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修岐
- 作品数:21 被引量:60H指数:4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青岛市科技局基金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吲哚新碱抑制S180肉瘤细胞小鼠移植瘤生长的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研究吲哚新碱(new indole alkali,NIA)对S180肉瘤细胞小鼠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S180肉瘤细胞小鼠皮下移植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灌胃组)、阳性对照组(CTX,50mg.kg-1.d-1)及NIA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观察小鼠体质量变化并计算抑瘤率;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学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Bax及Survivin蛋白表达,并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CTX组及NIA低、中、高剂量组肿瘤生长均比较缓慢,瘤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抑瘤率分别为53.48%、19.67%、23.45%、37.06%;与CTX组比较,NIA低、中、高剂量组瘤质量较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理组织学检查,NIA组标本可见细胞凋亡形态变化。与空白对照组比较,CTX组及NIA高、中剂量组Bax蛋白表达及凋亡指数增高,CTX组及NIA高剂量组Survivin蛋白表达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CTX组比较,NIA高、中、低剂量组Bax蛋白表达及凋亡指数降低(P均<0.05),NIA低、中剂量组Survivin蛋白表达上凋(P均<0.05)。结论NIA对小白鼠S180细胞皮下移植瘤有明显抑瘤作用,其抑瘤机制与诱导S180细胞凋亡有关。
- 宋修岐赵光兵郭云良
- 关键词:小鼠凋亡
- 早期直肠癌局部切除疗效观察
- 1998年
- 早期直肠癌局部切除疗效观察宋修岐厉建田张文君我院对Duke's分期A或B期低位直肠癌(距肛缘8cm以内)行局部切除3例,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36岁。因粘液血便0.5年入院。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功能无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胸...
- 宋修岐厉建田张文君
- 关键词:直肠肿瘤外科手术局部切除疗效
- 胃癌组织ID-1、VEGF、EGFR与HER2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研究细胞分化抑制因子-1(ID-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表皮生长因子2(HER2)在胃癌组织表达及与各病理因素的关系,并探讨其在胃癌中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D-1、VEGF、EGFR和HER2在胃癌组织表达,并结合多种病理因素分析其表达的特点及在胃癌组织表达相关性。结果ID-1、VEGF、EGFR和HER2在胃癌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5%、67.3%、58.2%、61.8%,均呈高表达,且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的降低及淋巴结转移有关(χ2=7.04~24.85,P<0.01),而与性别和年龄无关(P>0.05)。各因子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0.221~0.297,P<0.05)。结论 ID-1、VEGF、EGFR和HER2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相关,且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协同作用。通过对它们的联合检测可为胃癌的临床分期提供新的依据,并有助临床判断预后。
- 周庆全宋修岐刘诚聪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 角果木提取物Tagalsin对H_(22)荷瘤小鼠Survivin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角果木提取物Tagalsin对H22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H22肝癌细胞原位接种于小鼠肝脏,建立小鼠原位移植性肝癌模型,建立模型第10天将小鼠随机分为食用油空白对照组、卡莫氟阳性对照组和Tagalsin低、中、高剂量治疗组,末次给药24h后处死小鼠;观察各组荷瘤小鼠的生存状态及体重变化,并计算各组小鼠的肿瘤近似体积和脾脏指数;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Caspase-3、Survivin蛋白的表达;逆转录-酶链聚合反应(RT-PCR)技术检测Caspase-3、Survivin基因的表达。结果 Tagalsin能有效抑制H22肝癌细胞的生长,高剂量可使荷瘤小鼠的脾脏指数降低(P<0.01)。Tagalsin低、中、高剂量治疗组的抑瘤率分别为17.89%、63.11%、71.78%,卡莫氟组的抑瘤率为63.12%;阳性对照组及Tagalsin中、高剂量治疗组Caspase-3蛋白的表达高于空白对照组(P均<0.05),而Survivin蛋白的表达低于空白对照组(P均<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Tagal-sin各治疗组及阳性对照组Caspase-3基因水平显著上调(P<0.05或P<0.01),而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Survivin基因水平下调(P均<0.01)。病理变化:Tagalsin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肿瘤细胞体积缩小,胞浆浓染,核固缩,核仁不清,肿瘤细胞可见破碎,有较多凋亡细胞分布。结论 Tagalsin对H22肝癌细胞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Caspase-3基因表达而下调Survivin基因的表达有关。
- 宋修岐邢智远郭云良姚如永
- 关键词:免疫组化CASPASE-3SURVIVIN
- 异臭椿烷对S180肉瘤细胞小鼠移植瘤的影响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异臭椿烷治疗S180肉瘤细胞小鼠皮下移植瘤效果。方法建立S180肉瘤细胞小鼠皮下移植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异臭椿烷高、中、低剂量组,每组9只。异臭椿烷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1.0、0.5、0.1mg/L异臭椿烷0.1mL,灌胃给药,每天1次;阳性对照组采用环磷酰胺腹腔注射给药,25mg/(kg·d);空白对照组每只给予0.1mL纯食用油灌胃。5组均连续给药5d后间隔2d再次连续给药5d。停药后24h处死小鼠,称取小鼠体质量,比较小鼠实验前后体质量变化;称取瘤质量,计算抑瘤率。结果异臭椿烷各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小鼠状态总体表现明显强于空白对照组,体质量增加幅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肿瘤生长速度明显慢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F=34.786、16.407,q=3.059~16.077,P<0.05)。结论异臭椿烷对S180肉瘤细胞小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邢智远宋修岐
- 关键词:皮下移植瘤抑瘤率
- 思密达对放疗化疗导致腹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1994年
- 思密达对放疗化疗导致腹泻的疗效观察青岛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王祖兰,宋修岐,孙秀华,王泽荣,姜淑真,张立贞我们对40例因故疗化疗导致腹泻的患者,用博福-益普生制药集团生产的思密达(Smecta)进行治疗,并以口服氟哌酸对照评估,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王祖兰宋修岐孙秀华王泽荣姜淑真张立贞
- 关键词:思密达放射疗法药物疗法腹泻疗效
- 腹腔镜与开放式手术治疗腹股沟疝对比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对比观察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LIHR)手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将64例腹股沟疝病人分为LIHR手术组和开放式手术组,每组32例。收集两组围手术期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LIHR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疼痛评分、术后体温增加、住院时间及恢复正常活动时间均小于开放式手术组(t=2.226~10.848,P〈0.05),而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χ^2—0.309,P〉0.05)。两组病例均未见复发。结论LIHR手术安全可行,与开放式手术相比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 赵光兵宋修岐薛伟山
- 关键词:腹股沟腹腔镜检查外科手术
- 急性胆囊炎病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技巧探讨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技巧。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09年4月施行122例LC操作经验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成功完成LC者118例(96.72%),中转开腹4例(3.28%)。手术时间40~180 min,平均67 min。结论急性胆囊炎行LC是安全可行的,熟练掌握LC操作技巧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 赵光兵宋修岐薛伟山
-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VEGF-C、VEGF-D及其受体FLt-4与大肠癌淋巴转移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研究VEGF-C、VEGF-D及其受体Flt-4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探讨其与大肠癌浸润特点、淋巴转移等生物学特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45例大肠癌组织中VEGF-C、VEGF-D及Flt-4表达情况,评估VEGF-C、VEGF-D及Flt-4的表达与大肠癌生物学特性及预后的关系。结果:研究发现大肠癌组织VEGF-C和VEGF-D及其受体Flt-4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并且VEGF-C/VEGF-D表达与Flt-4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VEGF-C、VEGF-D及Flt-4的表达在有无淋巴管浸润组、有无淋巴结转移组及不同Dukes分期中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45例大肠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53.3%。其中VEGF-C、VEGF-D和Flt-4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均分别低于阴性患者组(P<0.05)。结论:在大肠癌组织中VEGF-C和VEGF-D与其受体Flt-4的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管的发生及促进肿瘤细胞经淋巴管转移可能起一定作用,VEGF-C和VEGF-D表达的检测可作为预测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的辅助指标;VEGF-C和VEGF-D蛋白高表达与大肠癌患者预后相关,可能成为今后大肠癌预后评估的分子指标之一。
- 杨诚孙少杰薛伟山宋修岐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 角果木提取物Tagalsin对小鼠艾氏腹水瘤抑制作用的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角果木提取物Tagalsin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对bcl-2/bax表达的影响,了解其抗肿瘤机制。方法建立小鼠艾氏腹水瘤实体瘤模型,随机分为5组,Tagalsin高剂量组给予Tagalsin 16.50mg/(kg.d)、中剂量组给予Tagalsin 3.30mg/(kg.d)、低剂量组给予Tagalsin 0.66mg/(kg.d),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食用油,阳性对照组给予卡莫氟100mg/(kg.d),连续灌胃给药10d,然后分别计算各组抑瘤率、脾指数和胸腺指数,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cl-2、bax的表达水平及其比值。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及Tagalsin各剂量组肿瘤生长缓慢(F=1 588.82,t=36.38~75.19,P<0.05),高、中、低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7.25%、34.10%、29.51%、61.03%;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及Tagalsin各剂量组脾指数和胸腺指数均显著降低;与阳性对照组比较,Tagalsin各剂量组胸腺指数均降低(F=95 874.12,t=2.54~474.59,P<0.05)。阳性对照组及Tagalsin各剂量组bcl-2/bax比值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F=342.89,t=23.30~47.19,P<0.05)。结论 Tagalsin可能通过下调bcl-2、上调bax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且对小鼠的体液免疫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 郭允振宋修岐薛伟山刘诚聪何俊闯
- 关键词:BCL-2B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