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昱
- 作品数:101 被引量:623H指数:12
- 供职机构: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诊室就诊的139例宽QRS波心动过速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分析急诊室就诊的139例宽QRS波心动过速患者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7年3月于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急诊科就诊并收住院行射频消融的宽QRS波心动过速患者139例,根据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分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心室内差异性传导组(A组,n=84)和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组(B组,n=55),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特征。结果两组患者性别、身高、体质量、心室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心动过速时血压、年龄、心电图QRS波时限、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内径和射血分数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消融结果:A组81例(96.4%)成功,B组37例(67.3%)成功,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A组4例(2.9%)复发,B组13例(23.6%)复发,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宽QRS波心动过速为室速时常伴有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内径扩大,左心室射血分数减低,且射频消融成功率低,复发率高。
- 王雄关徐宁陈家林李美丽宋昱
- 关键词:心动过速宽QRS波急诊室
- 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异反应三例报告
- 2009年
- 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患者的有效手段,但排异反应仍然是移植失败最常见的原因。治疗排异反应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明确诊断。心内膜心肌活检是心脏移植术后判断急性排异反应的金标准。但其为有创性检查,且价格昂贵,诊断周期长,限制了临床应用。故临床特点的总结、无创监测项目的筛选,对及早发现急性排斥反应尤为重要。现将3例患者的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 郭牧贾志张云强梁海青宋昱刘晓程
- 关键词:心脏移植术急性排斥反应
-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0年
- 文章就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在心力衰竭(HF)中的临床应用作综述。HF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阶段或终末阶段,病情发展至晚期,发生肾功能不全,进一步加重水、钠潴留,形成难治性水肿,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并逐步发展为顽固性心力衰竭(RHF)。但对于合并肾功能损害及HF晚期或老年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甚至衰竭的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时血流动力学稳定,可以清除体内多余的容量负荷和小分子毒素,同时具有清除炎症介质的作用,对于常规药物无效的RHF,不仅能改善患者的容量状况,而且改善失代偿患者的临床表现,从而使HF得到缓解。
- 郭牧张云强宋昱
- 关键词:血液净化心力衰竭
- 心脏瓣膜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分析心脏瓣膜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96例择期行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111例)和非AKI组(585例)。对术后患者AKI发生的可能相关危险因素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再进行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结果:与非AKI组比较,AKI组年龄更大(t=6.020,P=0.003)、合并糖尿病的更多(χ^(2)=11.941,P=0.001)、术前心功能更差(t=5.911,P=0.014)、同期行搭桥手术的更多(χ^(2)=19.399,P=0.000)、体外循环时间更长(t=4.518,P=0.000)、主动脉阻断时间更长(t=3.115,P=0.000)、呼吸机应用时间更长(t=10.141,P=0.000)、肺炎发生率更高(χ^(2)=76.872,P=0.000)、术后输血率更高(χ^(2)=38.954,P=0.000)、ICU住院时间更长(t=4.577,P=0.000)、术后30 d内死亡率更高(χ^(2)=42.520,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OR=4.338,95%CI:2.149~8.753)、呼吸机应用>72 h(OR=8.846,95%CI:4.621~16.933)、术中输血(OR=3.774,95%CI:2.024~7.040)、术后肺炎(OR=3.302,95%CI:1.152~9.467)是心脏瓣膜手术后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LVEF<40%、术中输血、术后肺炎、呼吸机应用时间延长是心脏瓣膜术后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显著增加术后30 d死亡率。
- 唐渊王伟宋昱
- 关键词:心脏瓣膜手术急性肾损伤
- 左西孟旦与米力农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比较被引量:59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联用左西孟旦和米力农治疗失代偿心力衰竭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80例心力衰竭患者(NYHA心功能Ⅲ~Ⅳ级)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米力农组和左西孟旦组各60例.米力农组在常规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米力农静脉维持72 h,左西孟旦组加用左西孟旦静脉维持24 h.比较治疗前、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B型利钠肽(BNP)变化,比较3组心功能改善情况及院内病死率,并进行3个月随访.结果 治疗后左西孟旦组LVEF高于对照组[(32.0±6.3)%vs.(30.6±5.5)%,P =0.007].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对照组、米力农组和左西孟旦组BNP质量浓度分别降低444.0(-74.0,1068.0) pg/mL、469.0 (141.5,1151.5) pg/mL和936.5(437.8,1566.8)pg/mL (P <0.01);与对照组和米力农组比较,左西孟旦组BNP下降更为显著(t=3.256,P=0.004和t=2.665,P=0.026).治疗5d后左西孟旦组心功能好转至少达到有效的可能性是对照组的2.036倍(95%CI:1.030~4.028,P=0.041).3组院内及3个月病死率、再住院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3个月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左西孟旦组较米力农组显著降低(50.0%vs.70.0%,HR=0.573,95% CI:0.358 ~0.917,P=0.020).结论 左西孟旦治疗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近期疗效优于米力农和常规治疗.
- 贾志郭牧张丽媛张云强梁海青田树光宋昱
- 关键词:心力衰竭左西孟旦米力农预后
- 结合病例总结应激性心肌病的诊治要点及研究进展
- 目的:应激性心肌病是临床少见的急症,总结其诊治要点及研究进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确诊的1例应激性心肌病患者病史、症状、临床资料、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心肌核素、治疗结果和随访.简要总结应激性心肌病的诊治要点及...
- 李龙雨田树光郭牧宋昱
- 尼非卡兰和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新发房颤有效性和安全性对比研究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探讨尼非卡兰和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新发房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重症监护室2017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新发房颤的患者共106例,按计算机产生的随机序号分为尼非卡兰组52例和胺碘酮组54例,分别予尼非卡兰(注射用盐酸尼非卡兰,50 mg):负荷剂量:0.3 mg/kg输注5 min,维持剂量:0.4 mg/kg/h;胺碘酮(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可达龙,3 mL:0.15 g):负荷剂量:15 mg/min输注10 min,维持剂量:1 mg/min治疗,观察2组患者24 h房颤转复率及控制率,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不良反应等。结果:尼非卡兰组和胺碘酮组的房颤转复率分别为50(96%)、42(78%),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尼非卡兰组转复时间较短(2.7±1.3,P=0.02),24 h房颤发作控制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16),但尼非卡兰组相对比例较高(77%)。尼非卡兰组对收缩压(P=0.24)、舒张压(P=0.32)、心率(P=0.23)未见明显影响,可升高LVEF(P=0.001)、延长QTc(P=0.001)。不良反应方面,尼非卡兰组发生率低,仅1例尖端扭转室速,停药后恢复,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胺碘酮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27)。结论:尼非卡兰对急性心肌梗死新发房颤的治疗效果显著,对血压心率影响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杜春蕾郭牧张云强梁海青田树光王钊宋昱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房颤动胺碘酮
- 前列腺素H2 D-异构酶抗体的新用途
- 本发明提供了前列腺素H2D‑异构酶抗体在制备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检测制剂或医疗器械方面的新用途,利用现代生物学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对前列腺素H2D‑异构酶的检测及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高浓度的前列腺素H2D‑异构酶具有早...
- 何国伟薛红梅侯海涛杨沁王君宋昱
- 左西孟旦治疗心原性休克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治疗心原性休克(CS)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入选2016年3月至2018年11月在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心脏重症监护室住院的CS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左西孟旦组(常规治疗+静脉应用左西孟旦24 h).采用Swan-Ganz漂浮导管测量心脏指数(CI)及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6h、12h、24 h、48 h及72 h的CI、PCWP、心率和平均动脉压(MAP)变化情况.治疗前及治疗后48~72 h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 EDD),检测血浆B型利钠肽(BNP)浓度.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24h动脉血乳酸值,计算24 h动脉血乳酸清除率.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期间主要并发症(出血、心律失常、感染)及院内死亡率,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法比较两组患者30 d及90 d存活率,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本研究入选CS患者74例,对照组36例,左西孟旦组38例.两组患者治疗后CI较治疗前升高,PCWP较治疗前下降,左西孟旦组CI高于对照组,治疗后6 h[(3.2±0.5)L/min比(2.9±0.4)L/min]、12 h[(3.3±0.3)L/min比(3.1±0.3)L/min]及24 h[(3.4±0.3)L/min比(3.1±0.5)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左西孟旦组PCWP低于对照组,治疗后48 h[(15.1±2.4)mmHg比(17.3±3.9)mmHg,P<0.05](1 mmHg=0.133 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下降,MAP升高,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48~72 h后LVEF升高,左西孟旦组高于对照组[(35.4±5.1)%比(31.7±5.2)%,P<0.05].BNP下降,左西孟旦组低于对照组[(1025.4±519.1)pg/ml比(1454.1±659.2)pg/ml,P<0.05].治疗24h后左西孟旦组动脉血乳酸清除率高于对照组(54.4%比49.1%,P<0.05).左西孟旦与对照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期间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及院内死亡率(42.1%比55.6%)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生存曲线分析显示,两组患者30d存活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西孟旦组90 d存活率较对�
- 董菲郭牧张云强梁海青宋昱
- 关键词:心源性休克左西孟旦有效性安全性
- CCU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运用体外膜肺氧合疗效及预后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冠心病监护病房(CCU)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运用体外膜肺氧合的疗效及预后效果。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研究组采用常规治疗结合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比较两组心功能水平、B型钠尿肽(BNP)指标、循环指标、血红蛋白(Hb)、血尿素氮(BUN)及血清肌酐(SCr)指标、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评分及简化急性生理(SAPSⅡ)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及BN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平均动脉压(MAP)明显高于对照组,中心静脉压(CVP)及心率(H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Hb、BUN及SC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MODS评分及SAPS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膜肺氧合对于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的治疗效果较好,能够为全身个脏器提供保障。
- 邵洋邵洋任书堂王翠华龙进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体外膜肺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