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庚
- 作品数:11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经济管理艺术更多>>
- 年年朝朝暮暮 不过丁忧离歌——谈萧红和她的作品
- 1935年12月萧红的《生死场》在上海出版,鲁迅作序,客观的概括和评价言简意赅:"……这自然不过是略图,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然而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
- 宋晓庚
- 文献传递
- 杜甫现实主义诗歌创作与中国古代忧患意识
- 中国人文思潮的起源是西周的礼乐文化,它在春秋的世界中进一步成长。其中的忧患意识强化了西周以来人文思想的成长趋向,最终导致了一种现世性质的政治伦理思考的产生,这种思考倾向于以人的
- 宋晓庚
- 文献传递
- 轻喜剧,轻者不“轻”——关于《文化站长》的几点思考
- 2008年
- 作为迎接党的十七大的献礼片轻喜剧《文化站长》,全面反映了党的新农村建设实际和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充分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社会功能,坚持了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主旋律与大众化,展示了文化建设的各种亟待解决的问题,正所谓轻者不“轻”。
- 宋晓庚
- 关键词:农村文化建设轻喜剧站长文艺创作大众化
- 回顾与展望:纪念萧红诞辰百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 2011年
- 2011年5月31日-6月3日,纪念萧红诞辰百年学术研讨会在哈尔滨友谊宫隆重召开。会议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哈尔滨市呼兰区委、区政府协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期刊出版界的专家学者,萧红亲属和生前友好的后人,省内文化界嘉宾130余人到会。黑龙江省萧军研究会、辽宁省铁岭市端木蕻良研究会、吉林省珲春市骆宾基研究会以及骆宾基之女张小新、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王建中等单位和个人分别发来了贺信。
- 宋晓庚
- 论企业文化建设
-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企业自身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对企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的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也是经营准则、经营作...
- 宋晓庚
- 文献传递
- 梁晓声和张抗抗小说创作概观
- 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关于北大荒知青文学的研究很多,也较全面。"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文革"中形成高潮。知青运动对新时期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时期文坛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
- 宋晓庚卢东
- 文献传递
- 萧红的创作反映民族时代精神——兼谈其社会化因由
- 北方各民族萦怀于心的不是逸乐而是痛苦,他们的思想却因而更加丰富。大自然的景观在他们身上起了强烈的作用。这个大自然,跟它在天气方面所表现的一样,总是阴霾和暗淡……这种忧郁的气质
- 宋晓庚
- 文献传递
- 关于萧红研究的几点建议
- 日前,笔者有幸参加了由省作家协会主持、由中国作协领导和省委宣传部领导共同参与的"萧红研究会"、"萧红文学馆"和"黑龙江文学馆"的揭牌仪式。其间,省委宣传部的领导提到了围绕萧红研究的十一件事,包括:萧红研究的项目化管理和学...
- 宋晓庚
- 文献传递
- 论如何客观解读知青文学——北大荒知青代表作家作品管窥被引量:3
- 2009年
- 知青文学的肇始是源于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反思。在"文革"中形成高潮的知青运动对新时期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坛上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朦胧诗潮"、"知青文学"等文学现象与之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的奥运之年是知青运动的40周年。当年的知识青年于文学、历史和社会的正确认识对群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而,正确解读知青文学,充分挖掘其积极因素,客观认识其消极影响,无论对文学发展还是对社会进步都是重要和必要的。
- 宋晓庚
- 关键词:知青知青文学
- 黑土地文学的地域特征被引量:1
- 2005年
- "黑土地文学"的界定包含两层意思:第一,是指植根于东北这块赤土地上的文学;第二则是单就黑龙江文学而言.前者为广义,后者为狭义,二者的共同点在其地域特征上.
- 宋晓庚
- 关键词:野性社会化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