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应锦河

作品数:52 被引量:206H指数:8
供职机构:丽水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丽水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8篇专利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6篇关节
  • 15篇关节镜
  • 12篇骨折
  • 11篇韧带
  • 8篇手术
  • 7篇膝关节
  • 7篇交叉韧带
  • 7篇股骨
  • 6篇前交叉韧带
  • 5篇髋关节
  • 4篇置换术
  • 4篇韧带损伤
  • 4篇髋关节置换
  • 4篇关节置换
  • 4篇钢板
  • 3篇入路
  • 3篇术后
  • 3篇术前
  • 3篇全髋
  • 3篇全髋关节

机构

  • 50篇丽水市中心医...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湖州市中心医...
  • 1篇台州市第一人...
  • 1篇华市人民医院
  • 1篇浙江萧山医院

作者

  • 52篇应锦河
  • 20篇郑荣宗
  • 20篇吴伟东
  • 8篇徐欢
  • 7篇吕国强
  • 6篇刘云建
  • 5篇吕剑敏
  • 5篇林蔚
  • 4篇吴大华
  • 3篇吴泉州
  • 3篇兰树华
  • 2篇黄淑明
  • 2篇柳育健
  • 2篇吴凌峰
  • 1篇潘水章
  • 1篇吴晓光
  • 1篇李炜
  • 1篇李霞
  • 1篇罗斌
  • 1篇陈国方

传媒

  • 9篇中国骨与关节...
  • 3篇中国骨伤
  • 3篇温州医学院学...
  • 3篇中华全科医学
  • 2篇临床骨科杂志
  • 2篇中医正骨
  • 2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浙江实用医学
  • 1篇实用手外科杂...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浙江省医学会...
  • 1篇2013中国...

年份

  • 5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0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股骨颈骨折术前牵引下X线评价对选择切开复位的意义
2008年
应锦河吕国强
关键词:X线
一期关节镜下重建交叉韧带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一期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ACL)及后交叉韧带(PCL)的疗效。方法一期在关节镜下联合重建11例患者ACL及PCL,并修补其它膝关节结构。评估患者术后并发症、膝关节活动度,使用Lysholm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 11例均获随访,时间12~36个月。10例可满足日常生活,1例轻度关节僵硬并仍诉膝关节疼痛、不稳感。1例腓总神经损伤感觉运动基本恢复。主动关节活动度:术前平均78.6°±10.3°,术后平均121.0°±10.5°;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术前平均37.5分±5.3分,术后平均82.5分±6.3分。结论一期在关节镜下联合重建ACL及PCL、修补其它膝关节结构治疗创伤性膝关节脱位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吴伟东郑荣宗应锦河
关键词:膝关节脱位关节镜检查
自制骨隧道扩张器在同种异体肌腱移植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自制骨隧道扩张器行同种异体肌腱移植术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自制骨隧道扩张器行同种异体肌腱移植术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8例,男6例,女2例;年龄20~63岁,中位数39.5岁;左侧4...
徐欢应锦河郑荣宗
关键词:膝损伤前交叉韧带重建
文献传递
甲下外生骨疣2例
2004年
应锦河刘云建
关键词:甲下外生骨疣病理诊断骨软骨瘤X片
2例髌韧带断裂手术失败原因分析和对策被引量:4
2003年
应锦河刘云建
关键词:髌韧带断裂手术膝关节
Endobutton钢板联合挤压钉重建前交叉韧带35例临床研究
2019年
目的观察Endobutton钢板联合挤压钉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以35例患者为对象,对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及关节活动度进行评分。结果手术前后, Lysholm评分、关节活动度、IKDC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P<0.05。结论该重建手术及方法对保护前交叉韧带,消除肿胀,缓解疼痛,预防膝关节僵硬、粘连有益,临床效果显著。
陈建龙应锦河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
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肘关节恐怖三联征15例临床资料,均为闭合骨折,急诊手法复位,肘后石膏托固定。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同时修复副韧带,术后早期功能锻...
吴伟东吕剑敏郑荣宗应锦河
关键词: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手术治疗
文献传递
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 比较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DAA)与后外侧入路(PLA)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本院住院行全髋关节置换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AA组(40例)和PLA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相关指标、髋关节影像学指标、髋关节功能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与PLA组比较,DAA组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短,手术失血量少,术后停止使用助行器早、术后1个月步频快和10米步行测试所用时间短,P<0.05;但两组的手术时长、术后初次下床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DAA组术后1 d、3 d、5 d、1周及1个月VAS评分以及术后血清CRP、肌酸激酶(CK)数值明显低于PLA组,P<0.05。DAA组术后1周、1、3个月HHS评分明显高于PLA组,P<0.05;但两组术后6、12个月HHS评分以及术后1月两组的髋臼外展角、前倾角、双股骨偏心距差和双下肢肢体长度差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比PLA,侧卧位DAA行THA创伤更小、功能恢复更快、早期临床疗效更佳,该术式不需要特殊手术床及手术器械等,手术体位更符合大多数骨科医师的习惯,值得在基层医院应用和推广。
吴伟东郑翔吴大华应锦河刘瑶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侧卧位后外侧入路
脊柱退行性变患者围手术期D-二聚体的变化及其对深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讨脊柱退行性变围手术期D-二聚体的变化情况及其对深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浙江萧山医院骨科2013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手术治疗的脊柱退变性疾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深静脉血栓栓塞症分为观察组(深静脉血栓栓塞症组)和对照组(无深静脉血栓栓塞症组),测定血浆D-二聚体水平,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1 d、术后3 d、术后7 d血浆D-二聚体水平(1.76±0.23)μg/ml、(2.32±0.41)μg/ml、(1.67±0.35)μg/ml;(1.28±0.31)μg/ml、(1.26±0.27)μg/ml、(1.31±0.23)μg/ml均高于术前(0.68±0.14)μg/ml;(0.74±0.15)μg/ml(P>0.05);2组术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d、术后3 d和术后7 d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水平诊断深静脉血栓栓塞症的ROC曲线结果显示:诊断截断值为1.17μg/ml,ROC曲线下面积为0.928,95%可信区间下限为0.890,上限为0.966。以D-二聚体≥1.17μg/ml为深静脉血栓栓塞症阳性,D-二聚体<1.17μg/ml为深静脉血栓栓塞症阴性诊断深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灵敏度为92.9%,特异度为79.1%,误诊率为20.9%,漏诊率为7.1%,总符合率为13.0%+68.0%=81.0%,Youden指数为72.0%,阳性预测值为41.9%,阴性预测值为98.6%。结论脊柱退行性变患者术后D-二聚体水平升高,D-二聚体水平对深静脉血栓栓塞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杨志华李青冯健陈国方应锦河
关键词:脊柱退行性变D-二聚体
单侧固定联合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5年以上随访的疗效评价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 :评价单侧固定联合经椎间孔椎间融合(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5年以上随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7年3月至2009年10月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治疗的24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34~68岁,平均52岁。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术前、术后疼痛情况,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疗效,通过影像学测量不同部位椎间隙高度,并评估末次随访时椎体间融合情况,观察相关并发症。结果:24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访5~8年,平均6.7年。VAS腰痛评分由术前的7.82±0.71下降到末次随访时的1.87±0.81(P〈0.05),VAS腿痛评分由术前的8.42±1.24下降到末次随访时的2.23±1.62(P〈0.05)。ODI由术前的(53.42±8.26)%下降到末次随访时的(12.45±7.67)%(P〈0.05)。术后手术节段不同部位的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提高(P〈0.05),但是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较术后3个月相比下降(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手术侧椎间隙高度与对侧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末次随访时手术对侧椎间隙高度丢失程度较大。末次随访时椎体间总融合率为95.8%。通过影像学检查相邻节段退变发生率为45.8%,多裂肌纤维化发生率为8.3%。未发现继发性脊柱侧弯,cage移位及螺钉松动、断裂等情况。结论: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单侧固定联合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作为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5年以上随访疗效满意。但是单侧固定存在手术侧椎间隙高度的丢失及相邻节段退变等问题,需进一步临床研究去证实。
王翀应锦河谢盼盼吴晓光
关键词:腰椎脊柱融合术单侧椎弓根螺钉退行性疾病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