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斌

作品数:12 被引量:51H指数:5
供职机构:茂名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茂名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甲状腺
  • 4篇切除
  • 4篇切除术
  • 4篇结节
  • 3篇手术
  • 3篇全切
  • 3篇全切除
  • 3篇全切除术
  • 3篇甲状腺全切
  • 3篇甲状腺全切除
  • 3篇甲状腺全切除...
  • 3篇超声
  • 3篇超声引导
  • 3篇穿刺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硬化
  • 2篇动脉硬化闭塞
  • 2篇动脉硬化闭塞...
  • 2篇血管
  • 2篇手术中

机构

  • 12篇茂名市人民医...

作者

  • 12篇廖斌
  • 6篇张瑞广
  • 3篇林春玲
  • 3篇周东怀
  • 2篇黄友清
  • 1篇黄智勇
  • 1篇李梁瑜
  • 1篇黄其文
  • 1篇莫慧

传媒

  • 2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当代医学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的效果及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分析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的效果及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茂名市人民医院2020年2月-2021年3月收治的78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参照组(采用常规甲状腺结节切除术,39例)与研究组(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39例),对比两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手术前后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FT_(3)、FT_(4)水平高于参照组,TSH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可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对甲状腺功能影响较小,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廖斌
关键词:甲状腺良性结节甲状腺功能促甲状腺激素
血管成形术联合置管溶栓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血管成形术联合置管溶栓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血管开通率、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本院接收的67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33例)和研究组(34例)。常规组采用血管成形术治疗,而研究组采用血管成形术联合置管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的血管开通率、治疗前后足背动脉搏动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血管开通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同时,研究组的趾肱指数(TBI)、踝肱指数(ABI)、足背动脉血流量均高于常规组(P<0.05);而研究组的穿刺点出血、血肿发生率与常规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采用血管成形术联合置管溶栓治疗,能有效提高血管开通率,改善其足背动脉搏动,且无明显并发症增加。
廖斌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成形术置管溶栓足背动脉搏动
核素显像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探讨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99mTcO4-核素显像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诊断的价值。方法91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入院后均行99mTcO4-核素显像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及联合检查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91例患者,病理检出146个甲状腺结节,其中恶性结节33个(22.60%),良性结节113个(77.40%)。核素显像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66.67%、85.84%、57.89%、89.81%、81.51%,剪切波弹性成像分别为81.82%、86.73%、64.29%、94.23%、85.62%,核素显像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分别为84.85%、93.81%、80.00%、95.50%、91.78%。三种诊断方式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核素显像与剪切波弹性成像、剪切波弹性成像与核素显像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的阳性预测值、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核素显像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阳性预测值、准确率均高于核素显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99mTcO4-核素显像和剪切波弹性成像两种影像学检查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各有优势,两者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诊断效能。
莫慧吴绍峰廖斌黄其文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良恶性
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损伤的预防及治疗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手术中甲状旁腺损伤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甲状腺手术中发生甲状旁腺损伤导致低钙抽搐的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在经过诊治后,不良症状消失,血钙水平达到正常标准;1例患者症状消失,但血钙水平仍未达到正常标准。结论:临床治疗中,需要将甲状腺手术中致甲状旁腺损伤重点放置在预防上,针对出现损伤的患者,应当指导患者正确服用钙剂和维生素D,并指导患者在饮食和运动上调节。促进患者机体恢复。
张瑞广廖斌林春玲
关键词:甲状腺切除术甲状旁腺损伤低钙抽搐
超声引导下经皮甲状腺结节穿刺热消融治疗的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热消融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疗效,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随机将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5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分为观察组(26例,应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热消融治疗)、对照组(26例,应用常规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2. 31%)和对照组(96. 15%)无显著差异,P> 0. 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5. 24±2. 23) d]短于对照组[(8. 69±2. 61) d],且并发症发生率(19. 23%)低于对照组(46. 15%),P <0. 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热消融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效果较佳,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
罗文高黄友清廖斌
关键词:超声经皮穿刺热消融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探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研究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在该院进行甲状腺手术的200例患者进行研究,200例患者中显露喉返神经患者49例,未显露喉返神经患者151例,统计所有患者发生喉返神经的几率。结果 20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共发生4例喉返神经损伤,发生几率为2.00%,其中不暴露喉返神经的手术方式发生损伤几率为0.66%,暴露喉返神经的手术方式损伤几率为6.12%,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喉返神经的解剖部位复杂,所以在进行甲状腺手术时,注意喉返神经的解剖部位,术中小心操作,有助于减少喉返神经的损伤几率。
张瑞广廖斌林春玲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损伤
甲状腺全切除术与次全切除术在双侧甲状腺多发结节治疗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在双侧甲状腺多发结节治疗中甲状腺全切除术与次全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62例双侧甲状腺多发结节患者,根据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全切组及次全切组,各31例。全切组接受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次全切组接受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全切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长于次全切组,甲状旁腺显露率高于次全切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喉返神经显露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切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45%,与次全切组的9.6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切组复发率为0,低于次全切组的16.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全切除术与次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甲状腺多发结节近期疗效基本一致,均能保障手术安全,但是甲状腺全切除术能够降低术后复发率,远期效果较次全切除术更明显,值得广泛应用。
周东怀张瑞广廖斌林永波
关键词:甲状腺全切除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超声引导下腘静脉穿刺治疗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腘静脉穿刺治疗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3月收治的88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采用双色球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外周静脉滴注尿激酶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经腘静脉穿刺,置入溶栓导管,经导管持续灌注尿激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肿胀消退时间与住院时间、临床效果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肿胀消退时间为(6.33±2.14)d,住院时间为(8.04±2.37)d,对照组患者肿胀消退时间为(9.18±2.62)d,住院时间为(12.55±3.1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为81.8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7%,对照组为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腘静脉穿刺治疗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较好,可缩短患者肿胀消退时间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黄友清廖斌李梁瑜黄智勇
关键词:超声引导下肢静脉血栓
甲状腺全切除术中对甲状旁腺特异性附着脂肪进行保护的临床和解剖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析甲状腺全切除术中对甲状旁腺特异性附着脂肪进行保护的临床特征以及解剖特点。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接受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患者50例,术前实施超声检查,术中分析高清图像,术后实施病理检查,以对甲状旁腺微血管结构的分布来源以及特异性附着脂肪的特点进行记录。另外术中应用甲状旁腺特异性附着脂肪保护技术,分析手术前后血磷、血钙、甲状旁腺素的变化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70.7±35.6)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0.3±10.6)m L;77.42%的甲状旁腺具有特异性附着脂肪结构;术后1个月血磷、血钙、甲状旁腺素水平结果为(1.26±0.25)mmo L/L、(2.20±0.14)mmo L/L、(30±16)ng/L,术前为(1.27±0.20)mmol/L、(2.23±0.10)mmol/L、(39±17)ng/L。结论甲状腺全切除术中通过特异性附着脂肪保护技术的应用,能够对甲状旁腺的正常微血管结构及其功能给予更有效保护,降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
周东怀张瑞广廖斌林永波
关键词:甲状腺全切除术甲状旁腺
纳米碳示踪技术对甲状腺癌术中降低甲状旁腺误切率影响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甲状腺癌为临床较为常见肿瘤,包含未分化癌、乳头状癌、滤泡癌和髓样癌,其转移的途径以淋巴为主,另外还有血运及腺内转移[1]。随着医疗水平不断提高,甲状腺癌的手术方式已由甲状腺次全切除发展为甲状腺全切除术。扩大手术可最大限度把患者肿瘤组织切除,使肿瘤转移率下降,但患者术后感染、甲状旁腺的功能衰退、再出血、双侧或者单侧喉返神经受损等一些并发症没有下降,
周东怀张瑞广廖斌林永波
关键词:甲状腺癌示踪技术纳米碳甲状腺全切除术甲状腺次全切除未分化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