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晓明 作品数:83 被引量:504 H指数:13 供职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农业科学 经济管理 生物学 更多>>
中国典型湿地生态系统的固碳价值研究 2024年 为探讨我国不同湿地生态系统类型固碳价值的分异特点及其在总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的占比规律,探讨湿地生态系统固碳价值的影响因素,以我国典型内陆和滨海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2011年Landsat TM 5遥感影像分析和前期研究,系统梳理了其固碳价值和分异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内陆湿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的年固碳价值为1400~43360元/hm^(2),最高值在太湖湿地,其次是若尔盖湿地(19990元/hm^(2)),最低值在白洋淀湿地;固碳价值在总服务价值的占比最高的是四川若尔盖湿地(10.08%),占比不足1%的有贵州草海湿地、湖南洞庭湖湿地、河北白洋淀湿地、新疆博斯腾湖湿地、青海青海湖。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的年固碳价值为3711.50~6448.00元/hm^(2),平均4880.57元/hm^(2),固碳价值在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占比(最低为10.72%,平均值为13.19%)明显高于内陆湿地。研究结果可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管理提供支撑。 翟夏杰 崔丽娟 李伟 李伟 李伟 康晓明关键词:湿地 固碳 生态系统服务 排水对沼泽湿地碳通量和碳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2018年 沼泽湿地是全球重要的碳库,排水是沼泽湿地面临的主要人类活动干扰,排水后水位的改变引起沼泽湿地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的变化,进而对碳收支产生影响.基于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和筛选65组数据(包括25组CO2通量、18组CH4通量和22组碳储量数据),综述国内外排水对沼泽湿地碳通量和碳储量影响的研究.研究发现排水使沼泽湿地CH4与CO2通量改变,改变的幅度与湿地生态系统类型、排水时间及排水强度等因素有关.排水后CH4的排放通量降低了29%-75%.CO2通量的不同组分响应不同:排水后生态系统呼吸增加了10.9%.120%;总初级生产力的响应有很大的差异,可能升高也可能降低;净初级生产力有变化但不显著;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多为显著降低,变化幅度为1.8%-290.4%.排水对碳储量的影响更间接,多数研究表明排水后土壤碳储量显著降低,植被碳储量的变化不一致,与湿地类型和排水后的利用方式有关,存在不确定性.已有研究多以某一特定排水时间或排水强度的实验研究为主,未来应加强不同排水强度对碳通量和碳储量的影响研究,研究方法上要将控制实验、野外调查与模型模拟研究相结合,以深入理解排水对湿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影响,为湿地保护和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颜亮 张骁栋 张骁栋 李勇 吴海东 康晓明关键词:排水 沼泽湿地 CO2通量 CH4通量 土壤碳储量 一种水力传播的湿地植物种子捕获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一种水力传播的湿地植物种子捕获装置及方法”,属于生态工程技术领域。所述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浮力基座和至少1个锥形网罩;所述锥形网罩为底面开放的锥形结构,其锥面上布设有若干网孔;所述网孔上设置有可供水和植物种... 李伟 窦志国 崔丽娟 康晓明 张骁栋 王燕 李春义 赵欣胜 胡宇坤 徐慧博 蔡杨文献传递 笼屉式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模拟装置及湿地模拟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笼屉式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模拟装置及湿地模拟方法,属于湿地研究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叠合安装的多个基质柱(1);所述基质柱(1)为一端开口的容器状柱体;所述基质柱靠近底面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出水管(2);所述基... 崔丽娟 李凯 李伟 张亚琼 雷茵茹 康晓明 赵欣胜文献传递 基于能值代数的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评价去重复性计算 被引量:9 2016年 在对生态系统服务进行评价时,重复计算一直是困扰学者们的一个难题。目前大部分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方法都集中于将服务进行简单的分类后,通过经济学的方法计算和评估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而生态系统服务的产生、传输、消费和再生产其实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将其生硬的分类进行评估,势必会对结果的精确度造成影响,如果不能正确地去除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中重复计算的部分,会使评估结果的可信度降低。本文通过建立能值流动流程图,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间"分离、反馈、共产物"这三个基本机制进行整体性的预先分析,将计算结果与未经预先分析的计算结果对比,得到结果误差范围为12%~38%。研究表明,经过对系统的预先分析,可以有效地去除重复性计算所带来的误差,使评价的结果更加精确。 李凯 崔丽娟 李伟 康晓明 康晓明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 降水频率和强度改变对青藏高原高寒湿地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 2024年 近年来降水模式从高频低强度逐步向低频高强度转变已成为青藏高原高寒湿地气候变化的重要特征,了解降水模式变化对真菌群落的影响对于深入理解高寒湿地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以若尔盖降水模式变化长期野外控制实验平台为依托,基于ITS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和FunGuild数据库,分析不同降水模式变化强度下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组成和功能特征,构建真菌共现网络.研究发现,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在中度降水模式变化下达到峰值,这同土壤pH与真菌多样性之间显著负相关有关(r=-0.80--0.57).降水模式变化下,真菌门水平上的优势群落相对丰度发生改变,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从群落功能上来看,降水模式变化对腐生营养型真菌群落的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重度降水模式变化下真菌群落网络结构松散,复杂性降低,而中度降水模式变化促进了真菌群落网络规模的扩大和复杂性的提高,该结果支持了“中度干扰假说”.本研究从新的角度揭示了湿地微生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机制,可丰富对复杂气候变化事件生态效应的理解.(图5表2参52) 张克柔 王欢 丁菊花 杨澳 牛阅川 庄伟荣 俞晓舜 安苗苗 康晓明关键词:高寒湿地 真菌多样性 极端干旱对若尔盖高原泥炭地生态系统CO_2通量的影响 被引量:5 2017年 采用野外控制试验和静态箱法,研究极端干旱事件对若尔盖高原泥炭地净生态系统二氧化碳交换(net ecosystem CO_2 exchange,NEE)、生态系统呼吸(ecosystem respiration,R_e)和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的影响及其响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极端干旱显著降低若尔盖高原泥炭地生态系统的NEE、R_e和GPP(P<0.05),导致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减弱,而温度(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SWC)是若尔盖高原泥炭地碳收支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在对照处理(CK)和极端干旱处理(D)中,NEE、R_e和GPP与空气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极端干旱减弱NEE、R_e和GPP对空气温度变化的敏感性。表层土壤温度与NEE、R_e和GPP的相关性高于深层土壤温度与NEE、R_e和GPP的相关性。分析5 cm土壤温度与NEE和R_e的相关关系。极端干旱减弱NEE对5 cm土壤温度的敏感性,增强R_e对5cm土壤温度的敏感性。若尔盖高原泥炭地生态系统NEE、R_e和GPP与土壤含水量显著正相关(P<0.05),而极端干旱对土壤全碳、全氮和有机碳的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 张远 郝彦宾 崔丽娟 李伟 张骁栋 张骁栋 张曼胤 李林峰 杨思关键词:泥炭地 碳通量 土壤含水量 一种野外原位土柱电动取样装置 本发明涉及土壤取样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野外原位土柱电动取样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设置有电机,所述安装板的底部通过轴承座连接有空心钻杆,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安装板与空心钻杆相连接,所述空心钻杆内侧的顶部设置有卸... 闫钟清 康晓明 康恩泽 汪晓东 李勇 张克柔 王金枝 张骁栋 颜亮 李猛文献传递 吉林省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被引量:8 2019年 为科学评估吉林省湿地生态系统最终服务价值,在遥感调查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生态经济学方法,针对吉林省湿地特点建立吉林省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指标体系和方法体系,以小班为单位估算吉林省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显示,吉林省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2 161.93亿元,湿地提供的平均价值为12.71万元/hm^2,其中供给服务功能的价值为436.46亿元,占总价值的20.19%,调节服务功能价值为1 116.64亿元,占总价值的51.65%,支持服务功能价值为417.64亿元,占总价值的19.32%,文化服务功能价值为191.19亿元,占总价值的8.84%,反映出吉林省湿地在发挥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兼具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马琼芳 燕红 李伟 赵欣胜 康晓明 李伟东 孙丽关键词:湿地 生态系统 一种生物炭改良湿地土壤碳减排的方法 一种生物炭改良湿地土壤碳减排的方法,通过热解炉快速热解(600℃)芦苇秸秆获得芦苇和互花米草生物炭;基于室内培养的方式,验证了不同芦苇和互花米草生物炭添加剂量对土壤当中三种主要温室气体(CO<Sub>2</Sub>、CH... 康晓明 闫钟清 王金枝 李勇 张骁栋 颜亮 张克柔 李猛 康恩泽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