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翀芳

作品数:46 被引量:169H指数:8
供职机构:太原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环境科学与工...
  • 11篇建筑科学
  • 8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冶金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3篇数值模拟
  • 13篇值模拟
  • 7篇抑尘
  • 7篇防风抑尘网
  • 6篇建筑
  • 5篇碳同位素
  • 5篇同位素
  • 5篇换热
  • 4篇地下建筑
  • 4篇动态传热
  • 4篇蓄热
  • 4篇元素碳
  • 3篇太阳能
  • 3篇通风
  • 3篇同位素组成
  • 3篇尾气
  • 3篇污染
  • 3篇污染物
  • 3篇换热器
  • 3篇机动车尾气

机构

  • 44篇太原理工大学
  • 3篇长安大学
  • 2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晋中学院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太原市环境监...
  • 1篇太原中晋建筑...

作者

  • 45篇宋翀芳
  • 16篇雷勇刚
  • 11篇牟玲
  • 10篇白慧玲
  • 10篇刘效峰
  • 10篇彭林
  • 7篇王飞
  • 6篇景胜蓝
  • 3篇赵敬源
  • 2篇李临平
  • 2篇杜保存
  • 2篇胡冬梅
  • 2篇杜震宇
  • 2篇张鹏九
  • 2篇程远达
  • 2篇李亚子
  • 1篇张宇
  • 1篇张建强
  • 1篇王国伟
  • 1篇张兴惠

传媒

  • 5篇中国环境科学
  • 3篇华侨大学学报...
  • 2篇太原理工大学...
  • 2篇暖通空调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 2篇环境化学
  • 2篇山西建筑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流体机械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山西科技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建筑热能通风...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高等建筑教育
  • 1篇西北建筑工程...
  • 1篇四川水泥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2
  • 3篇2001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露天堆场防风抑尘网的动力学数值模拟被引量:14
2014年
开放性露天堆场的散尘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来源.来流空气在棱形物料堆的上部绕流,使其表面的空气流动结构逐点不同,而料堆表面的空气动力学结构又决定着堆场的散尘机理及散尘量.分析了典型单一棱形料堆周围空气湍流结构,并应用三维标准k-ε紊流模型对其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了来流方向抑尘网前后不同断面处风速的垂直分布;分析了不同孔隙率(0、0.2、0.3、0.4、0.5、0.6和1.0)抑尘网后料堆迎风面和背风面沿高度方向、平顶面沿水平方向的剪切应力特性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抑尘网前3倍网高距离处的风速较无网工况(孔隙率为1.0)略有减小,降幅随孔隙率增大而减小,孔隙率为0时最大降幅为5.1%;网前2倍网高距离处与抑尘网之间区域的风速廓线与无网工况相差甚远,孔隙率为0时近网区域风速最高降幅达92.8%.抑尘网和料堆迎风面之间区域,从地面至网顶高度,不同孔隙率抑尘网工况下的风速均较无网工况小,最小处为无网工况风速的18.5%;抑尘网以上区域的风速较无网工况的大,最大处为无网工况风速的128.0%,并且差距随抑尘网孔隙率的减小而增大.料堆剪切力分布显示,其迎风面和平顶面为主要散尘面,背风面被涡旋卷起的扬尘量较前两者小得多.防风抑尘网的设置改变了料堆周围空气的流动结构和受力分布,对不同孔隙率的抑尘网数值模拟结果可知,0.2和0.3为最佳孔隙率.
宋翀芳彭林白慧玲牟玲刘效峰
关键词:防风抑尘网动力学流场数值模拟
关于机动车几何嵌入对城市街谷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文章基于机动车几何体嵌入建立了城市街谷内空气流动和污染物分布模型,应用FLUENT 6.3进行了数值模拟,将尾气排放模化为速度输入边界条件,探究了不同来流风速下,街谷内流场和污染物分布。结果表明:机动车空间几何模型的构建更为细致地模拟了街谷近地层的空气流动及污染物分布。由于车辆模型的嵌入,街谷近地面污染物浓度不再呈现单调一致的变化规律;当来流风速为0.3 m/s时,在横向车辆之间局部子涡的影响下,污染物浓度呈增大-减小-增大的趋势;当来流风速增至1 m/s时,近地层污染物浓度先增大后减小,道路中部污染物浓度达到最大;随着来流风速的进一步增大,即3 m/s和5 m/s工况下,街谷内的风场环境由来流风占主导,污染物浓度自迎风面至背风面呈宏观上增大,在背风面有小幅衰减,污染物浓度最大值出现在背风侧机动车道。研究可为预测城市街谷近地层内污染物分布提供依据。
刘治廷宋翀芳王世杰秦成君
关键词:街道峡谷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扩散数值模拟
内置格栅诱导通道的太阳能通风墙性能被引量:1
2016年
提出一种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实现室内自然通风的新型内置格栅诱导通道的太阳能通风墙模型,通过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在不同室外风速和太阳辐射强度下结构参数对其通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内置格栅诱导通道可以有效利用室外风形成对太阳能通风墙主通道内气流的诱导作用而强化自然通风;该太阳能通风墙通风量随格栅间距与格栅高度比值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存在最佳比值使通风量最大;随着风诱导通道宽度与主通道宽度比值的增加,不同室外风速下的通风量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
雷勇刚顾元宋翀芳王飞
关键词:格栅通风性能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的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加强学生制冷技术基本理论科学训练,培养学生冷源系统设计实际工作能力是空调用制冷技术授课教师所面临的课题之一。论述了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教学体系的规划与教学模式的构建,对课程的教学体系、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平台建设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探讨,以实现优化空调用制冷技术专业课教学资源,完善综合性、设计性、集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教学平台,探索以培养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专业课教学模式。
宋翀芳王美萍雷勇刚范建萍
关键词:课程体系教学模式
露天堆场防风抑尘网后湍流结构及抑尘效率的数值模拟被引量:8
2014年
建立了开放性露天堆场周围空气流动的三维数学物理模型,选择应用标准k-ε紊流模型进行了静态流场的数值模拟;分析了典型棱形堆迎风面、平顶面和背风面周围空气的湍流结构和表面受力特性;基于流场数据揭示了防风抑尘网不同孔隙率下空气动力学结构的分布规律.结果显示:物料堆平顶面剪切力随孔隙率增大而增大;料堆迎风面在孔隙率较小时出现局部涡流,表面剪切力方向向下,孔隙率较大时,网后空气垂直方向压差作用显著,表面剪切力方向向上;背风面始终处于回流区,表面剪切力和回流点数随孔隙率大小变化不显著.综合流场结构和受力分布可得最佳孔隙率为0.2-0.4.该研究中对物料堆逐个表面进行空气动力学模拟可以避免由于剪切力方向不同产生矢量抵消而带来的计算失真.
宋翀芳彭林白慧玲牟玲刘效峰
关键词:数值模拟湍流
基于流固耦合解析地下建筑动态传热被引量:4
2011年
流固耦合是地下建筑内空气与壁面的换热特性,空气温度和壁面温度互为热传导和对流换热的边界条件。本文解析了地下建筑内空气与壁面的传热特性,建立了深埋地下建筑动态换热的数学物理模型,引入单位脉冲反应系数,编制了计算机程序,应用程序对某地下建筑的动态换热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通风量、进风温度和建筑形状对壁面传热的因素,结果对地下建筑通风空调设计提供了一些参考意见。
宋翀芳
关键词:地下建筑动态传热流固耦合空调系统
集中供热用非对称板式换热器流动换热的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非对称板式换热器流道截面相异的特性为集中供热一二次网流量差异下换热性能的优化提供了可能。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工况下人字形非对称板式换热器的波纹倾角β、节高比λ/H对其传热系数和流动阻力的影响;以经济学费用现值PC为标识,对其综合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波纹倾角β对不同节高比板片的影响并不相同,其对小节高比(λ/H≤5)板片换热系数和阻力影响均较大,而大节高比(λ/H≥6)对波纹倾角β敏感性较弱;当β≤60°时,大节高比板片具有较好的换热性能和较低的流动阻力,其经济性优势显著,可节省33%~61%的总投资费用;综合考虑设备性能和经济性,β=50°、λ/H=6、7为合理的结构参数。
刘治廷宋翀芳张建伟雷勇刚景胜蓝王飞
关键词:集中供热数值模拟结构优化
露天堆场防风抑尘网遮蔽效果的数值模拟被引量:7
2015年
应用Fluent6.3标准k-ε方程对露天堆场周围空气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来流风速6 m/s工况下,孔隙率为0、0.2、0.3、0.4、0.6、1时,抑尘网及料堆前后不同断面处风速的垂直分布及不同高度空气压力系数分布。结果表明,抑尘网网前1倍网高范围内,风速廓线受抑尘网影响显著,风速较无网工况最大降幅62.9%,且风速降幅随孔隙率增大而减小;抑尘网和料堆间区域,风速沿垂直高度非单调一致变化,30 m以下风速较无网工况小,30 m以上较无网工况大;堆后2倍堆高范围内,12 m高度以下处于回流区,风速较无网工况时大,12 m以上处于主流区,风速较无网工况时小;堆后3倍堆高距离外,各孔隙率风速廓线与无网工况一致。压力系数分布显示:网前3倍网高(66 m)至堆后3倍堆高(51 m)间压力系数变化显著,尤其在抑尘网处压力系数梯度大;孔隙率小于0.3时,迎风面负压最大,孔隙率大于0.4时,冠顶负压最大,至孔隙率为0.6时,料堆高度压力系数分布与无网工况一致。综合风速衰减和压力系数分布,孔隙率为0.2-0.4时,抑尘网遮蔽效果最佳。
潘武轩宋翀芳何鸿展
关键词:防风抑尘网数值模拟风速廓线
一种解析环境空气细颗粒物中二次有机碳来源的方法
一种解析环境空气细颗粒物中二次有机碳来源的方法首先是测定环境空气细颗粒物PM<Sub>2<B>.</B>5</Sub>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的浓度、有机碳和元素碳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然后计算得到细颗粒物PM<Sub>2.5</...
刘效峰彭林白慧玲宋翀芳牟玲
文献传递
一种扭转交错间断螺旋片套管换热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扭转交错间断螺旋片式套管换装置,属于换热强化和换热设备领域,包括外部套管、内部基管,以及内管与外套管之间的环侧设置的扭转交错间断螺旋片,将连续螺旋片进行等距开缝,形成扇形状,所述扇形状螺旋片顶端扭转角度<I...
雷勇刚王利明杜保存宋翀芳高宁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