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文婷 作品数:8 被引量:14 H指数:2 供职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小鼠肝组织工程的构建研究 宾文婷小鼠胚胎与成体肝脏中干细胞变化的探讨 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依据干细胞生物学特性,探讨从胚胎到成体肝脏内具干细胞特性细胞的变化状况。方法分离不同胎龄与日龄小鼠肝脏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观察分离获得的细胞数、培养形成的集落数及生长状态,并对集落进行干细胞表面标记物(c-kit、c-Met、Nestin)、肝细胞表面标记物(AFP、ALB)及胆管上皮细胞表面标记物(CK19)的标记。结果各组分离的细胞经体外培养均有集落形成,肝干细胞的表面标记提示形成的集落具有肝干细胞特性。其中以第15天胚胎肝脏分离所获的细胞数和培养形成的集落数最多、生长状态最好。15d后观察的各项指标渐减,细胞生长状态渐差。结论早期胚胎肝脏中大部分是具有干细胞特性的细胞,随胎龄增加,有干细胞特性的细胞逐渐减少,直至出生第5天仅有少数保持未分化状态的细胞存留在肝脏内。 宾文婷 孙燕 安威 展玉涛 史小林关键词:胚胎 肝干细胞 干细胞因子受体 巢蛋白 胚胎肝细胞用于肝组织工程的体外培养研究 2016年 目的:观察三维受控组装系统下,胚胎肝细胞在三维立体结构的体外生长状态,探讨胚胎肝细胞在肝组织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用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研制的"三维受控组装系统",将第15 d小鼠胚胎肝细胞作为肝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与以明胶为主的复合材料混合,构建成复杂三维立体结构,观察其体外生长发育状态。对体外培养1周及4周的三维类肝组织标本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甲胎蛋白(AFP)及白蛋白(ALB)的表达,并对体外培养4周的三维类肝组织用PAS显色法检测肝糖原表达。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体外培养的胚胎肝细胞在三维支架材料中,可形成含有类血管和肝组织样结构;体外培养1周的类肝组织AFP表达呈阳性,体外培养4周的三维类肝组织ALB表达呈阳性,PAS显色亦呈阳性。结论:在三维受控组装系统的构建下,呈立体状生长的胚胎肝细胞,可逐渐形成肝组织样结构,并显示一定的肝脏功能。 宾文婷 常加松 朱汉卿 史小林 王小红关键词:肝组织工程 三维立体培养 小鼠 小鼠肝脏干细胞提取法的优化 2008年 路欣 宾文婷 许晴 史小林关键词:小鼠肝脏 大鼠肝癌模型 CELL 肝脏干细胞 肝卵圆细胞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肝硬化大鼠端粒酶逆转录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EGCG)对肝硬化的治疗作用以及对其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跟造模实验组,造模实验组用改良的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_4)法建立Wistar大鼠肝硬化模型;将实验组模型大鼠再随机分为模型组及EGCG组:模型组继续给予CCl_4,EGCG组继续给予CCl_4的同时,每日EGCG灌胃给药,各组均于8w后处死。测定各组肝功能,用苏木素和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 HE)染色观察各组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各组肝组织的端粒酶逆转录酶(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 TERT)的表达,用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测定各组肝组织TERT的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肝组织呈现典型肝硬化病理学改变,EGCG组肝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血清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跟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也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TERT在模型组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TERT在EGCG组的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EGCG组TERT的mRNA表达亦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EGCG可减轻大鼠肝纤维化程度,可有效降低肝硬化大鼠肝组织TERT的表达水平。 宾文婷 常加松 史小林关键词:EGCG 肝硬化 TERT 四氯化碳加乙醇复合法诱导肝硬化大鼠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被引量:10 2018年 背景:建立稳定、可靠、易操作又高效的肝硬化动物模型是进行肝硬化防治研究的前提条件。目的:探寻一种理想的CCl_4诱导大鼠肝硬化模型的造模方法。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8)、模型A组(n=21)及模型B组(n=21),正常对照组左右腹部皮下交替注射橄榄油,每4d一次;模型A组用传统型方法,左右腹部皮下交替注射3 m L/kg 50%CCl_4橄榄油溶液,每4 d一次,以10%乙醇溶液(以二锅头白酒、蒸馏水配制)为其惟一饮用水;模型B组用改良的CCl_4加乙醇复合法诱导大鼠肝硬化模型,左右腹部皮下交替注射50%CCl_4橄榄油溶液,最初4次及最末3次剂量为5 m L/kg,其余为3 m L/kg,每4 d一次,以乙醇溶液(以二锅头白酒、蒸馏水配制)为其惟一饮用水,乙醇浓度从5%逐渐过渡为10%。造模时间9周。结果与结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A、B组大鼠体质量增加缓慢,与模型A组相比,模型B组体质量波动较小。模型A、B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模型B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高于模型A组,而模型A、B两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模型B组与正常对照组存活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且模型B组比模型A组假小叶形成率高。提示用改良的CCl_4加乙醇复合法造模的大鼠肝硬化模型死亡率低且成模率高。 宾文婷 常加松 吴剑平关键词:肝硬化 四氯化碳 乙醇 实验动物 肝脏 血清自发荧光对肝纤维化诊断价值的探讨 2009年 目的研究大鼠肝纤维化不同阶段血清自发荧光强度。方法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肝纤维化模型组,应用四氯化碳皮下注射法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分别检测大鼠血清Ex337/Em512、Ex337/Em450和Ex370/Em440 nm处自发荧光强度,并进行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对肝纤维化程度进行评分。结果模型组肝组织3处纤维化评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肝纤维化大鼠8、12周3个波长下血清自发荧光强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且随肝纤维化严重程度加重而逐渐增强,但4周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肝纤维化大鼠血清自发荧光强度增强,血清自发荧光检测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肝纤维化严重程度。 李丽 展玉涛 翁静 许晴 宋新 郭晓霞 宾文婷关键词:自发荧光 肝纤维化 胚胎肝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的效果与作用机制探讨 宾文婷关键词:肝纤维化 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