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庞维强

作品数:115 被引量:576H指数:15
供职机构: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预研基金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基础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8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6篇航空宇航科学...
  • 29篇兵器科学与技...
  • 14篇一般工业技术
  • 12篇化学工程
  • 9篇理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74篇推进剂
  • 31篇固体推进剂
  • 18篇纳米
  • 18篇富燃料推进剂
  • 16篇物理化学
  • 12篇
  • 12篇催化
  • 10篇燃速
  • 10篇催化剂
  • 9篇团聚
  • 9篇硼粉
  • 9篇燃烧
  • 9篇燃烧性能
  • 8篇铝粉
  • 8篇纳米金属
  • 8篇复合固体推进...
  • 8篇复合推进剂
  • 8篇包覆
  • 7篇感度
  • 6篇动力学

机构

  • 98篇西安近代化学...
  • 24篇西北工业大学
  • 4篇南京理工大学
  • 2篇第二炮兵工程...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四川航天川南...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米兰理工大学
  • 1篇西安思源学院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西北勘测设计...
  • 1篇西安航天信息...
  • 1篇中国航空工业...
  • 1篇中国兵器工业...
  • 1篇西安航天化学...

作者

  • 115篇庞维强
  • 50篇樊学忠
  • 39篇胥会祥
  • 23篇李勇宏
  • 18篇赵凤起
  • 18篇张教强
  • 13篇王可
  • 11篇国际英
  • 11篇石小兵
  • 11篇李焕
  • 10篇李洋
  • 9篇蔚红建
  • 8篇谢五喜
  • 8篇付小龙
  • 8篇王国强
  • 8篇李军强
  • 8篇张伟
  • 7篇廖林泉
  • 7篇冉秀伦
  • 7篇邓重清

传媒

  • 26篇火炸药学报
  • 17篇固体火箭技术
  • 11篇含能材料
  • 11篇化学推进剂与...
  • 7篇兵器装备工程...
  • 3篇纳米科技
  • 2篇化学工业与工...
  • 2篇飞航导弹
  • 2篇装备环境工程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化学分析计量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化学与粘合
  • 1篇纤维复合材料
  • 1篇宇航计测技术
  • 1篇安徽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胶粘剂
  • 1篇化工进展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机械科学与技...

年份

  • 1篇2025
  • 9篇2024
  • 3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7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5
  • 4篇2014
  • 10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10篇2010
  • 11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6篇2006
  • 12篇2005
1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硼镁复合粉的特性及对富燃料推进剂燃速特性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采用扫描电镜(SEM)、激光粒度分布仪、pH酸度计和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手段,分析了硼镁复合粉的物化特性,用HAAKE流变仪测试了硼镁复合粉与HTPB混合形成悬浮液的流变特性,并研究了含硼镁复合粉富燃料推进剂的燃烧性能。结果表明,硼镁复合粉的密度较无定形硼粉的稍有减小,其与水形成悬浊液的pH值显中性,与HTPB粘合剂形成悬浮液的屈服值和表观粘度较小,且随剪切速率的增加,悬浮液体系的表观粘度最终趋于平缓,含硼镁复合粉的富燃料推进剂在0.5~3 MPa的燃速压强指数较含硼富燃料推进剂的提高0.05,燃烧热值增加2.81%。
庞维强樊学忠胥会祥张伟蔚红建李勇宏
关键词:材料化学物化特性
新型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催化剂和碳纳米管是燃料电池最关键的材料之一。本文介绍了纳米催化剂和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分析了纳米催化剂和碳纳米管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状况。认为,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先进的纳米材料必将会推动燃料电池的迅猛发展。
庞维强张教强
关键词:燃料电池纳米催化剂纳米碳管纳米材料
团聚硼对富燃料推进剂燃速的影响被引量:18
2006年
通过调节黏合剂种类和团聚工艺,采用于法硼团聚工艺制取球形度良好、粒径为0.105~0.19mm的团聚硼粒子,并制得硼质量分数32%、热值约32MJ/kg、工艺性能良好的含硼富燃料推进剂;采用靶线法测试含硼富燃推进剂的燃速及压强指数,并测试不同AP粒度级配、镁铝合金粒径以及团聚硼粒径对富燃推进剂燃速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小AP粒度及团聚硼粒径、增加超细AP含量和固体组分含量,可大大改善含硼富燃推进剂的燃烧性能。而镁铝合金粒径对推进剂的燃烧性能基本没有影响。
庞维强张教强胡松启党建波国际英
关键词:燃烧化学含硼富燃料推进剂燃速
纳米金属粉在火炸药中应用进展被引量:28
2011年
高活性、高热值纳米金属粉的应用是提高火炸药产品性能的重要途径。综述了纳米金属粉对推进剂、凝聚相炸药、云爆炸药、铝热剂的性能提高作用,总结了纳米金属粉的几种改性方法,如纳米金属/聚合物复合、纳米金属/炭复合、小分子助剂表面包覆、高分子聚合物表面接枝、气相沉积、颗粒微观整形等,指出了纳米金属粉应用研究的重点方向:纳米硼粉、纳米锆粉、复合纳米铝粉。
胥会祥李兴文赵凤起庞维强贾申利莫红军
关键词:军事化学纳米金属粉火炸药表面改性
PLS纳米阻燃复合材料的制备、应用及技术展望被引量:1
2006年
随着纳米高新技术发展,聚合物/层状硅酸盐(PLS)近年来发展较快,对其研究已引起广泛关注。在介绍PLS纳米阻燃复合材料的阻燃机理和主要制备方法的基础上,总结了其主要应用状况,展望了PLS纳米阻燃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指出绿色阻燃技术将是纳米阻燃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将来必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庞维强王斌
关键词:阻燃纳米复合材料
非致命武器在反恐中的应用进展及发展趋势被引量:11
2009年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非致命武器越来越显得其重要。本文综述了非致命武器的相关概念,总结了非致命武器在反恐中的应用状况,并展望了非致命武器在未来的发展趋势。认为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发展使人员战斗力丧失的失能性武器,主要是物理型、化学型的非致命性武器。
庞维强樊学忠
关键词:非致命武器反恐
NC/TMETN粘合体系的MD模拟被引量:4
2019年
为研究三羟甲基乙烷三硝酸酯(TMETN)替代硝化甘油(NG)对复合改性双基推进剂性能影响,设计了一系列不同质量比硝化棉(NC)/TMETN粘结体系,并使用分子动力学研究其作用效果,最终性能最佳体系与同质量比NC/NG体系对比,主要结论如下,NC和TMETN质量比为1∶0.667时,体系密度增加幅度最大、力学性能最好、回转半径最大且两者间氢键作用最强,表明该质量比下TMETN对NC增塑效果最佳,且优于同质量比NG,但该体系韧性最差并弱于NC/NG体系;各NC/TMETN体系引发键键长相差不大,表明TMETN质量分数对体系感度影响不大,需研究其他组分影响;质量比为1∶0.667时,NC/TMETN体系体膨胀系数均大于NC/NG体系,两体系的热膨胀能力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王可李焕付小龙张亚俊李军强庞维强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力学性能
P(BAMO/AMMO)及其粘结体系力学性能的MD模拟被引量:3
2021年
基于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在328、298、233 K时设计的5种不同单体摩尔比的P(BAMO/AMMO)的力学性能、P(BAMO/AMMO)分别与不同质量比Bu-NENA或TMETN组成的粘合体系的力学性能以及P(BAMO/AMMO)对HMX安全性能的影响。298 K时,5种P(BAMO/AMMO)的密度为1.135~1.172 g/cm^(3),且P(BAMO/AMMO)5为最大(BAMO与AMMO摩尔比为3∶1);当BAMO与AMMO摩尔比为2∶1时,对应P(BAMO/AMMO)4的力学性能在3种温度下均为最好;相对于TMETN,Bu-NENA与5种P(BAMO/AMMO)相容性更好,但Bu-NENA对P(BAMO/AMMO)聚合物的增塑效果均较差,而除P(BAMO/AMMO)4外,TMETN在较多的特定质量分数下,均可改善P(BAMO/AMMO)聚合物力学性能,增塑效果较Bu-NENA好。5种P(BAMO/AMMO)粘结剂均能改善HMX安全性,其中当BAMO与AMMO摩尔比例为3∶1时,降感效果最好。
王可李焕赵昱刘运飞胥会祥张超李军强樊学忠庞维强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力学性能安全性能
卡托辛和亚铬酸铜对HTPB复合固体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20年
设计了以卡托辛和亚铬酸铜为燃速催化剂的HTPB/AP/Al复合固体推进剂,研究两种催化剂以及两种催化剂复配对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同时调节AP粒度级配研究其对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卡托辛在3~22 MPa的宽压力平台下可以提高燃速,高压段增幅最大为28.7%,卡托辛含量从0增加到1.0%时,压力指数从0.35降到0.20。卡托辛和亚铬酸铜不同配比降低压力指数的作用不同,卡托辛对燃速的催化效果优于亚铬酸铜。细粒度AP增加使燃速大幅增加,但超过25%后压力指数也有所增加。
李焕李洋范红杰付小龙庞维强王可刘春
关键词:复合固体推进剂燃烧性能燃速催化剂
叠氮聚醚推进剂低温黏弹特性及其冲击损伤行为被引量:3
2019年
为考察叠氮聚醚推进剂在点火过程中低温和高频加载下的瞬态黏弹性及其受冲击损伤特性,通过建立模量主曲线分析了不同配方推进剂在低温和高频加载下的黏弹特性,并采用冲击加载试验研究其在低温冲击载荷下的损伤行为。结果表明,随着加载频率升高,叠氮聚醚推进剂黏弹性质明显改变,高弹态向玻璃态转变的临界温度(Tc)移向高温;推进剂配方在-40℃和103Hz的冲击加载条件下,玻璃化转变温度在-42.4、-46.7和-50.8℃的3个配方,其Tc分别为-29.1、-34.9和-38.2℃;推进剂基体由高弹态转变为玻璃态,2J冲击能量下可以通过X射线微层析成像技术(X-μCT)观察到药柱结构中高氯酸铵(AP)晶体出现严重破损,其破损裂纹与处于玻璃态基体裂纹贯通扩大,进而引起试样宏观断裂;而在-20℃和103Hz作用下时,处于高弹态的配方在冲击作用下只观察到AP晶体出现微裂纹。
胡义文胡义文宋秀铎宋秀铎王江宁王江宁庞维强
关键词:物理化学临界温度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