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小朋
- 作品数:53 被引量:186H指数:8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新疆地区口腔颌面部淋巴瘤患者EBV感染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 2016年
- 目的:通过检测口腔颌面部淋巴瘤患者的EBV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住的口腔颌面部淋巴瘤患者,采用ISH技术检测EBV的水平,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HL淋巴结内外、病灶数量、临床分期、肿瘤分型、病理类型、LDH水平等方面分析其相关性。结果:ISH技术检测EBV感染阳性者占45%。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病灶数量无关(P>0.05);与HL淋巴结内外发生部位(结内60%,结外25%,P=0.012)、临床分期(I+II:30.8%,III+IV:71.4%,P=0.023)、肿瘤分型(NHL:54.9%,HL:11.1%,P=0.017)、病理类型(NKT:84.6%,BCL:23.1%,TCL:20%,HL:11.2%,P=0.034)、LDH水平(LDH>250mmol/l:60%,LDH≤250mmol/l:36%,P=0.026)有关(P<0.05);HL淋巴结内外发生部位、临床分期、肿瘤分型、病理类型、LDH水平均是颌面部淋巴瘤患者EB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EBV感染在口腔颌面部淋巴瘤患者呈高度阳性表达,HL淋巴结内外发生部位、临床分期、肿瘤分型、病理类型、LDH水平均是颌面部淋巴瘤患者EB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 胡露露张晋刘慧龚忠诚凌彬克热木.阿巴斯尹小朋邵博王冰林兆全
-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肿瘤恶性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
-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腺样囊性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1例唾液腺腺样囊性癌患者肿瘤组织标本中MIF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腺样囊性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关系。结果 MIF在唾液腺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呈明显高表达状态,与正常唾液腺组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F的过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肿瘤病理分型无关(P>0.05);但与SACC TNM临床分期、肿瘤大小、远处转移或复发及因病死亡等不良转归有关。MIF高表达患者较MIF表达相对较低患者出现因病死亡,或者出现局部复发及转移可能性高,MIF低表达组SACC患者的生存率较MIF高表达组生存率高(P<0.05)。结论 MIF作为一种重要的多功能细胞因子,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升高可能在腺样囊性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生物学作用。
- 胡露露龚忠诚陈青立李晨曦田忠奇尹小朋马亮牛雅琪王成刚刘慧
- 关键词: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腺样囊性癌唾液腺
- 腮腺区良性肿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 :探讨腮腺良性肿瘤术后各类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搜集并整理我院2010—2015年手术治疗的215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回顾分析一般资料、手术治疗中不同因素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资料进行χ~2检验。结果 :术后积涎或涎瘘、面神经功能障碍及Frey综合征的发生与手术治疗中不同因素(手术切口、术中是否缝扎腺体残端、面神经解剖方式、手术切除范围及是否行胸锁乳突肌瓣转移修复等)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N"形切口在解剖形态上不利于术后常规引流渗出液,需配合负压引流管,以减少术后积涎的发生。缝扎腺体残端能有效避免术后积涎及涎瘘的发生。顺行法解剖面神经及腮腺肿瘤区域性切除能加快手术速度,减少面神经的解剖量及暴露时间,从而减轻术后面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胸锁乳突肌瓣的转移修复能很好避免术后Frey综合征的发生。
- 王勖成龚忠诚林兆全凌彬尹小朋邵博
- 关键词:腮腺良性肿瘤并发症
- PBL教学结合英语查房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分析PBL教学法结合英语查房在口腔颌面外科实践教学中效果。方法:通过入出科考试成绩及调查问卷两项指标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的出科成绩优于入科成绩(P<0.05);实验组学生的出科成绩优于对照组学生的出科成绩(P<0.05),PBL教学结合英语查房既能提高专业英语水平又能提高临床问题综合分析能力。结论:PBL结合英语教学查房可以提高口腔颌面外科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 尹小朋许慧芬凌彬胡露露林兆全克热木.阿巴斯龚忠诚
- 关键词:PBL教学法口腔颌面外科
- 普萘洛尔治疗新疆地区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观察及不良反应的应对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普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应对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3年10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颌面肿瘤外科接受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50例患儿,年龄1~18个月,服药剂量:2mg·kg-1·d-1。连续服用12个月,服药后定期复诊,动态评估患儿血管瘤体大小、质地、颜色、及不良反应。采用Achauer疗效评定法及彩色多普勒B超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定期复查其血糖、血压、肝肾功能等并对发生的不良反应积极应对。结果:50例患者治疗后12个月后Ⅰ级(差)4例;Ⅱ级(中)17例;Ⅲ级(好)18例;Ⅳ级(优)11例。不同性别、民族、瘤体部位与治疗效果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不同血管瘤分型(浅表型、混合型、深部型)与治疗效果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16例患者治疗后出现不同类型并发症。结论: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安全有效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相应的不良反应,应及时处理或暂时停药,其可作为治疗婴幼儿血管瘤临床一线治疗方案。
- 凌彬尹小朋张静刘慧龚忠诚林兆全
- 关键词:婴幼儿血管瘤普萘洛尔疗效
- 滑膜间充质干细胞与软骨细胞接触式共培养构建软骨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大鼠软骨细胞与滑膜间充质干细胞以1∶1比例接触式共培养,评价软骨细胞诱导干细胞在体外成软骨方向分化。方法:相同培养基体外培养大鼠滑膜间充质干细胞与软骨细胞,扩增至第3代滑膜间充质干细胞与第1代软骨细胞按1∶1比例混匀,以1×106/mL为终浓度的微团体外培养作为实验组,以相同终浓度细胞数的软骨细胞和滑膜间充质干细胞作为对照组,每组各接种6组。各组标本于体外培养21d后,通过形态学观察,组织学染色,RT-PCR检测产物等方法对其新生软骨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体外培养21d后,形成微团似软骨样组织,质地较韧,乳白色。免疫组化法进行Ⅱ型胶原鉴定,基质能被Ⅱ型胶原染色。RT-PCR结果显示诱导后的微团表达软骨特异性基因Ⅱ型胶原和蛋白聚糖。结论:滑膜间充质干细胞与软骨细胞通过接触式共培养形成较成熟的软骨。
- 邵博胡露露龚忠诚杨萌宁晓婷王玥胡鑫刘慧克热木.阿巴斯凌彬尹小朋高芸竹林兆全
- 关键词:滑膜间充质干细胞软骨细胞共培养
- 普萘洛尔治疗新疆地区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研究普萘洛尔治疗新疆地区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颌面肿瘤外科接受口服普萘洛尔治疗的血管瘤患儿42例,年龄1~14个月,服药剂量:小于3个月的患儿口服剂量为0.5mg/kg/天;3~6个月的患儿口服剂量为1mg/kg/天;大于6个月的患儿口服剂量为2mg/kg/天。2次/日、饭后30min服药,两次给药间隔6~8h。连续服用1年,服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复诊,动态评估患儿瘤体大小、质地、颜色及不良反应,并对出现的不良反应积极处理。以Achauer疗效评定法及服药前后彩色多普勒B超检查结果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42例患儿服药观察12个月后,疗效Ⅰ级(差)3例,Ⅱ级(中)16例,Ⅲ级(好)13例,Ⅳ级(优)10例;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不同性别、民族、瘤体部位与血管瘤分型治疗效果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42例患者治疗前PSV(46.47±26.87)与治疗后PSV(17.67±8.05)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42例患者治疗前RI指数(0.54±0.12)与治疗后RI指数(0.82±0.15)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作用显著且不良反应轻。
- 张静凌彬刘洁尹小朋龚忠诚林兆全
- 关键词:婴幼儿血管瘤普萘洛尔疗效
- 311例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的治疗体会
- <正>目的:探讨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围术期治疗体会。方法:收集在我科住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311例60岁以上的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对入院时其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其全身并存的系统性疾病情况进行初步分析,再根据其既往病史和各项检...
- 林兆全尹小朋
- 关键词:老年人围手术期口腔颌面部肿瘤
- 文献传递
- 胸锁乳突肌瓣在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3年
- 本文观察了胸锁乳突肌瓣即刻转移修复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缺损的临床疗效。对24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进行瘤体切除+部分腮腺或腮腺浅叶或全腮腺切除+面神经解剖,同期行即刻胸锁乳突肌瓣转移修复腮腺切除术后局部缺损,术后随访6~10月观察发现,24例患者均无涎瘘和Frey综合征发生,伤口愈合良好,术区无凹陷畸形,瘢痕隐蔽,外形满意,颈部功能正常。胸锁乳突肌瓣修复腮腺良性肿瘤术后局部缺损,能改善局部凹陷畸形,并能有效预防Frey综合征的发生。
- 龚忠诚凌彬克热木.阿巴司尹小朋刘慧夏辉林兆全
- 关键词:腮腺良性肿瘤胸锁乳突肌瓣FREY综合征
- 滑膜间充质干细胞与软骨细胞三维条件下混合培养向软骨细胞的分化被引量:5
- 2014年
- 背景:软骨细胞通过自分泌及旁分泌的作用可以为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提供所需的生长因子及微环境,三维条件下更有利于细胞的黏附增殖与分化。目的:观察滑膜间充质干细胞与软骨细胞混合培养于壳聚糖/Ⅰ型胶原复合支架材料中向成软骨细胞分化的能力。方法:取SD大鼠滑膜组织及软骨组织,用酶消化法获得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及软骨细胞分别进行培养。取第3代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及第2代软骨细胞,将二者以1∶2的比例混合培养负载于壳聚糖/Ⅰ型胶原复合支架材料21 d,进行激光共聚焦扫描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与结论:培养72 h后,扫描电镜观察细胞黏附于支架材料表面,并可见细胞分泌大量基质成分。培养21 d后,激光共聚焦扫描可见细胞在支架表面分布均匀,逐层扫描后细胞逐渐减少。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可见基质能被Ⅱ型胶原染色,细胞染色呈现棕黄色。结果表明壳聚糖/Ⅰ型胶原复合支架材料提供三维生长空间,利用软骨细胞分泌生长因子及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可以诱导滑膜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
- 宁晓婷邵博龚忠诚刘慧凌彬克热木·阿巴斯林兆全杨萌尹小朋胡露露
- 关键词:生物材料滑膜间充质干细胞软骨细胞软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