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庄岳鹏

作品数:51 被引量:144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农科院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福建省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血清
  • 8篇肝炎
  • 7篇蛋白
  • 7篇肝病
  • 6篇血浆
  • 6篇细胞
  • 6篇纤维化
  • 6篇肝纤维化
  • 5篇肿瘤
  • 4篇氧化氮
  • 4篇一氧化氮
  • 4篇游离核酸
  • 4篇孕妇
  • 4篇孕妇血
  • 4篇孕妇血浆
  • 4篇胎儿
  • 4篇侵入性
  • 4篇核酸
  • 4篇非侵入性
  • 4篇肝癌

机构

  • 33篇解放军第18...
  • 10篇南京军区福州...
  • 5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福州总医院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福州市传染病...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1篇庄岳鹏
  • 14篇兰风华
  • 14篇王崇国
  • 7篇张纯瑜
  • 6篇缪松毅
  • 6篇张启华
  • 6篇王水良
  • 6篇潘兴南
  • 5篇赵桂梅
  • 4篇许正锯
  • 4篇杨红
  • 3篇洪迎迎
  • 3篇卢昆林
  • 3篇凌月明
  • 3篇陈丽娟
  • 3篇王志红
  • 2篇黄梁浒
  • 2篇芮磊
  • 2篇赵婉婷
  • 2篇王秋菊

传媒

  • 7篇中国优生与遗...
  • 7篇临床军医杂志
  • 4篇临床检验杂志
  • 3篇标记免疫分析...
  • 3篇实用肝脏病杂...
  • 2篇临床肝胆病杂...
  • 2篇中西医结合肝...
  • 2篇福州总医院学...
  • 2篇中国检验医学...
  • 2篇第十届全军检...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Journa...
  • 1篇肿瘤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国男科学杂...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肝脏病杂志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7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94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载体的RNA干扰介导人核受体hLRH-1表达稳定抑制肝癌细胞BEL-7402的基因表达谱分析(英文)
2006年
为建立一hLRH-1表达稳定抑制的细胞系,我们构建了hLRH-1基因靶向的稳定RNA干涉载体(pSineohLRH-1)并导入肝细胞癌细胞BEL-7402。通过半定量RT-PCR分析发现,携有pSineohLRH-1的BEL-7402细胞其hLRH-1基因mRNA的表达抑制率达60%。此外,微阵列法基因表达谱分析结果表明,与未干涉的对照细胞相比,包括一些肿瘤相关的基因如Gadd45β和PTEN在内的405个基因在hLRH-1基因表达稳定下调的BEL-7402细胞中呈明显的表达差异,意示hLRH-1具比已知更为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尽管hLRH-1与这些差异表达基因的确切关系尚有待进一步的实验探究,我们的发现仍为hLRH-1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可能的作用机制的揭示提供了新的线索。
王水良兰风华庄岳鹏李慧忠黄梁浒郑德柱曾健董荔红朱忠勇傅继梁
关键词:基因表达谱RNA干扰
多项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2000年
目的 :探讨血清甲胎蛋白 (AFP)、唾液酸 (SA )、α- L -岩藻糖苷酶 (AFU )及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 )各项标志物在肝病患者中对 PHC的诊断价值及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 :对 2 2 6例肝病患者血清中各项标志物的水平进行检测并对阳性率进行计算。结果 :各种标志物诊断 PHC的敏感性为 AFU(93.2 % ) >TGF- β1 (80 .0 % ) >AFP(72 .9% ) >SA(6 7.8% ) ,特异性为 SA(94.6 % ) >AFP(83.8% ) >TGF- β1 (82 .0 % ) >AFU(79.0 % ) ,联合 4项检测可将阳性率提高到 96 .6 %。结论 :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 PHC尤其是 AFP阴性
庄岳鹏王崇国张纯瑜
关键词:唾液酸原发性肝癌血清学诊断AFUTGF-Β
高速离心对不同血脂水平血清电解质检测结果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高速离心对不同血脂水平血清电解质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三酰甘油正常水平、轻度升高、中度升高、重度升高血清共125例,采用TBA120FR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高速离心前和高速离心后的血清电解质K^+、Na^+、Cl^-、Ca^(2+)、P、Mg、Fe的浓度。结果三酰甘油正常水平、轻度及中度升高血清高速离心前后各电解质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酰甘油重度升高血清高速离心前后,血清K^+的检测结果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Na^+、Cl^-、Ca^(2+)、P、Mg、F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速离心对各种三酰甘油水平的血清K^+检测无影响,但对三酰甘油重度升高的血清Na^+、Cl^-、Ca^(2+)、P、Mg、Fe检测有影响,重度脂血升高可能对这些项目存在干扰。
黄珍珍姜明建程凌利车思思方超兰庄岳鹏
关键词:脂浊脂血血清电解质
羊水、脐血和母血一氧化氮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1998年
为了探讨一氧化氮(NO)在正常妊娠妇女羊水、脐血和母血中的含量及其生理作用,我们采用NO间接比色测定法对正常中期妊娠50例,正常足月妊娠60例的羊水、脐血和母血的NO含量进行测定比较。结果显示,中期妊娠组羊水、脐血及母血的NO含量均大于足月妊娠组(P<0.01),中期妊娠组与足月妊娠组各组间羊水、脐血和母血的NO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我们认为,妊娠期NO合成增加对维持正常妊娠具有重要意义。
卢昆林庄岳鹏洪迎迎缪松毅徐明霞
关键词:一氧化氮中期妊娠足月妊娠脐血母血羊水
循环游离核酸的检测及临床应用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游离核酸的检测作为一种有效的微创性诊断手段,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取得较大的研究进展,其用于临床疾病诊断的范围不断扩大.大量研究表明,游离核酸与肿瘤、妊娠相关性疾病、自身免疫病、移植排斥反应、创伤...
庄岳鹏兰风华
关键词:游离核酸疾病诊断恶性肿瘤
文献传递
抗高血压药致逆行射精1例被引量:2
2014年
逆行射精发病率低,临床少见,但易误诊。本院收治1例因服用抗高血压药致逆行射精的患者,现予报道。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2岁,因“婚后两年余未育”就诊。患者2011年7月结婚,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正常性生活,但其妻一直未孕。患者曾于2012年2月在当地计生部门体检,精液常规示:精子计数:60×109/L,(A+B)级为55%,精液量2.9mL,酸碱度(pH)为7.5,液化时间30min,精子形态正常,瞩其注意健康合理作息和饮食,少抽烟喝酒。为求进一步诊治,于2013年5月首次就诊我院,行精液常规检查示:精子计数:0×109/L,量0.7 mL。鉴于与计生部门检查结果相差甚大,建议其隔周复查精液后再行诊疗。
董翠莲杜丕波庄岳鹏
关键词:射精抗高血压药利血平
大黄单用或联合治疗肝炎、肝硬化的基础与临床系列研究
黄以群林珍辉许正锯纪树梅王崇国庄岳鹏杨红张启华
该组从肝组织学、免疫组化、细胞因子及血清学等多项指标来探讨大黄保肝、消除黄疸、抗病毒及抗肝纤维化的疗效及作用机理;证明大黄具有明显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可能与抑制TGF-β的活性有关;提出大黄联合熊去氧胆酸、促肝细胞生长素治...
关键词: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肝纤维化
血清淀粉样蛋白A、白蛋白水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病程漫长,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占全球死亡病因第4位,COPD近年发病率及病死率不断升高,常因细菌或病毒感染等急性加重[1⁃2]。COPD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s of COPD,AECOPD)多发于老年群体,易反复发作,吸氧、抗感染、全身糖皮质激素等是临床治疗AECOPD的常用措施,虽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存时间,但病死率仍处于较高水平,部分患者预后不佳[3⁃4]。
王建福颜双凤庄岳鹏王晓东
关键词:血清淀粉样蛋白A白蛋白
以siRNA表达载体介导的RNA干涉法建立人细胞色素b5还原酶缺陷的细胞模型
NADH-细胞色素b5还原酶(简称b5R)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氧化还原酶类,以胞浆可溶型和膜结合型两种形式存在于体内。b5R基因突变将导致隐性先天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RCM)。 本课题利用RNA干涉(RNAi)技术,...
庄岳鹏
关键词:高铁血红蛋白血症RNA干涉技术细胞模型
文献传递
一起死亡事故中难辨尸体的个体基因识别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对某地一起死亡事故中难辨认尸体进行个体基因识别。方法从遇难者尸体取深部肌肉和软骨组织少许。对部分组织进行常规病理检查。从尸体组织提取基因组DNA,采用荧光多重PCR技术,扩增尸体基因组DNA的16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基因座。将遇难者STR基因型与父母的STR基因型进行比对,确定遇难者的家庭归属。结果常规病理检查示部分肌肉组织结构完全破坏,但软骨组织结构尚完整。肌肉组织基因组DNA的凝胶电泳呈3种类型:基本无降解、部分降解、完全降解。只有部分肌肉组织DNA可用于确定STR基因型,所有软骨的DNA样本均可用于STR-PCR。结论以STR基因型分析为基础的亲子鉴定技术是确定事故遇难者身份的有效方法。对腐烂尸体的STR分析而言,尸体软骨组织是首选。
兰风华郑德柱黄梁浒柯龙凤涂向东程烽王志红王水良张朵庄岳鹏董荔红
关键词:DNA指纹法DNA聚合酶链反应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