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易坤
- 作品数:45 被引量:126H指数:7
- 供职机构:绵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重型颅脑损伤22例开颅术后B超监测的临床价值
- 1993年
- 1991年1月至1992年7月。
- 胡家正崔易坤米宁熊玉纯徐义富蒋永明汪素军赵开银余秀华吴益琼
- 关键词:颅脑损伤开颅术超声波监测
- 前路手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一例
- 2011年
-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16岁。因“腰部侧凸畸形多年、伴腰痛1年”于2010年2月至我科就诊。患者幼年时家长发现左侧腰部包块,随年龄增长逐渐明显。近1年来久坐及久站后出现腰部胀痛不适,不伴双下肢疼痛、麻木、乏力等。无心肺功能障碍及智力发育障碍。检查:腰段脊柱向左侧凸,无明显双肩不平、
- 宋晋刚王鹏飞崔易坤赵兵尹振宇黄海锋
- 关键词:先天性脊柱侧凸手术治疗前路智力发育障碍心肺功能障碍双下肢疼痛腰段脊柱
- 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5月-2010年12月,选择3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伤椎及相邻上下椎体。其中男28例,女10例;年龄21~65岁,平均36.5岁。骨折部位:胸8 1例,胸9 2例,胸10 4例,胸11 8例,胸12 7例,腰1 10例,腰2 4例,腰3 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7 d,平均4.5 d。对患者手术前后椎体高度、矢状面后凸Cobb角、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变化等指标进行测量并随访。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38例获随访12~18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均获得骨性融合,无钉棒断裂、无死亡或神经损伤加重患者。术后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X线片复查示伤椎高度恢复达90%以上,外形正常;CT复查示椎管内有效矢状径恢复满意,椎管前方无明显骨性压迫,伤椎椎体骨愈合良好。术后1、12个月时伤椎前、后缘高度及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12个月随访椎体高度无丢失。结论经伤椎椎弓根钉复位、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节段少、脊柱稳定性好、能有效矫正及预防脊柱后凸畸形等优点。
- 宋晋刚苗艳崔易坤尹振宇黄海锋赵兵
-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椎弓根钉内固定
- 影像临床工作站CT三维重建入钉点设计在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置钉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影像临床工作站CT三维重建入钉点设计在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置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2015年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下颈椎疾病患者25例,依据术前是否进行入钉点设计分为A组12例和B组13例。A组患者按照常规解剖标志及术前CT轴位片目测内倾角度置钉,B组患者根据影像临床工作站颈椎CT三维重建结果及入钉点设计置钉。比较两组患者置钉数及置钉准确率。结果 A组患者共置入椎弓根螺钉56枚,置钉准确率为87.5%(49/56);B组患者共置入椎弓根螺钉66枚,置钉准确率为93.9%(62/66)。B组患者置钉准确率高于A组(P<0.05)。结论影像临床工作站CT三维重建入钉点设计在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置钉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提高椎弓根螺钉置入准确率。
- 羊刚毅崔易坤
- 关键词:颈椎CT三维重建椎弓根螺钉
- 椎体间内固定钉与胸腰椎前路手术
- 1999年
- 冯应树王传龙崔易坤康小平
- 关键词:脊椎外伤椎体钉胸腰椎前路手术
- 5·12地震灾害伤病员转运经验总结被引量:1
- 2008年
-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绵阳市所属北川、平武、安县、江油、三台、梓潼、涪城区、游仙区及周边县、区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地震灾害。尤其是北川。整座县城在顷刻之间被摧毁。数万群众受伤、被埋或死亡。地震发生之后。我院作为绵阳市最大的一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立即承担了绵阳灾区伤病员的主要救治任务。
- 何晓芸马春华雷茂林崔易坤赵东青羊刚毅
- 关键词:地震灾害伤病员转运大地震
- 腰椎结核后路病灶清除双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研究经后路腰椎结核一期病灶清除及双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于腰椎结核治疗的可行性及疗效分析。方法 2010年6月~2015年11月,纳入研究的21例腰椎结核患者均为单间隙病变,累及两椎体。男13例,女8例;年龄23~58岁,平均42.9岁。L_(2/3)椎结核4例,L_(3/4)椎结核9例,L_(4/5)椎结核5例,L5/S1椎结核3例。21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腰部疼痛,伴潮热、盗汗13例,体重下降11例,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9例,术前均行腰椎X线、CT扫描及MRI检查,经2~3周抗结核治疗后,后路一期病灶清除及双钛网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 21例患者经过12~36月(平均16月)随访,结核无复发,腰部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本组病例术后经病理或微生物学检查确诊。红细胞沉降率5.6个月(3~9个月)恢复正常,VAS评分、ODI评分及病椎Cobb′s角较术前改善,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术后1月与末次随访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片示无内固定松动、移位等并发症,至末次随访,20例植骨融合。结论在有效抗结核药物治疗下,一期后路腰椎结核病灶清除、双钛网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结核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 赵兵崔易坤尹振宇羊刚毅宋晋刚
- 关键词:腰椎结核病灶清除后路手术
- 80岁以上老年脊柱结核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的近期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80岁以上高龄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以提高病员生存质量。方法通过对2011~2012年本院80岁以上老年脊柱结核患者中,采取手术治疗(A组,n=9例)与保守治疗(B组,n=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两组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治疗前后脊髓神经功能分级(ASIA分级)及治疗后恢复速度(治疗1个月下床活动人数;治疗3个月下床活动人数;治疗3个月后血沉正常人数;治疗3个月后CRP正常人数)。结果术中及在院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发生。手术治疗组的VAS评分、脊髓神经功能分级及恢复速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完善的围手术期管理及合理的术式选择情况下,大于80岁的高龄脊柱结核患者仍然可以选择手术治疗,能有效的提高病员的生存质量及满意率。
- 黄海锋崔易坤尹振宇宋晋刚赵兵赵贵能
- 关键词:脊柱结核手术治疗高龄
- 侧前路双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前路双钉棒内固定系统在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09年10月,对37例胸腰段脊柱结核病人行经侧前路病灶清除、减压、植骨、双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其中3个椎体破坏塌陷6例,2个椎体12例,1个椎体19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后凸畸形。术前抗结核治疗2-4周。侧前路彻底清除病灶,撑开矫正后凸畸形,减压后行植骨,侧前路双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后继续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1-1.5年。结果:37例患者随访12-36个月,平均18个月。患者均腰背部疼痛消失,植骨融合,后凸畸形得到矫正。结论:侧前路双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既能彻底清除病灶,充分减压,又能矫正畸形、有效重建脊柱稳定性,防止神经损害,在治疗胸腰椎脊柱结核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宋晋刚崔易坤尹振宇苗艳黄海峰赵兵
- 关键词:脊柱结核植骨钉棒系统内固定
- 急性脊柱脊髓损伤合并肠穿孔2例报告
- 2005年
- 肠穿孔(或肠破裂)在脊柱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发生率并不高[1]:腹胀既是空腔脏器穿孔的重要表现,也是脊柱脊髓损伤后的临床症状之一.这让脊柱损伤合并空腔脏器穿孔常被延迟诊断或漏诊.2002~2004年,作者收治2例,报告如下.
- 罗发明尹振宇黄海峰崔易坤
- 关键词:脊柱脊髓损伤肠穿孔空腔脏器穿孔急性脊柱损伤肠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