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常瑜
- 作品数:8 被引量:34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CNPC物探重点实验室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井间地震理论与方法研究
- 井间地震成像技术是研究储层横向变化、进行油藏精细描述、实施流体动态监测的有力工具。地震波的振幅、波形、频谱、吸收、衰减等参数对薄层、裂隙、微结构的反映要比地震波速度敏感得多,利用井间地震波形资料可以提高对油气储层的成像效...
- 宋常瑜
- 关键词:层析成像油藏精细描述有限差分法
- 地震π方法研究
- 该文的重点是研究地震π方法的资料采集,在没有专业队伍及专业设备的条件下进行地震π方法资料采集,使用自制的下井检波器串、设计了观测系统,并进行相关生产因素实验,进行了井间地震π方法资料采集,并同时进行了VSP、高分辨率联井...
- 宋常瑜
- 关键词:标准层
- 建立企业管理新战略 谋求公司生存与发展
- 2001年
- 宋常瑜
- 关键词:企业管理生产管理成本领先战略
- 辽河油田井间地震采集及效果分析
- <正> 井间地震技术是一项开发地震新技术,主要应用于确定油藏分布;进行油气藏三驱动态监测和精细描述;寻找剩余油;提高采收效率和采收率等方面。1.试验区概况和地质目标S95块位于辽河油区东部,自上而下发育馆陶组、东营组、沙...
- 宋常瑜张立新刘兵孙秀英
- 文献传递
- 辽河油田Π方法井间地震试验及效果分析
- 2001年
- 张立新 ,宋常瑜 ,刘兵 .辽河油田Π方法井间地震试验及效果分析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1,36 (5 ) :6 11~ 6 17 为了探索井间地震技术在油田的实际应用 ,辽河油田物探公司在该油田的 S1井区进行了 Π方法的井间地震试验。基于此次试验 ,本文简要介绍了 Π方法的原理和基本成像思路、野外实现方法、成像结果和 Π方法的几点优势 ,最后对 Π方法的技术特点进行了总结。此次试验利用 Π方法获得的反射波主频达 70 Hz,成像处理之后为 5 0 Hz,资料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和分辨率 ,可以满足精细解释的要求。通过分析认为 ,Π方法具有井间地震技术的上、下行波的接收特点 ,它是对井间地震技术的补充和完善 。
- 张立新宋常瑜刘兵
- 关键词:井间地震层析成像辽河油田
- 井间地震粘弹性波场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24
- 2006年
- 以数值模拟方法为基础,研究了井间地震粘弹性波场特征及传播规律,并重点研究了井间地震波的粘滞衰减和散射衰减。从本构方程和运动方程出发,给出了二维粘弹性波方程交错网格任意偶数阶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方法。对均匀模型、含洞均匀背景模型和含洞层状模型进行了井间地震粘弹性波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模拟精度高,边界吸收效果好。介质的粘滞性使得波振幅明显衰减、波形和相位畸变严重,主频向低频偏移显著,且有效频带变窄。洞的散射波同相轴为双曲型,但其同相轴曲率大于直达波的曲率。洞的散射引起直达波振幅衰减明显,而对直达波主频的影响较小。当洞的直径小于一个波长时,洞散射波的主频高于直达波的主频,且与洞的大小关系密切。
- 宋常瑜裴正林
- 关键词:井间地震粘弹性方程交错网格有限差分
- 小波多尺度井间地震衰减层析成像被引量:10
- 2007年
- 本文提出了一种井间地震衰减层析成像方法,首先采用小波多尺度分解;然后采用程函方程有限差分法进行井间地震走时计算,反演出井间速度结构;最后采用相邻道比值法消除震源对成像结果的影响,完成共炮集记录的振幅衰减成像。通过对含洞层状模型用黏滞声波方程交错网格高阶有限差分法合成的井间数据的计算表明:本方法与程函方程有限差分法计算的初至走时精度吻合较好,波场快照不但精确描述了正传方向和反传方向上地震波前面的特征,而且定量描述了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的能量转换;振幅衰减值层析成像剖面准确刻画出了模型中洞的大小和位置。
- 宋常瑜裴正林狄帮让王守东
- 关键词:小波多尺度分解分辨率
- 辽河油田井间地震采集及效果分析
- 本试验的主要目的是落实井间微构造,搞清井间地层层间接触关系,落实地层连通性,进行砂体预测和储层精细描述,了解井间地震技术的效率.
- 宋常瑜张立新刘兵孙秀英
- 关键词:井间地震油气储层预测砂体预测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