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文芳

作品数:52 被引量:144H指数:7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9篇农业科学
  • 5篇文化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2篇玉米
  • 10篇土壤
  • 9篇氮高效
  • 8篇氮效率
  • 5篇生物炭
  • 5篇高产
  • 5篇大豆
  • 4篇养分
  • 4篇杂交
  • 4篇杂交种
  • 4篇栽培
  • 4篇土壤养分
  • 4篇农业
  • 4篇超高产
  • 3篇东南
  • 3篇玉米大豆
  • 3篇玉米品种
  • 3篇玉米杂交
  • 3篇玉米杂交种
  • 3篇玉米自交系

机构

  • 51篇内蒙古农业大...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扎兰屯市农业...

作者

  • 51篇崔文芳
  • 19篇高聚林
  • 15篇陈静
  • 12篇于晓芳
  • 12篇王志刚
  • 12篇胡树平
  • 10篇王利平
  • 9篇鲁富宽
  • 9篇孙继颖
  • 9篇苏治军
  • 8篇胡云
  • 6篇秦德志
  • 6篇谢岷
  • 4篇秦德志
  • 4篇王志忠
  • 4篇高书晶
  • 4篇刘克礼
  • 4篇张清梅
  • 4篇李明
  • 3篇黄振刚

传媒

  • 5篇玉米科学
  • 3篇北方园艺
  • 3篇江苏农业科学
  • 3篇西南农业学报
  • 3篇职业技术
  • 2篇大豆科学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2篇内蒙古农业大...
  • 2篇中国园艺文摘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吉林农业科学
  • 1篇现代农业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作物杂志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南方农机

年份

  • 5篇2024
  • 5篇2023
  • 6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4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氮高效玉米根系构型及吸收特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从氮素吸收效率与利用效率角度,比较不同氮效率玉米根系特征差异,探讨玉米根系构型、土壤中空间分布与氮效率关系。根系构型、吸收功能及在土壤中空间分布与玉米氮效率密切相关。对氮高效玉米根系与氮素吸收的关系,氮高效玉米根系构型的特征及在土壤中的空间分布等进行阐述,表明氮高效玉米根系发达,吸收功能具有优势,且空间分布合理,在土壤深层分布较多,高活力持续期长,有利于延长功能叶片光合功能期,利于提高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
陈静马钦崔文芳秦德志王利平
关键词:玉米根系构型
有机肥/腐植酸和菌剂的化肥减量技术对甜糯玉米产量及土壤性质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为降低内蒙古平原灌区农业生产中氮肥用量且确保该区玉米持续绿色高产,开展了元泰丰BGF(Biogenic Gas and Fertilizer,简称BGF技术)有机肥/腐植酸和菌剂化肥减量技术对甜糯玉米产量及土壤性质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品种为主区,BGF有机肥及氮肥减量施用是副区,品种为金糯8号和金甜9号,副区为CK、有机肥1500 kg/hm^(2)(T1)、3000 kg/hm^(2)(T2)、4500 kg/hm^(2)(T3)、6000 kg/hm^(2)(T4),各处理比常规施氮量减量30%,施用量为纯氮210 kg/hm^(2)。【结果】BGF有机肥与腐植酸水溶液、菌剂的化肥减量技术对甜糯玉米产量、土壤养分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与对照相比,BGF有机肥与腐植酸水溶液、菌剂的化肥减量技术使金糯8号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均显著提高,分别提高50.94%~38.56%,5.45%~25.69%、6.97%~41.01%,29.94%~106.87%、2.60%~38.54%,全氮、全磷含量显著提高0.006~0.026、0.017~0.092个百分点;使金甜9号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显著提高6.98%~44.71%、3.19%~12.58%、4.66%~24.23%、37.85%~83.03%、4.41%~24.61%,全氮、全磷含量显著提高0.022~0.019、0.014~0.041个百分点,对糯玉米土壤性质改良效果优于甜玉米,适宜的用量能够显著增加糯玉米0~20 cm土层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和20~40 cm土层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的积累,而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多富集于0~20 cm土层。同时,BGF有机肥与腐植酸水溶液、菌剂的化肥减量技术使甜、糯玉米产量分别提高5.38%~19.25%、12.23%~29.30%。【结论】5个处理中,T1处理对甜糯玉米产量及土壤性质的改善最显著,因此,生产中1500 kg/hm^(2)为适宜的推荐用量。
陈静崔文芳鲁富宽胡云张升铁源凌勃
关键词:腐植酸菌剂化肥减量
秸秆还田对温室黄瓜根际土壤代谢和菌群的影响被引量:9
2020年
以日光温室黄瓜为试验材料,通过在作物定植前土壤秸秆粉碎还田、秸秆过腹还田、炭化还田的不同处理,研究其对作物根际土壤代谢物、细菌菌群结构变化的影响,探讨秸秆还田方式影响作物根际代谢变化规律及其内在机制。试验结果表明,3种秸秆还田方式均可显著提高黄瓜根际3-(4-羟基苯基)丙基-2-烯酸,20-三氢氧化白三烯-B4、甘草黄素等阴离子代谢物含量以及腺苷、氯氮平氮氧化物、焦脱镁叶绿酸A、酰基肉毒碱、溶血磷脂酰乙醇胺、溶菌酶、溶血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等阳离子代谢物含量,均可明显提高放线菌门和拟杆菌门比例,降低酸杆菌门比例。根际土壤中酸杆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绿弯菌门、拟杆菌门比例与许多代谢物显著正相关或负相关,部分代谢物对微生物菌群生长有一定的促进或抑制作用。综合来看,秸秆粉碎还田处理对根际代谢和菌群的影响和变化最大,效果优于其他处理。
陈静胡云崔文芳
关键词:黄瓜秸秆还田温室
高职院校网络辅助课堂教学的应用和探讨——以《植物与植物生理》课程为例被引量:1
2017年
针对高职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的现状,通过网络辅助课堂教学体系的构建,使网络辅助教学真正融入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学能力,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崔文芳
关键词:高职院校
玉米自交系氮效率基因型差异分析被引量:17
2013年
对27个玉米自交系材料分高产氮高效型、高产氮低效型、低产氮高效型、低产氮低效型4种氮效率类型,对其氮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高氮和低氮条件下,对氮效率的贡献均以利用效率大于吸收效率,是氮效率差异的主要决定因素。高产氮高效型基因型在高氮和低氮条件下氮效率均最高,高氮条件下氮效率平均比高产氮低效型、低产氮高效型、低产氮低效型高10.85%、122.52%、60.04%;低氮条件下高74.06%、100.34%、175.57%。高氮条件下的玉米氮效率低于低氮条件下的氮效率。
崔文芳高聚林王志刚崔超胡树平于晓芳孙继颖苏治军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氮利用效率
一种肥料袋封口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肥料袋封口机,包括传送带、封口机、电动推杆、夹持棒、滑轨滑块、压缩弹簧、减震弹簧;通过在传送带两侧安装滑轨滑块,滑块上安装带有电动推杆的夹持棒,可在控制装置控制下将装好肥料的肥料袋口下方夹紧使其出现封...
崔文芳陈静胡云
文献传递
一种土壤取样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壤取样器,包括握杆、取土钻、螺旋杆、旋转套筒、取土环刀、螺旋杆座、支撑座;通过将取土钻与螺旋杆相连,在取样时,下压握杆,旋转套筒驱使螺旋杆带动取土钻进行旋转,操作简便,取样快捷;取土钻周围带有无盖取...
崔文芳陈静胡云
文献传递
大兴安岭东南麓旱作丘陵区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灰色关联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隶属岭东南旱作丘陵区的扎兰屯市、阿荣旗、莫旗的农业生产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化肥施用量、年降雨量、粮食单产是影响该区种植业总产值的主要因素;畜牧业和林业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较大,种植业仍是经济发展的主体部门;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但仍存在不合理的现象。
崔文芳高聚林刘克礼张秀梅王建明王金波黄振刚呼茹霞赵红岩
职业教育中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途径被引量:5
2019年
目前职业教育所关注的"工匠精神",是为了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新人才观而提出的。文章对在职业教育大学生中培养和弘扬"工匠精神"的必要性和培养途径进行了阐述,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角度介绍培养"工匠精神"的有效途径。
崔文芳严海欧陈静秦德志王利平
关键词:职业教育
玉米大豆不同间作系统光合特性与产量边际效应被引量:1
2023年
为明确内蒙古河套灌区间作模式的边际效应及该区域本土化玉米大豆间作技术模式,在滴灌条件下,设置4种间作技术模式(行比为2∶3、2∶4、4∶3、4∶4(T2∶3、T2∶4、T4∶3、T4∶4)),以玉米大豆单作为对照,对光合特性变化规律、种间竞争力及边际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单作与间作玉米叶片叶绿素SPAD及氮质量比总体表现为大喇叭口期达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进入灌浆期又出现一小高峰,此时,T2∶3模式叶绿素SPAD及氮质量比与单作差异均不显著,大喇叭口期,分别较单作下降0.91%、5.07%,灌浆期,较单作分别提高5.09%、5.17%,且净光合速率均于吐丝期达到峰值,但T2∶3较单作下降缓慢,其它模式的特点是峰值低,出现早(大喇叭口期),降得快。T2∶3模式与单作大豆叶片叶绿素SPAD和氮质量比均在开花期达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鼓粒期又出现一小高峰,结荚期与鼓粒期,T2∶3模式SPAD较单作分别提高2.32%、5.11%,氮质量比分别提高2.34%、5.77%,且净光合速率峰值出现晚(鼓粒期),其它模式峰值出现早,降得快,尤其T2∶4、T4∶3、T4∶4模式的中行更显著。因此,间作群体花后光合功能稳定期长是关键,是发挥间作优势的重要原因。仅T2∶3模式土地当量比大于1,达到1.38,且大豆的相对拥挤系数大于玉米,间作大豆侵占力、竞争比率均大于玉米,T2∶3具有明显的间作优势和竞争力,大豆相对产量增长大于玉米,是竞争优势种。T2∶3模式的玉米、大豆产量最高,分别为9 705、2 265 kg/hm~2,占系统产量的81.08%、18.92%。T4∶4模式的玉米产量与叶绿素SPAD、净光合速率具有显著的边际优势,而大豆仅光合速率表现边际优势,T2∶3模式的中行大豆具有光合优势。综上,T2∶3模式是内蒙古河套灌区适宜的间作技术模式。
崔文芳秦德志陈静刘剑严海鸥秦丽
关键词:玉米大豆间作种间竞争力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