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世良
- 作品数:92 被引量:352H指数:10
-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大肠癌原代细胞培养方法的探索
- 由体内直接取出组织或细胞进行培养叫原代培养。原代培养细胞离体时间短,性状与体内相似,适用于肿瘤发生进展机理、抗肿瘤药物检测、癌分子生物学等研究。较之目前国内大肠癌细胞研究多采用细胞株的方式,原代培养更符合体内生理状态,其...
- 袁航屠世良
- 文献传递
- 结肠内旁路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介绍结肠内旁路技术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方法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 148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研究组(78例),在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的基础上,用生物可降解吻合环及避孕套在吻合口上方5cm处做成结肠内旁路以保护吻合口;一组为对照组(70例),在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的基础上,附加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观察两组治疗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位置、肿瘤大小、吻合口距肛缘距离等生理、病理因素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均为2~5天(P>0.05)。研究组吻合口瘘发生率6.4%(5/78),吻合环自然排出时间为术后14~23天(平均17天),无引流管相关并发症,术后6个月内有5.1%(4/78)的病例出现轻度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者漏后引流时间平均7.1天;对照组吻合口瘘发生率10.0%(7/70),37.1%(26/70)的病例伴有造口相关并发症,6个月后有30%(21/70)的病例出现吻合口轻度狭窄,5.7%(4/70)的病例出现吻合口重度狭窄,需进行松解治疗,吻合口瘘后引流时间平均18.2天。两组吻合口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吻合口瘘后骶前引流管引流时间及术后6个月吻合口狭窄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相比,结肠内旁路技术简单,安全,可有效保护吻合口,降低了吻合口瘘带来的风险,减少了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
- 董全进曹鸿峰邓高里屠世良厉军陈永伟郑伯安袁航徐慧英
- 关键词:直肠肿瘤生物可降解吻合环避孕套
- PPH吻合器治疗痔病76例临床分析
- 2005年
- 邓高里董全进屠世良陈永伟郑伯安
- 关键词:传统手术治疗PPH吻合器痔病PPH术
- 手术前后联合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对中低位直肠癌生存期的影响
- 2011年
- 直肠癌术后复发和转移制约着根治性切除后患者5年生存率的提高。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可提高进展期直肠癌的根治性切除率,术后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可抑制直肠癌根治性切除后盆腔局部复发和肝转移。笔者通过对术前辅助肠系膜下动脉及肝动脉灌注化疗、术后辅助双侧髂内动脉及肝动脉灌注化疗加常规静脉化疗的pT3-4N0~2M0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探讨手术前后联合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对直肠癌患者复发和远期生存的影响。
- 屠世良胡庭杨邓高里袁建华董全进袁航
- 关键词: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手术前后联合直肠癌术后复发生存期
- 直肠黏膜环形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 2004年
- 黄晓红邓高里屠世良董全进徐慧英
- 关键词:护理体会直肠肠黏膜切除术
- 达芬奇机器人系统辅助同期左半结肠切除术及肝脏转移瘤切除术被引量:1
- 2015年
- 全腹腔镜同期结肠癌根治手术及肝脏转移瘤切除术因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等优势,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其安全行、可行性和肿瘤根治性已得到认可[1].随着技术较为成熟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的问世,该系统辅助手术被广泛应用于泌尿外科、妇产科、心胸外科、肝胆胰外科和胃肠外科等多个领域[2].
- 曹鸿峰王知非屠世良董全进洪德飞张宇华沈国樑邓高里
- 关键词:瘤切除术肝脏转移左半结肠切除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肝胆胰外科
- 异丙酚联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结肠镜检查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观察异丙酚联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纤维结肠镜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需行纤维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治疗组1给予异丙酚静脉注射,治疗组2给予芬太尼0.1μg·kg-1静脉注射+异丙酚静脉注射,治疗组3给予瑞芬太尼0.2μg·kg-1·min-1微泵维持+异丙酚静脉注射,待患者进入4级镇静状态时开始进镜,肠镜进入回盲部开始退镜时停止用麻醉药。观察3组患者的麻醉时间、异丙酚用量,记录检查前、进镜时、肠镜进入肝曲时和检查结束时血氧饱和度、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和停用麻醉药后睁眼时间、定向恢复时间、呼吸抑制发生例数。结果治疗组1异丙酚用量最大;治疗组3血流动力学波动最大。但3组均在正常范围。治疗组3睁眼时间、定向恢复时间最短。3组间呼吸抑制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纤维结肠镜检查静脉麻醉时异丙酚联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能减少异丙酚用量,联合瑞芬太尼时能使患者苏醒时间缩短,但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
- 严美娟楼小侃屠世良葛云芬骆晓攀
- 关键词:异丙酚芬太尼瑞芬太尼结肠镜检查
- 直肠癌前切除技术的现代拓展
- 本文首先介绍了直肠癌前切除技术实施途径,其次分析了高位前切除、结肠一直肠吻合术;低位前切除、结肠一直肠吻合术等直肠癌前切除术式分类,然后分析了直肠前、后、侧系膜的理解和解剖,介绍了选择性侧方清扫法,分析了直肠裸化、肛管游...
- 屠世良
- 关键词:直肠癌临床疗效
- 复发直肠癌的治疗进展(幻灯片讲义)
- 随着相关学科的发展,直肠癌的治疗已从外科切除的单一模式转变为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外科技术的成熟和综合治疗手段的日益丰富,使直肠癌的外科切除率和肛门保存率显著上升,但进展期直肠癌总体5年生存率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善。远...
- 屠世良
- 文献传递
- 结直肠间质瘤12例临床病理分析
- 2007年
-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er,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但结直肠间质瘤却十分少见,约占GIST的10%。我院1995年6月至2003年6月手术治疗结直肠梭形或上皮样细胞间叶性肿瘤15例,经病理科重新阅片,按Miettinen等的分类诊断标准确诊。全部病例补行CD117、CD34免疫组化检测,部分病例加行平滑肌肌动蛋白(SMA)、结蛋白(Desmin)、S-100蛋白、波形蛋白(Vimentin)免疫组化检测,确诊为结直肠间质瘤12例,结直肠平滑肌肉瘤2例,直肠神经鞘瘤1例。现将12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如下。
- 郑伯安邓高里陈永伟屠世良董全进徐慧英
- 关键词:结直肠间质瘤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化检测平滑肌肌动蛋白S-100蛋白直肠平滑肌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