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尤龙辉

作品数:41 被引量:171H指数:8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森林培育与林产品加工利用重点实验室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标准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土壤
  • 7篇沙地
  • 6篇木麻黄
  • 6篇海岸
  • 5篇生态系统
  • 5篇树种
  • 4篇凋落
  • 4篇凋落物
  • 4篇养分
  • 4篇护林
  • 4篇防护林
  • 4篇滨海沙地
  • 3篇栽培
  • 3篇森林生态
  • 3篇沙质海岸
  • 3篇生草
  • 3篇套种
  • 3篇群落
  • 3篇热值
  • 3篇锥栗

机构

  • 38篇福建省林业科...
  • 20篇福建农林大学
  • 3篇厦门大学
  • 2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福建省闽侯白...
  • 1篇福建省香产品...

作者

  • 39篇尤龙辉
  • 20篇叶功富
  • 12篇聂森
  • 11篇高伟
  • 9篇游惠明
  • 6篇林捷
  • 6篇乐通潮
  • 5篇陈增鸿
  • 5篇游水生
  • 4篇白永会
  • 4篇朱美琴
  • 4篇黄石德
  • 4篇罗美娟
  • 4篇李建民
  • 3篇谭芳林
  • 3篇卢昌义
  • 3篇黄雍容
  • 2篇林武星
  • 1篇查轩
  • 1篇丁珌

传媒

  • 9篇防护林科技
  • 3篇福建农林大学...
  • 3篇中南林业科技...
  • 2篇林业勘察设计
  • 2篇浙江农林大学...
  • 2篇森林与环境学...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世界林业研究
  • 1篇果树学报
  • 1篇草业科学
  • 1篇草业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福建林学院学...
  • 1篇福建林业科技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亚热带资源与...
  • 1篇福建林业
  • 1篇福建省科协第...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6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闽西北森林非木质利用主要模式分析与应用
苏亨荣李建民乐通潮曾建新尤龙辉陈美娟邱兴荣聂森张锦斌高上尧
所属科学技术领域:属于林业科学技术研究中森林经营管理技术研究领域。主要技术内容:项目历经3年的研究攻关和推广应用,系统分类归纳了闽西北森林非木质利用经营的主要模式;构建了非木质利用经营模式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筛选出了综合效...
关键词: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
生草栽培对锥栗叶片生理生化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为探索我国南方丘陵山地锥栗(Castanea henryi)园高效的土壤管理方式,提升锥栗栽培管理技术水平,进而提高其产量、品质以及经济效益,以福建省建瓯市锥栗园为研究对象,将清耕和喷施草甘膦除草措施作为对照组,分析人工生草措施对锥栗叶片生理生化及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筛选能够促进锥栗健康生长的生草栽培模式。结果表明:(1)0~20cm土层,栽培鼠茅草(Vulpia myuros)、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或圆叶决明(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模式林地土壤pH、土壤水解性氮和土壤速效钾含量较高;栽培光叶紫花苕(Vicia benghalensis)或黑麦草(Lolium perenne)模式林地土壤含水率、土壤孔隙度、土壤有效磷含量和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较高;(2)相关分析表明,土壤pH、土壤含水率、土壤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和交换性钙、镁含量与叶形指数、叶柄长度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叶面积、比叶重、类胡萝卜素和叶片可溶性糖、氮、磷、钾、钙和镁含量呈显著正相关;(3)冗余分析表明,锥栗园栽培鼠茅草或光叶紫花苕模式通过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显著影响锥栗叶的表型和生理生化特征。
尤龙辉
关键词:生草栽培锥栗清耕生理生化指标土壤理化性质
福建省岩石性海岸、潮间沙石海滩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价值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通过全面调查福建省岩石性海岸和潮间沙石海滩现状,在采用不同价值估算方法的基础上,对福建省岩石性海岸和潮间沙石海滩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进行初步评估。结果表明,福建省岩石性海岸和潮间沙石海滩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424.755×10~8元·a-1,单位面积价值为51.814×10~4元·hm^(-2)·a^(-1)。其中:岩石性海岸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83.684×10~8元·a-1,单位面积价值为58.523×10~4元·hm^(-2)·a^(-1),护岸功能、旅游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功能及文化科研功能价值分别占该系统总价值的60.64%、38.12%、1.17%和0.07%;潮间沙石海滩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241.071×10~8元·a-1,单位面积价值为47.652×10~4元·hm^(-2)·a^(-1),护岸功能、旅游功能、水分调节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功能及文化科研功能分别占该系统总价值的25.96%、14.09%、58.43%、1.44%和0.08%。福建省岩石性海岸、潮间沙石海滩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主要以护岸、旅游和水分调节功能为主。
尤龙辉林捷谭芳林乐通潮罗美娟游惠明欧阳亚群
关键词:价值评估
木麻黄南北方位边材液流季节动态及其对蒸腾耗水测算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利用TDP径流计对福建沿海木麻黄南北方位的边材液流动态进行长期监测,并同步检测空气温湿度、太阳辐射等环境因子,分析南北方位液流速率的相互关系、对蒸腾耗水量测算的影响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木麻黄南北2个方位测得的液流速率存在显著差异和线性相关。木麻黄生长季(5~10月)内单株蒸腾耗水量与日总太阳辐射和昼间平均空气水汽压亏缺的指数饱和曲线拟合效果较好。采用单方位树干液流速率测算的整株蒸腾耗水量与2个方位的测算值相差18.19%。
尤龙辉
关键词:木麻黄树干液流速率蒸腾耗水
冷季型绿肥对锥栗园土壤生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被引量:10
2021年
为评价锥栗园生草法相比传统清耕法和施用化学除草剂法,果园土壤质量的绿肥恢复效益,本研究以福建典型的红壤丘陵山区锥栗园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供试样地均分为面积0.3~0.5 hm2的若干试验小区,全园清除自然杂草后,设置撒播鼠茅草(Mode_(1))、黑麦草(Mode_(2))、光叶紫花苕(Mode_(3))3种生草处理,并以施用草甘膦(CK_(1))和清耕(CK_(2))处理为对照,每种处理3个重复,2年后,分析3种冷季型绿肥、清耕及施用草甘膦对锥栗园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微生物群落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相较于清耕处理和喷施草甘膦处理,3种生草处理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有明显提升,其中鼠茅草处理最高,分别为74.14、156.87和234.76 mg·kg^(-1);黑麦草处理土壤孔隙度最高,为56.03%;鼠茅草和黑麦草处理土壤蔗糖酶活性提升明显,分别为32.29和26.87 U·g^(-1)。2)5种处理土壤共有优势细菌类群主要为放线菌门、变形菌门、绿弯菌门和酸杆菌门,相对丰度分别为24.9%~28.9%、20.9%~28.8%、13.7%~18.6%和10.8%~12.9%,共有优势真菌类群主要为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相对丰度分别为37.4%~73.7%和15.3%~54.4%。3)相较于清耕处理,3种生草处理细菌群落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有所提升,真菌群落有所下降。4)相较于清耕处理和喷施草甘膦处理,3种生草处理土壤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细菌相对丰度均有所下降,绿弯菌门和浮酶菌门细菌则有所增加,生草促使锥栗园土壤细菌群落由快速生长型向缓慢生长型转变。5)5种处理细菌群落和真菌群落非计量多维尺度转换排序(NMDS)表明,土壤真菌群落分异程度高于细菌群落。6)相关分析(CA)和冗余分析(RDA)表明,生草处理通过改变土壤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碱解氮含量,喷施草甘膦处理通过改变土壤碳氮比,清耕处理通过限制土壤自然含水率改变真菌相�
程分生尤龙辉尤龙辉徐惠昌游惠明游惠明聂森李建民
关键词:生草法草甘膦微生物群落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
废弃矿区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对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通过野外取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废弃矿区不同植被恢复阶段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及有机碳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C0模式中〈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为56.28%,且随着矿区植被恢复历史的延长,〈0.25 mm水稳性团聚体逐渐降低;2)C0模式水稳性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为1.092 mm,且随着矿区植被恢复历史的延长呈逐渐增加的趋势;3)废弃矿区不同恢复阶段的有机碳主要分布在〉5mm和2~5mm的较大径级的团聚体中,随着径级的减少,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呈逐渐减少的趋势;4)废弃矿区不同植被恢复阶段的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与0.5~1 mm和0.25~0.5 mm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显著正相关,而与〈0.25 mm的水稳性团聚体显著负相关。
黄石德李建民曾建新林捷尤龙辉丁珌苏亨荣张锦斌
关键词:废弃矿区不同恢复阶段水稳性团聚体土壤有机碳
福建红壤侵蚀区马尾松林4种补植套种模式的水土流失阻控效益被引量:3
2020年
为筛选有效提升红壤侵蚀区低效马尾松生态林水土保持功能的补植套种阔叶树种,采用布设标准径流小区的方法,定位观测福建长汀红壤侵蚀区4种典型的低效马尾松改造林分,分析不同补植套种林分模式对马尾松林地坡面产流产沙及其养分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降雨量和降雨次数较多的5—10月,马尾松林补植套种杨梅、无患子、油茶和黄栀子模式的产流量分别比马尾松纯林对照降低24.96%~42.19%、13.93%~53.68%、4.55%~26.45%和8.59%~32.98%;产沙量分别降低60.19%~84.86%、55.07%~87.14%、20.91%~67.06%和27.22%~72.66%;2)马尾松林补植套种杨梅和无患子模式的径流全氮、铵态氮、硝态氮流失量和侵蚀泥沙总碳流失量较接近,分别比马尾松纯林对照增加48.33%~48.79%、103.66%~139.05%、39.75%~42.29%和63.14%~66.57%;马尾松林补植套种油茶和黄栀子模式则分别增加19.96%~22.52%、74.89%~92.62%、15.44%~16.42%和25.24%~28.14%。其他养分流失量总体上与产流产沙的变化规律相似,表现为补植套种模式低于马尾松纯林对照;3)主成分分析表明,马尾松补植套种杨梅或无患子模式林分在降雨径流的作用下,较易引起土壤碳、氮的流失,而马尾松补植套种油茶或黄栀子模式林分则较易引起土壤磷、钾的流失。总体上看,补植套种杨梅或无患子在较短时间内改善低效马尾松林水土流失状况的效果较好。
尤龙辉聂森聂森游惠明游惠明林文泉叶功富
关键词:马尾松产流产沙养分流失
铁矿废弃地不同恢复模式土壤团聚体及碳、氮分布
2020年
以大田县铁矿废弃地不同恢复模式:"撒播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R1)、"工程措施+植草"(R2)和"工程措施+乔灌草"(R3),并选择未恢复的铁矿废弃地作为恢复的初始状态(R0)及周边未开矿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作为对照(CK)进行研究,分析不同恢复模式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碳、氮含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R0模式水稳性团聚体主要集中在<0.25 mm。采用不同恢复模式后,<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显著减少,>5 mm和2~5 mm径级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显著增加。②不同恢复模式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变化趋势为:CK>R3>R2>R1>R0。③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随着土壤团聚体粒径的减少呈显著升高。④铁矿废弃地不同恢复模式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与>5 mm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显著正相关,而与<0.25 mm和0.5~1 mm显著负相关。
黄石德高伟黄雍容尤龙辉李建民曾建新苏亨荣
关键词:水稳性团聚体
红壤区典型茶园模式对侵蚀性降雨的减流减沙效应被引量:4
2020年
基于福建安溪官桥生态茶园2017年度自然降雨数据及园区5种铁观音茶树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坡面产流、产沙情况的观测数据,系统研究了不同治理模式下铁观音茶树坡面水土流失对引起侵蚀的降雨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降雨集中于4~8月份,引起侵蚀频次最多的是5~6月份;(2)根据降雨量与最大30 min降雨强度I 30,可以将侵蚀性降雨分为Ⅰ~Ⅴ种类型,其中,Ⅰ雨型的降雨是当地发生频率最多的侵蚀性降雨,雨量最大的Ⅴ雨型平均产流量最大,雨强最大的Ⅳ雨型平均产沙量最大,发生频率较高的Ⅲ雨型产流总量最大,Ⅱ雨型产沙总量最大。(3)5种铁观音茶树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在不同降雨类型下的水土保持效应不同,其中采取“梯田+自然留草”的治理模式在各雨型条件下的减流率和减沙率均优于其他模式。研究结果对山区茶园水土保持及提升茶产量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程分生尤龙辉叶功富林文泉封晓然游惠明
关键词:山区茶园水土流失
不同竹龄麻竹材气干密度、力学性质及燃烧性能的比较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为进一步发掘麻竹材加工利用潜力,通过对不同竹龄、不同部位麻竹材的气干密度、力学性质、燃烧性能及其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竹龄对麻竹材气干密度、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点燃时间、释热速率、质量损失率、释烟总量及60、180、300 s比消光面积均有显著影响,而对抗拉强度无显著影响;(2)竹材部位对气干密度、顺纹抗拉强度、抗弯强度有显著影响,而对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弹性模量无显著影响;(3)麻竹材顺纹抗拉强度: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3.06∶1.00∶2.63∶164.28;(4)麻竹材气干密度与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点燃时间、释烟总量、60 s比消光面积和300 s比消光面积呈显著正相关,且相关系数达到0.899~0.958。4 a生麻竹材的气干密度、力学性质及燃烧性能等指标渐趋基本稳定,利用简单易测的麻竹材气干密度能较准确预测评价麻竹材部分力学性质与燃烧性能。
尤龙杰尤龙辉涂永元吴德淮刘胜蓝
关键词:竹龄气干密度力学性质燃烧性能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