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35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39篇沙棘
  • 7篇育种
  • 6篇杂交
  • 5篇植物
  • 5篇沙棘叶
  • 4篇育种研究
  • 4篇中国沙棘
  • 4篇根瘤
  • 4篇表皮毛
  • 3篇杂交育种
  • 3篇沙棘根系
  • 3篇生态
  • 3篇细胞
  • 3篇先锋植物
  • 3篇结瘤
  • 3篇克隆
  • 3篇克隆植物
  • 3篇果汁
  • 3篇干旱
  • 2篇新梢

机构

  • 43篇山西大学
  • 13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中国科学院成...
  • 1篇河北省农林科...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渭南师范学院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榆林学院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山西省水利厅
  • 1篇晋中职业技术...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43篇张吉科
  • 21篇张小民
  • 19篇林美珍
  • 14篇金争平
  • 13篇温秀凤
  • 5篇王云丽
  • 4篇王岚
  • 3篇顾玉凯
  • 2篇张丽萍
  • 2篇李晓玲
  • 2篇田沁阳
  • 2篇申旭燕
  • 2篇金晓弟
  • 2篇吕荣森
  • 2篇张晓龙
  • 1篇贾建明
  • 1篇黄铨
  • 1篇艾海舰
  • 1篇赵赓
  • 1篇姜同海

传媒

  • 25篇国际沙棘研究...
  • 9篇沙棘
  • 1篇林业科学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中国科协20...
  • 1篇中国作物栽培...

年份

  • 6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7
  • 2篇1996
  • 3篇1995
  • 1篇1988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沙棘根系与功能Ⅰ——根系分化与分工被引量:11
2005年
沙棘根系由于遗传发育、环境诱导和功能分化,其组成分为4个部分:1.匍匐水平根(Ⅰ、Ⅱ级次生粗根),其功能是萌生根出条、共生结瘤和周皮分化为贮水组织。2.丛状须根(Ⅲ、Ⅳ级次生毛根),其功能是吸收营养和熟化改造土壤。水平根粗壮、分枝庞大、株间相连、交错纵横,组成了地下根群网的主体,须根常常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丛状毛根群;活根以分泌物固土,死根培肥。它们的重量比约为9:1,但它们的面积比确为6.5:3.5,表明Ⅲ级以下的须根更为活跃和发达。3.根出条(根蘖苗),无性繁殖,扩大种群,占领新的生境;又以克隆生理整合作用行为,在濒危生境中基株与分株间资源共享,风险自担,实现了在资源匮乏条件下生长发育和对逆境的抗性。4.共生体根瘤,通过固氮,不仅实现了碳-氮两个重要代谢体系的有机连接,而且起到了培肥改土作用,从而创建和扩大了在荒漠、干旱与半干旱环境中生存能力。可见,沙棘双重生态型功能的先锋表现,在极大程度上是依赖了根系的高度分化与分功而实现的。
王岚张小民林美珍张吉科
关键词:沙棘生态型根系克隆植物
当前我国沙棘食品、药品研发中应重视解决的几个问题
2007年
通过文献调研,结合我国沙棘开发利用的现状,对沙棘食品药品研发中应该重视解决的8大问题进行了综述,提出了相应的思路和技术路线。
张吉科林美珍张小民
关键词:沙棘食品药品
沙棘药用研发的回顾与展望被引量:11
2004年
沙棘是一种独特的药食同源植物 ,它具有广泛而显著的药理功效。沙棘至今在我国药用开发中显得落后和滞后。沙棘药用研发现代化 ,当前应走“中药西做”的途径 ,最终应走分子药学开发道路。应建立多个国家与企业为主体的药用研发平台 ,用产业链将研发与生产有机的组合起来。采用现代高新科学技术 ,包括分子药学技术 ,在沙棘药用研发中 ,要依据、充实、创新和发展中医药理论 ,研发出具有理论与应用特色 ,疗效靶点稳定而显著 ,毒副作用小 ,质控指标明确 ,工艺剂型包装先进 ,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种新型药物 ,推向国内外药物市场。建议当前沙棘全株药物研发的重点应放在 :心脑血管疾病和偏瘫 ;抗炎消炎和妇科疾病 ;消化道疾病和儿童厌食症 ;抗癌及其辅助治疗药物 ;古今秘验方的二次开发等。
张吉科林美珍
关键词:沙棘药理作用
不同提取溶剂与时间对沙棘叶某些成分含量的比较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将沙棘叶粉碎,在料液比为1:20,提取温度60℃的相同条件下,分别用水和60%乙醇连续3次提取沙棘叶,每次提取2h。研究了沙棘叶中茶多酚、儿茶素、芦丁、槲皮素和维生素 C的提取量和提取率。结果表明,除茶多酚外,醇提优于水提。连续3次提取优于一次提取。沙棘叶细胞中这5种成分,按极性大小,溶出量和溶出速率是:儿茶素>茶多酚>芦丁≈维生素c>槲皮素。它们在沙棘叶中的含量,茶多酚(包括儿茶素)含量最多,其次是黄酮类(芦丁和槲皮素)和维生素C。茶多酚的含量高于黄酮和维生素C10倍以上。而芦丁的含量又高于槲皮素约4.3~4.5倍。
张吉科林美珍张小民王云丽
关键词:沙棘叶提取率茶多酚儿茶素芦丁槲皮素
沙棘雌花幼果的形态发育及数量特征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沙棘雌花属单性花和不完全花,花序在结果枝上成螺旋状排列,属无限花序、总状花序。沙棘的花芽可分为3种:纯花芽、混合芽和营养芽。沙棘花序的花朵数量有较大差别,品种间也存在着较大差异,中雌沙棘中下段最多,杂雌优10号、54号中下段较少。沙棘每朵雌花的子房为单室,子房上位,1心皮,1室,1胚珠,当传粉受精后,子房发育形成肉质的果实,子房壁形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果皮坚硬,内含1粒种子,珠被发育为种皮,所以沙棘的果实是真果而不是假果。
金争平张吉科温秀凤
关键词:沙棘雌花花芽
论沙棘根系与功能Ⅱ——Frankia菌侵染和结瘤被引量:13
2006年
沙棘属于放线菌结瘤植物,其根瘤起源和侧根具有同源性。组成根瘤的最基本单位是瘤瓣,瘤瓣顶端分生组织被Frankia菌新侵染后,以二分叉分裂可形成下一级两个新的瘤瓣,以此方法逐次、逐年分裂,形成了珊瑚状瘤块。瘤块是多年生的。根瘤的发生与形成是宿主与Frankia菌特异性高度相容的结果。在根瘤中Frankia菌的菌体具有多型性,分为菌丝,泡囊(是固氮的场所)和休眠体的拟类菌体、冬孢子和新发现的春孢子。沙棘所以称谓先锋植物的原因之一,就是有了共生体根瘤,才能在严酷生境中具备了广泛的生态效应和抗逆性。
张小民王岚林美珍张吉科
关键词:沙棘根瘤FRANKIA菌生态效应
沙棘叶速溶茶及制作方法
一种沙棘叶速溶茶,是用沙棘叶的水提取物经干燥、调制而成的沙棘速溶茶粉。沙棘叶速溶茶的制作方法是将沙棘叶经杀青、揉捻和炒干,再经过加沸水浸泡、提取、过滤、浓缩、干燥、调制和成型加工的过程。产品既可直接饮用,又可与水果汁、糖...
张小民田沁阳张吉科张丽萍李晓玲金晓弟林建亚张晓龙
文献传递
HPLC法测定桑叶和沙棘叶中科罗索酸的含量被引量:8
2014年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桑叶和沙棘叶中科罗索酸含量,为桑叶和沙棘叶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科学依据。色谱条件:Epic C18(4.6mm×405mm,5μm)色谱柱。在流动相甲醇:0.2磷酸(V/V)为82:18;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16nm;柱温为30℃条件下测定桑叶和沙棘叶中科罗索酸含量。结果表明,科罗索酸在0.0406~0.4872m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1.12%,相对标准偏差为1.074%(n=6)。HPLC法用于检测桑叶、沙棘叶中科罗索酸含量,简便易行、结果准确、重复性好。
吴哲李小玉田晓东张璐张琼姝王斌张吉科林美珍张小民
关键词:科罗索酸桑叶沙棘叶HPLC
果叶两用沙棘选优研究
2014年
从中国沙棘优良类型无性系和杂交沙棘优良单株无性系中,以果产量、叶产量、新梢刺、果营养成分、叶营养成分指标综合评价,初步选出了6个果叶两用型优良沙棘:"杂优1号"、"杂优12号"、"杂优10号"、"杂优54号"、"建平橘红"、"蛮汗山红"。
金争平温秀凤张吉科
关键词:沙棘叶产量
沙棘“生态经济育种”研究Ⅳ——干旱对沙棘杂种源库关系的生理学调节被引量:2
2011年
在鄂尔多斯半干旱地区,杂交沙棘高产株的优势,表现在表型指标:新梢数、果枝数、百叶重、单叶面积、总叶面积、果实数、百果重和果产量都明显高于中、低产株。生理指标:果实脱落率最低、果/叶比系数最小、净光合效率和日进程都最高、水分利用效率也高。高产株杂种优势的实质,是能自我调节、合理分配源(叶)与库(果)间物质流和能量流的结果,显示了高产株杂种在重组基因优势上能较好的适应恶劣的生态条件。
金争平张吉科温秀凤
关键词:沙棘杂种气孔导度蒸腾速率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