则能够有效地控制恶化的程度。
宋丽雪唐渊龙超良王汝欢张津津汪海
关键词:宾赛克嗪胆碱酯酶抑制剂梭曼酸中毒
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转移酶1A基因多态性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转移酶1A(UGT1A)1和UGT1A3基因多态性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性。方法提取北京市3所医院347例健康新生儿(健康新生儿组)和97例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组)、139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高胆红素血症组)患儿血标本的DNA,确定UGT1A1和UGT1A3基因型,研究UGT1A1和UGT1A3基因多态性分布与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性。结果健康新生儿组的UGT1A突变基因频率分别与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组和高胆红素血症组进行比较,UGT1A1*6、UGT1A1*28、UGT1A3*2突变基因频率(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组和高胆红素血症组上述各型基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UGT1A3其他基因型突变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GT1A1*6、UGT1A1*28和UGT1A3*2基因变异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相关,是高胆红素血症的易感基因,但与高胆红素血症的严重程度无关。
宋丽雪许茜邸晓辉许景峰江琳马建
关键词:基因表达调控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7、1A8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我国健康人与结直肠癌患者UGT1A7和UGT1A8基因多态性分布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方法提取297例健康受试者和301例结直肠癌患者血样标本的DNA,确定UGT1A7和UGT1A8基因型,研究UGT1A7和UGT1A8基因多态性分布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结果结直肠癌患者组携带UGT1A7*2*2和UGT1A7*3*3基因型分别为14.29%和15.28%,明显高于健康受试组的3.70%和3.37%。两组比较,P=0.013和0.002,OR(95%CI)分别为4.31(1.12-6.33)和6.32(2.10-9.61);结直肠癌患者组携带UGT1A8*1*3基因型为16.94%,明显高于健康受试组的3.03%(P〈0.001),OR(95%CI)为4.65(1.87-6.82);携带UGT1A8*2*3基因型18.94%,显著高于健康受试组的4.38%(P〈0.000),OR(95%CI)为8.46(2.18-11.54)。结论 UGT1A7*2*2和UGT1A7*3*3、UGT1A8*1*3和UGT1A8*2*3与结直肠癌相关联,是结直肠癌的风险基因。其中UGT1A7*3*3和UGT1A8*2*3是结直肠癌的高风险基因,与结直肠癌密切相关联。
许茜宋丽雪丁媛媛邸晓辉许景峰李丽马建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舒通胶囊柚皮苷含量测定及制备工艺改进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建立舒通胶囊中柚皮苷含量测定方法,改进中药提取、纯化工艺。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柚皮苷含量,以脱水浸膏得率和枳壳活性成分柚皮苷含量为判断指标,考察提取时间和纯化方法对指标成分的影响。结果柚皮苷在50~1500 ng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0%,RSD为1.71%;中药提取以药材-水(1∶10)连续提取2次,每次0.5 h制备,经纯化柚皮苷含量与固体比值最大,处方得率较为满意。结论以中药浸膏固体得率和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综合评价,改进舒通胶囊的制备工艺,试验设计科学合理,含量测定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适用于本品工艺考察及质量控制。
赵维娟曾明王金萍宋丽雪
关键词:舒通胶囊HPLC柚皮苷
UGT1A1和ERCC1基因多态性对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基转移酶1家族肽A(UGT1A1)和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基因型对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复发性卵巢癌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和临床效果的相关性。方法提取89例复发性卵巢癌患者血样标本的DNA,确定UGT1A1和ERCC1基因型,研究UGT1A1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引起的不良反应,ERCC1基因多态性对顺铂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UGT1A1^*28 WW携带者,Ⅱ-Ⅳ度迟发性性腹泻的发生率为52.2%,WM+MM携带者的发生率为72.7%,OR(95%CI )为2.1(1.6-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UGT1A1^*28 WW携带者Ⅲ-Ⅳ度迟发性性腹泻的发生率为7.5%,WM+MM携带者的发生率为36.3%,两组比较P=0.000,OR(95%CI )为4.9(3.3-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ERCC1 WW携带者,治疗3个周期后的临床收益率为30.3%,ERCC1 WM+MM携带者的临床收益率为20.2%,两组比较P=0.032,OR(95%CI)为3.2(1.4-9.1)。结论 UGT1A1^*28是伊立替康迟发性腹泻的靶基因,可增加伊立替康发生严重腹泻的风险;ERCC1 WW基因对复发性卵巢癌患者使用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较携带ERCC1 WM+MM基因患者能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宋丽雪许茜丁媛媛许景峰高洁马建
关键词:UGT1A1ERCC1复发性卵巢癌
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非布司他浓度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建立液质联用色谱法(LC-MS-MS)测定人血浆中非布司他(febuxostate)浓度。方法空白血浆加非布司他,用乙腈作为沉淀剂,取上清液用于LC-MS-MS分析。分析柱为Thermo Biobasic-8柱(5μm,50 mm×2.1 mm),流动相为乙腈-10 mmol/L乙酸铵(含0.05%甲酸)(70∶30),流速为0.2 ml/min;质谱条件:电喷雾离子化电离源ESI负离子检测,喷雾电压(SP)3 500 kV,鞘气(SGP)流速10 Arb,辅助气(AGP)流速45 Arb,毛细管温度(TEM)270℃;非布司他和内标苯扎贝特的碰撞能量分别为10 eV、18 eV;选择反应监测(SRM)分别测定非布司他和内标苯扎贝特负离子m/z 315→271和m/z 360→274。结果非布司他在10-8 000μg/L检测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最低定量限(LLOQ)为10μg/L,绝对回收率在85%以上,高中低3种浓度的日内和日间RSD〈1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准确,适用于临床非布司他的血药浓度监测及其药动学研究。
姜楠杨永革宋丽雪许雪廷
关键词:非布司他血浆浓度
红霉素逆转人乳腺癌细胞多药耐药的作用及机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探讨红霉素逆转人乳腺癌细胞多药耐药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罗丹明123排出法检测不同浓度红霉素(1、5、10、20、50和100 μmol/L)对耐阿霉素乳腺癌细胞株MCF-7(MCF-7/ADM)P糖蛋白活性的抑制作用;采用噻唑蓝方法检测红霉素(150 mg/L)对不同浓度阿霉素(1.25、2.50、5.00、10.00、20.00、40.00 mg/L)和氟尿嘧啶(1.25、2.50、5.00、10.00、20.00、40.00 mg/L)细胞毒作用的影响.结果 红霉素剂量依赖性抑制MCF-7/ADM细胞P糖蛋白活性,1、5、10、20、50、100 μmol/L浓度下抑制率分别为(5.1±1.2)%、(4.7±1.4)%、(17.1±1.4)%、(18.4±3.1)%、(41.0±3.4)%、(48.8±4.5)%.红霉素明显增强2.50、5.00、10.00、20.00 mg/L阿霉素的细胞毒作用,红霉素±阿霉素处理MCF-7/ADM细胞后细胞死亡率明显高于单独阿霉素处理后[(11.88±0.80)%比(4.05±0.26)%、(24.36±1.28)%比(5.56±0.27)%、(33.94±2.27)%比(7.17±0.26)%、(57.19±2.00)%比(16.76±0.29)%](P<0.05);红霉素明显增强5.00、10.00和20.00 mg/L氟尿嘧啶的细胞毒作用,红霉素±氟尿嘧啶处理MCF-7/ADM细胞后细胞死亡率明显高于单独氟尿嘧啶处理后[(8.03±0.26)%比(4.97±0.55)%、(10.93±0.57)%比(8.98±0.52)%、(26.13±0.90)%比(23.93±1.60)%](P<0.05).结论 红霉素可逆转入乳腺癌多药耐药细胞株多药耐药性,主要机制为抑制细胞P糖蛋白活性.
宋丽雪许茜丁媛媛许景峰
关键词:红霉素多药耐药逆转
胆碱酯酶抑制剂中毒时血浆内毒素浓度变化的规律及宾赛克嗪的干预作用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观察新型抗毒剂宾赛克嗪对维埃克斯染毒后不同时间点小鼠血浆内毒素浓度变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306只雄性昆明小鼠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维埃克斯染毒模型组以及宾赛克嗪、阿托品和山莨菪碱3个治疗组;各治疗组分别于皮下注射维埃克斯0.02mg/kg染毒前10min经腹腔注射相应药物。各组均于染毒后1.5、3、6、24、48和72h取血,检测血浆内毒素浓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内毒素浓度为(1.90±0.41)kEU/L]比较,模型组1.5h血浆内毒素浓度为(5.36±1.62)kEU/L,升高了约2倍;之后逐渐升高,至24h达高峰,浓度为(11.47±3.90)kEU/L,较正常对照组升高了约5倍(P均〈0.01),异常增高可持续至48h,72h后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宾赛克嗪治疗组在1.5h和3h时内毒素浓度分别为(3.73±0.71)kEU/L和(3.95±1.26)kEU/L,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和P〈0.05);6h和24h血浆内毒素浓度分别为(8.77±1.85)kEU/L和(11.47±2.51)kEU/L,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至48h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在相同实验条件下,阿托品治疗组血浆内毒素浓度在1.5~24h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而山莨菪碱治疗组血浆内毒素浓度在6h达高峰,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维埃克斯染毒后1.5~48h小鼠血浆内毒素浓度显著增高,使用宾赛克嗪能减轻胃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损伤,延缓内毒素进入血中的速度,并能缩短内毒素在血中的停留时间。而使用阿托品和山莨菪碱后则能加重胃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损伤。
宋丽雪唐渊汪海
关键词:宾赛克嗪阿托品内毒素中毒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和2B7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测定我国健康人与结直肠癌患者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1A1和UGT2B7基因多态性分布及UGT1A1和UGT2B7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方法提取335例健康受试者和348例结直肠癌患者血样标本的DNA,确定UGT1A1和UGT2B7基因型,研究UGT1A1和UGT2B7基因多态性分布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结果健康受试者和结直肠癌患者的UGT1A1*6基因突变频率分别为8.07%和16.52%,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OR值(95%CI)为3.34(2.12~6.72);健康受试者组和结直肠癌患者组UGT1A1*28的基因突变频率分别为7.32%和11.50%,有显著性差异(P〈0.05),OR值(95%CI)为1.73(1.21~1.84);表明UGT1A1*28基因变异与结直肠癌有一定关联;UGT2B7-1和UGT2B7-2的基因突变频率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UGT1A1*6和UGT1A1*28基因变异与结直肠癌相关联,UGT1A1*6基因变异可能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是结直肠癌高危易感基因。
邸晓辉许茜宋丽雪许景峰稽阳明马建
关键词:UGT1A1结直肠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