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恒

作品数:7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篇译述
  • 1篇哲学
  • 1篇证法
  • 1篇知识
  • 1篇知识分子
  • 1篇知识学
  • 1篇中国现代知识...
  • 1篇中国语境
  • 1篇中国知识分子
  • 1篇塞亚
  • 1篇识学
  • 1篇释学
  • 1篇思潮
  • 1篇藤泽秀行
  • 1篇年文化
  • 1篇棋道
  • 1篇启蒙
  • 1篇青年
  • 1篇全面抗战
  • 1篇文化

机构

  • 7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作者

  • 7篇廖恒
  • 1篇刘洋
  • 1篇邓建华

传媒

  • 3篇中国图书评论
  • 3篇中外文化与文...
  • 1篇湘潭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精神之为世界与历史——中国语境中的诠释与实践
2015年
精神史是西学东渐的一支,对中国学术而言,其意义在于试图开辟一条基于精神自性的文明对话的可能途径。本文对《逃向世界》所作的中国精神史研究进行了简要概括,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精神史的范围、视野、效用,并结合中国学术史对变局中的精神实践进行了诠释。
廖恒
关键词:精神史
戏剧,哲学与政治——布莱希特的辩证法被引量:1
2016年
作为传统戏剧的革命者和现代戏剧的奠基人,布莱希特的艺术家身份总是与德国、欧洲、东亚的历史进程与政治情境紧密勾连,呈现出异常复杂的面相。布莱希特的戏剧一般被称为叙事剧或史诗剧,而他自己直到晚年,仍在强调一种"哲学的戏剧",并直接命名为辩证剧。阿尔都塞认为,布莱希特的哲学在于用戏剧占据一个政治位置,这个说法的表面性在于:没有厘清布莱希特的核心思路——辩证法。这一源自马克思哲学和中国《易经》、《老子》的思维形态贯穿并主导着他的戏剧、哲学和政治行为,使三者构成一个相互促成的动态性整体:由此着眼,布莱希特在复杂的历史和政治情境中才能成为可理解的形象。
廖恒邓建华
知识学的价值内核——对先师余虹先生《文学知识学》的精神性解读
2011年
余先生的知识学建构并不采信一种强调"客观"或"价值中立"的研究进路,而是关注作为精神性活动的文学在人的生存语境中的价值建构。知识学的论述体现了余先生的一贯用心,其断裂处更凸显了中国学人的时代命运。
廖恒
启蒙与历史意识——《孤寂百年》中的现代性难题
2016年
雷颐教授新出的《孤寂百年: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十二论》集中论述了近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立身行事和心迹关怀,透过个案展示了百年来跌宕浩大的历史景象,带出许多极富讨论价值的话题。由于这段历史本身的广度和深度,该书挑选的人物显然是有选择和意图的,大致可以从政治、社会、文化三个层面理解。百年历史的最大变局当然是政治,如容闳先后参与保国会、立宪运动、孙中山革命,梁启超的国家观和政体论,丁文江对新式独裁、民族主义、自由主义关系的剖析,瞿秋白的身后命运等;
廖恒
关键词:历史意识孤寂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中国知识分子立宪运动
“华化西学”:青年贺麟的黑格尔译述
2015年
一、贺麟的“化西”之志1936年是进入全面抗战的前一年,是年,力倡精神抗战的贺麟作为黑格尔的译介者声名鹊起,其移译的开尔德(E.Caird,1835—1908)《黑格尔》、鲁一士(J.Royce,1855—1916,今译乔塞亚·罗伊斯)《黑格尔学述》先后面世。
廖恒
关键词:译述青年西学全面抗战塞亚
游戏中的共在——人机对弈的解释学被引量:1
2016年
一、胜负读书的时候常常只能在报纸上看看围棋的新闻,每当有大高手出世,标题就会是:"谁来抗衡曹旋风(薰铉)",或者"聂旋风(卫平)横扫中日围棋擂台赛"。如果说人类高手的势头是旋风,阿尔法狗横空出世刮起的就是飓风了,与二十年前深蓝战胜卡斯帕罗夫相比,李世石的败落更让人震惊,在围棋界的眼里,深蓝只是一台会"计算"的机器,但这种依靠穷举法的蛮力是无法在围棋上得逞的。棋盘十九路纵横,
廖恒刘洋
关键词:李世石武宫正树藤泽秀行解释学棋道
现代性,海德格尔与四十年文化思潮--以韩少功为中心的一种刻画
2018年
作为作家、译者、《天涯》杂志主编,韩少功的三重身份使其成为当代中国文化界的独特样本,在多年的创作、翻译、办刊中,韩少功在文学—思想、传统—现代、左—右等多重张力中不断寻求和调整自身的位置,其选择既有强烈的个人色彩,更与中国四十年来文化思潮的风云变幻休戚相关,由之可以形成"文革"后中国现代性思潮的独特刻画,尤其是韩少功与1980年代以来中国海德格尔热的隐秘关联——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思考中国现代性建构的良善方案。
廖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