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尧仙
- 作品数:166 被引量:490H指数:12
- 供职机构: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 中药治疗慢性肾脏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治疗慢性肾脏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该方法选用SD大鼠作为动物模型,D-硝基精氨酸腹腔注射给予SD大鼠,持续给药2-4个月后,血清中肌酐、尿素氮的含量明显升高,肾脏组织病理发生明显改变,氧化指标丙二醛...
- 由振强宣尧仙辛艳飞韩滨张立将陈国灿陈颖陈云祥杨红忠徐潘生
- 注射用重组人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在恒河猴体内的毒代动力学
- '注射用重组人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是一种将人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受体(TACI)的胞外可溶性肽段与人IgG1的Fc段在体外融合表达的重组蛋白,该蛋白可通过TACI对淋巴细胞发育成熟的两个关键
- 辛艳飞周国亮顾利强黄敏王文祥房健民宣尧仙
- 文献传递
- 斑马鱼肿瘤异种移植模型在抗癌药敏感性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应用人类肺癌、胃癌和肝癌细胞斑马鱼异种移植模型,分别评价5种临床常用抗癌药的体内敏感性。方法分别建立斑马鱼肺癌A549、胃癌SGC-7901和肝癌Hep G2异种移植模型,顺铂、紫杉醇、长春瑞滨、恩度和贝伐单抗设计3个剂量分别处理斑马鱼肺癌A549移植模型,紫杉醇、伊立替康、羟基脲、顺铂和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设计3个浓度或剂量分别处理斑马鱼胃癌SGC-7901移植模型,阿霉素、吉西他滨、羟基脲、顺铂和5-氟尿嘧啶设计3个浓度或剂量分别处理斑马鱼肝癌Hep G2移植模型。实验结束后,使用荧光显微镜进行体内肿瘤定量图像分析,计算药物对斑马鱼体内肿瘤生长抑制率,通过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分析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受试的抗肿瘤药物在斑马鱼肿瘤异种移植模型中均有效,并且基本都呈剂量依赖性。在抗肺癌A549药敏试验中,药效从高到低分别为贝伐单抗(65%)>顺铂(55%)>长春瑞滨(40%)>恩度(39%)>紫杉醇(27%);在抗胃癌SGC-7901药敏试验中,药效从高到底分别为羟基脲(46%)>5-FU(31%)=伊立替康(31%)>紫杉醇(26%)>顺铂(24%);在抗肝癌Hep G2药敏试验中,药效从高到底分别为顺铂(64%)>羟基脲(56%)>吉西他滨(46%)>阿霉素(45%)>5-FU(38%)。结论斑马鱼肿瘤异种移植模型适合用于抗癌药体内药敏试验。
- 劳乔聪徐懿乔金凡茂陈嘉晟汤敏佳徐雷朱晓宇郑高利宣尧仙李春启
- 关键词:斑马鱼肿瘤移植抗癌药药效比较
- 云南白药对大鼠生育力与早期胚胎发育毒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评价云南白药对大鼠生育力及早期胚胎发育的毒性影响。方法:SD大鼠每天分别灌胃给予云南白药4.0、1.4、0.5 g·kg-1剂量和超纯水(以下简称"阴性对照")1.5 mL·kg-1。每天1次,连续给药4周和2周后将雄鼠和雌鼠按1∶1合笼,交配14 d,记录交配情况。雄鼠给药至交配结束,雌鼠给药至妊娠第6天。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每天观察大鼠的一般反应,定期称量大鼠体重和摄食量。雌雄大鼠分别于妊娠第15天和交配结束后进行解剖检查,计算孕鼠黄体数、着床数、活胎数、死胎数吸收胎数等检查早期胚胎发育情况,睾丸、附睾、前列腺或卵巢、子宫称重并计算脏器系数。结果:云南白药3个剂量组分别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各剂量组雄鼠体重增长缓慢,有剂量和时间关系,雌鼠体重增长无异常;仅高剂量组大鼠的摄食量略少于阴性对照组;高剂量组给药后出现流涎、活动减少、闭眼等症状,少数大鼠出现打喷嚏、挠嘴等反应;各组大鼠解剖脏器均未发现肉眼可见的异常;各剂量组交配率、妊娠率、合笼天数与阴性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子宫连胎重、黄体数、着床数、着床前丢失数、活胎数、死胎数、吸收胎数等胚胎形成指标与及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高剂量组睾丸系数、附睾系数、前列腺系数,中、低剂量组附睾系数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在本试验剂量条件下,SD大鼠从交配前到交配期直至胚胎着床期间灌胃给予云南白药,对雌雄大鼠有一定的亲代毒性作用,但并不影响大鼠的生育力及早期胚胎发育,大鼠的生育力及早期胚胎发育毒性的无毒性反应剂量(NOAEL)为4.0 g·kg-1。
- 周国亮张立将宋翼升闫俊岭由振强张立群王真宣尧仙
- 关键词:生育力早期胚胎发育发育毒性
- 生物技术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中的免疫原性
- 2004年
- 生物技术药物的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与化学药品和中药制剂相比较应注意其特殊性 ,常规的药物毒性试验方法不一定适合于生物药物 ,因为后者具有结构和生物学性质的专一性和多样性 ,包括种属特异性、免疫原性和无法预料的多种组织亲和性。近来该类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中的相关动物种属特异性、免疫原性、体液与细胞免疫活性与联合用药反应等问题已引起广泛注意。生物技术药物由于高度种属特异性及其可能产生的免疫原性与免疫反应 ,外加在临床广泛应用中的多因性 ,对其临床前安全评价尚有较大的难度 ,现有生物技术药物的临床前安全评价方法还很不完善 ,如未能选择相关动物种属与有针对性而灵敏的观察指标 ,给药方式与给药量的合理性均有待探索 ,甚至还不能判定其在动物体内反应的临床意义 ,因此规范的评价方案有待在大量的实践中逐步完善。
- 钱伯初吕燕萍宣尧仙
- 关键词:生物技术药物免疫原性联合用药
- 基于斑马鱼胚胎模型的药物发育毒性筛选体系的建立与验证
- 目的 建立并验证基于斑马鱼胚胎模型的药物发育毒性筛选评价体系.方法 在28.5℃条件下,以人类已知致畸物沙利度胺作为阳性对照、维生素C作为阴性对照,0.5%DMSO为溶剂对照,作用于不同发育时间(2hpf、4 hpf、8...
- 许冰洁张立将郑高利李春启宣尧仙
- 人脐带血造血干/祖细胞的遗传毒性研究
- 目的 了解人脐带Ⅲ造血干/祖细胞(HS/PCs)的遗传毒性影响.方法 取55只BALB/c雄性裸鼠随机分为5组进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30只)和精子畸形试验(25只).两试验裸鼠均经尾静脉注射给予人脐带血迨血干/祖细胞1....
- 张立将卢觅佳由振强杨红忠周国亮宋翼升陈浩宣尧仙
- 关键词:微核精子畸形遗传毒性
- LC-MS/MS法测定Beagle犬血浆中人参果抗肿瘤活性成分25-OCH_3-PPD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建立Beagle犬血浆中25-OCH3-PPD浓度的LC-MS/MS测定方法。方法血浆样品用乙腈提取,采用选择性反应监测方法测定其血药浓度。检测仪器为Thermo TAQ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离子源为APCI源,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为:m/z 493.4→425.5(25-OCH3-PPD)和m/z 180.2→110.2(非那西丁);色谱柱为:Agilent C18柱(4.6×150 mm,5μm);流动相为:水-甲醇(5:95,V/V)。结果 25-OCH3-PPD的线性范围为5~1000 ng/mL,方法的绝对提取回收率为87.7%~98.0%,批内和批间的精密度均小于11.2%,血浆介质对25-OCH3-PPD低、中、高3个浓度水平的测定影响程度均小于15%。结论该方法经考察符合血浆样品的测定要求,可以应用于临床前Beagle犬血浆中25-OCH3-PPD的测定及其药代/毒代动力学研究。
- 高海燕辛艳飞李巍顾利强余健宣尧仙赵余庆
- 关键词:LC-MS/MS法血药浓度
-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参麦注射液中9种皂苷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建立同时测定参麦注射液中人参皂苷Rg1,Re,Rf,Rc,Rd,Rb1,Rb2,Ro和麦冬皂苷D的分析方法。方法:本实验应用ThermoBDSHypersilC18柱(150mm×2.1mm,5μm),柱温30℃。以乙腈(A)-0.02%醋酸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2mL.min-1,以电喷雾离子源选择反应监测(SRM)方式正离子模式分别检测离子对m/z823.5→643.75(人参皂苷Rg1),m/z969.4→789.46(人参皂苷Re),m/z823.6→371.94(人参皂苷Rf),m/z1101.7→343.17(人参皂苷Rc),m/z969.4→789.46(人参皂苷Rd),m/z1131→371.80(人参皂苷Rb1),m/z1101.7→343.35(人参皂苷Rb2),m/z979.7→641.65(人参皂苷Ro);负离子模式检测离子对m/z889.4→853.67(麦冬皂苷D)。结果:本法专属性良好,各成分均能达到有效分离,线性关系良好(r〉0.99),人参皂苷Rg1,Re,Rf,Rc,Rd,Rb1,Rb2,Ro和麦冬皂苷D最低定量限分别为0.03、0.003、0.3、0.03、0.003、0.03、0.03、5、3ng.mL-1,回收率均在97.10%~102.14%范围内,重复进样精密度均小于2.63%(RSD)。讨论:与文献中报道方法相比,本方法快速、灵敏度高、准确性好、重复性好,可以对参麦注射液中含量差异较大的四类皂苷类成分进行同时定量,能够用于参麦注射液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
- 余健徐晓珍顾利强高海燕辛艳飞宣尧仙
-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人参皂苷麦冬皂苷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斑马鱼胚胎评价5种药物的发育毒性与模型验证被引量:31
- 2016年
- 目的用斑马鱼胚胎探究环磷酰胺、乙酰水杨酸、盐酸四环素、乙酸地塞米松、阿扎胞苷5种已知对人类胚胎致畸药物的毒性和安全性。方法挑选4 hpf发育正常的受精卵,采用水浴染毒法,将药物添加到人工海水中,每种药物分别设置5个浓度组,另设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观察给药120 hpf后斑马鱼的死亡情况,统计各实验组斑马鱼胚胎的死亡数、畸形数,并求出120 hpf时斑马鱼胚胎的死亡率、畸形率、半数致死浓度(LC50)、半数致畸浓度(EC50)、致畸指数(TI)。并利用公式:TI=LC50/EC50计算出阳性药物的致畸指数。根据已经测得的LC50,求出各药物的最大非致死浓度(MNLC),分别设置1/10 MNLC、1/3 MNLC,MNLC和LC104个浓度,以沙利度胺为阳性对照,维生素C为阴性对照,人工海水为空白对照,0.5%DMSO为溶剂对照,28.5℃下作用至120 h,每天观察胚胎的发育情况,统计胚胎死亡及畸形状态。结果 5种药物的LC50从大到小依次为:环磷酰胺>阿扎胞苷>盐酸四环素>乙酰水杨酸>乙酸地塞米松。EC50从大到小依次为:环磷酰胺>盐酸四环素>阿扎胞苷>乙酰水杨酸>乙酸地塞米松。环磷酰胺、乙酰水杨酸、盐酸四环素、乙酸地塞米松、阿扎胞苷TI值分别为1.92,1.11,1.05,1.44,2.99。结论斑马鱼胚胎模型可用于初步评价药物的发育毒性和安全性。
- 许冰洁张立将李春启宣尧仙
- 关键词:斑马鱼胚胎致畸发育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