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哲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中文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合作作者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艺术
  • 2篇历史地理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2篇演出
  • 1篇演出习俗
  • 1篇音乐
  • 1篇肉傀儡
  • 1篇生平
  • 1篇耍孩儿
  • 1篇题记
  • 1篇飘色
  • 1篇卒年
  • 1篇文体
  • 1篇文体特色
  • 1篇戏台
  • 1篇芯子
  • 1篇民族
  • 1篇民族音乐
  • 1篇墓志
  • 1篇墓志铭
  • 1篇考述
  • 1篇傀儡
  • 1篇画像

机构

  • 5篇中山大学
  • 1篇广州大学

作者

  • 5篇张哲
  • 3篇康保成

传媒

  • 2篇文化遗产
  • 1篇戏曲艺术
  • 1篇戏剧艺术
  • 1篇中山大学研究...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汉画像石题榜与题记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本文从汉画像石题榜与题记入手,旨在探讨以下问题:为什么汉代墓室中出现了画像石题榜与题记?在它之前与它之后是什么状态?从榜题到题记历史演进过程,孰先孰后?如何推理?画像石的图与文是不是从图文合一到最后的图文分离,最终独成一体?它们在墓葬文体发展中的地位?它们的文体特征与形制是怎样的?对其他文体的影响如墓志铭与造像题记有何影响?
张哲
关键词:汉画像石题记墓志铭
粤北两座古戏台及其演出习俗考述
2020年
粤北镇溪祠古戏台,《中国戏曲志·广东卷》未予著录。《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广东卷》谓其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但此戏台的始建年代为清嘉庆八年(1803)年。镇溪祠“寺”“祠”不分的称谓,庙祠合一的四合院建筑模式,倒坐式的山门戏楼,为广东众多古建中所罕见。祠内《永远戏金常田碑》,是迄今国内发现的第二通有关戏田制度的碑刻。连州马带村古戏台,《中国戏曲志·广东卷》予以著录,并谓此戏台“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但此台始建于清代,光绪三十四年重修。长期以来,在此台演出的大戏是祁剧,小戏是采茶戏。这和当地村民多来自湖南相关。
张哲康保成
关键词:古戏台演出习俗
新加坡余娱儒乐社创始人陈子栗生平新考被引量:1
2019年
新加坡余娱儒乐社及其创始人陈子栗的事迹最近受到学术界关注。本文用新材料考证出:陈子栗大约出生于1872年前后;他名璧,字子栗,以自行,排行老二;陈子栗具有极高的音乐造诣,擅长多种民族乐器;余娱社首次登台演剧在1922年,成熟的演出是1927年。
康保成张哲
关键词:卒年民族音乐
献给神祇的歌:释奠孔子文研究
2014年
祭文是祭祀仪式中沟通人神的一个重要媒介,如同整个祭祀仪式中的"眼睛"。文章从文体学和文化学角度出发,对祭孔文做出初步的探索:首先对祭孔文的内在宗教意蕴进行阐释,并将不同祭祀形式中所用祭文进行分类,着重分析了常祀中的祭文运作程序及其功用。同时对祭孔文的文体史的流变进行梳理,将对祭孔文的文体格式进行归纳,并就其所蕴含的政治文化意蕴做出阐释。通过祭文,洞穿释奠礼仪仪式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并对当代祭孔文撰写提出建议和思考。
张哲
关键词:文体特色
耍孩儿·台阁(抬阁)·肉傀儡被引量:2
2020年
金元时期已广泛使用的曲牌[耍孩儿],来自将幼童扛在肩上玩耍的一种游戏,亦即"肉傀儡"。幼童若以土木制作的假娃娃充任,便成为傀儡戏。艺人在演唱傀儡戏时专腔专用,此唱腔便演变为曲牌。文献中记载的"肉傀儡"现在依然保留在全国各地,多地称其为"抬阁",宋代以前多写作"台阁"。最初用于佛道二教仪式,是以草木扎成的亭台楼阁,并非一种娱乐方式。作为娱乐方式的台阁出现在南宋。明代出现"抬阁"的叫法,其意义也从名词转而成为动宾词组,且专指幼童被扛在成年人肩上游戏。其余还有"芯子""小儿扮戏""背铁棍""飘色"等多种叫法。其特点是在衣裤中穿入一根金属的"芯子"将小儿绑定,观众只看到小儿是立于大人肩上,或坐在车上、轿上,装扮戏剧故事。广东地区的"水上飘色"(当地人直称"水色"),则是小儿立于船上装扮戏剧人物。
康保成张哲
关键词:耍孩儿肉傀儡芯子飘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