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新 作品数:17 被引量:28 H指数:3 供职机构: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6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NAG检测 1995年 6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NAG检测杨微波,陈镇英,张俊新,韦嘉,徐家贵,段勇,王玉明,张秋霞本文对我院1994年初住院及门诊病毒性肝炎患者60例检测血清NAG值,与55名正常成人作对比,并探讨NAG值与临床症状、体征及某些化验指标的关系。病毒性肝炎的... 杨微波 陈镇英 张俊新 韦嘉 徐家贵 段勇 王玉明 张秋霞关键词:病毒性肝炎 氨基葡萄糖苷酶 拉米夫定联合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9例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评价乙肝疫苗联合抗病毒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寻找更有效的CHB治疗方案.方法:79例CHB患者随机分成拉米夫定治疗组(A组,n=40)和拉米夫定联合乙肝疫苗治疗组(B组,n=39),A组采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B组除口服拉米扶定外,自第13wk开始,加乙肝疫苗20μg皮下注射,每2wk1次,共用12次.结果:治疗52wk时,联合治疗组HbeAg+CHB患者血清ALT水平正常转化率显著高于单独拉米夫定治疗组(93.3%vs78.1%,P=0.026);治疗24wk时,联合治疗组HbeAg+病例HBV DNA转阴率明显高于单独使用拉米扶定组(93.3%vs43.8%,P<0.05),52wk时差异仍具有显著性(93.3%vs68.8%,P=0.021),但在HBeAg-病例中,两组间HBV DNA转阴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间HbeAg+病例HbeAg血清学转化或消失、以及HbeAg-病例ALT和HBV DNA血清学转化率之间无明显差异.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拉米扶定联合乙肝疫苗是治疗CHB安全有效的方案,治疗期间可以提高ALT正常转化率和HBV DNA血清学转化率,特别是对于HBeAg+患者更有意义. 张俊新 郎佳凤 刘燕南关键词:乙肝疫苗 慢性乙型肝炎 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内HDAg及临床研究 2002年 目的 了解本地区乙型肝炎病人肝组织中HDAg检出状况 ,探索丁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 78例乙型肝炎病人肝组织中HDAg ,并对阳性者进行追踪随访 ,结果 共检出HDAg阳性 11例 (14.1% ) ,病理诊断均为慢性肝炎。随访 8例 ,死亡 2例 ,3例病情仍有活动 ,3例病情稳定。结论 本地区乙型肝炎病人肝组织中HDV检出率较高 。 李成芸 张俊新 顾秀华 黄翠轩 高连相关键词:丁型肝炎病毒 免疫组化染色 病毒性肝炎中TTV检测及临床特点初探 2000年 李成芸 谢宏琼 牛英 张俊新 顾秀华关键词:病毒性肝炎 TTV-DNA 聚合酶链反应 TTV肝炎4例报道 1999年 虽然已经发现了甲、乙、丙、丁、戊、庚型肝炎病毒,为大多数肝炎患者找到了病原学依据,但仍有相当一部分输血后及散发性肝炎患者不能用现有检测方法检出病毒学标志,提示尚存在其他肝炎病毒.1997年,日本学者Nishizawa和Okamoto率先报道了TTV可致病毒性?.. 张俊新 李成芸 晁春梅 高连相 顾秀华关键词:TTV DNA 病毒性肝炎 聚合酶链反应 丙型肝炎的临床与血清学的初步研究 1992年 近20年来国内外只能凭借排除法诊断非甲非乙型肝炎(NANB)。1990年4月第七届国际病毒性肝炎和肝病会议,才正式将病毒性肝炎分为甲、乙、丙、丁、戊五型,分别由五种不同的病毒(HAV、HBV、HCV、HDV、HEV)引起。 唐宝璋 黄梦玲 韦嘉 张俊新 董静中 刘光裕关键词:丙型肝炎 昆明地区静脉吸毒人群及血液透析病人HGV感染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昆明地区静脉吸毒人群及血液透析病人中HGV感染状况,探讨与HGV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材料和方法:观察组为静脉注射海洛因成瘾者103例,长期血液透析病人93例;对照组为健康人48例及无血液透析史10例.采用PCR... 李成芸 蒙婕 顾秀华 杨永梅 张俊新 牛英文献传递 云南2721例肝病患者中四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初步分析 1993年 本文采用ELISA法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肝病患者2721例血清和45例肝组织标本不同的肝炎病毒感染标志。血清标本检测了抗-HAV-IgM、抗-HCV、五项HBVM(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肝组织标本检测HDAg。结果证实我省存在有甲、乙、丙和丁四型病毒性肝炎。 唐宝璋 黄梦玲 董静中 王秀霞 汤文辉 张俊新 谢宏群 王晋云 马永福 李桂萍关键词:肝炎病毒 病原学 病毒性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236例肝组织病理分析 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不同HBeAg状态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方法以236例在我院做过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肝活检)、ALT<2倍正常值上限(upperlimit of normal,ULN)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HBeAg阳性组123例,HBeAg阴性组113例,各组所有病例按年龄段分为3组:年龄<30岁组,30~40岁组,≥40岁组。分析不同年龄段不同HBeAg状态与肝组织病理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的关系。结果相同HBeAg状态患者,年龄越大,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越重;相同年龄段,HBeAg阴性患者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重。结论HBeAg阴性、高年龄段(≥40岁)、ALT<2×ULN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病理改变程度较重。这些患者若无条件行肝活检,可以考虑直接抗病毒治疗。 范晶华 戴虹 高柳青 张一凤 陈红英 张俊新关键词:HBEAG 乙型肝炎 35例流行性出血热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999年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以鼠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范围广泛,临床表现复杂,易误诊。现将本组病例临床表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为我院传染科1985~1997年收治的EHF病人,符合《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制定的诊断标准〔1〕... 张俊新 晁春梅 李昆忠 万崇华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