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国滨

作品数:11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4篇动脉
  • 4篇X线
  • 4篇X线计算
  • 4篇X线计算机
  • 3篇造影
  • 3篇造影术
  • 3篇静脉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2篇血管
  • 2篇深静脉
  • 2篇下肢静脉
  • 2篇门静脉成像
  • 2篇门脉
  • 2篇门脉高压
  • 2篇静脉造影
  • 2篇静脉造影术
  • 2篇成像
  • 1篇胆囊
  • 1篇胆囊癌

机构

  • 8篇同济大学附属...
  • 4篇胜利油田中心...

作者

  • 11篇张国滨
  • 6篇郝楠馨
  • 5篇常时新
  • 4篇许楠
  • 4篇汪波
  • 3篇庞闽厦
  • 3篇晏玉秋
  • 3篇李树凤
  • 3篇林翌
  • 2篇刘菲
  • 2篇潘海虹
  • 2篇熊伍军
  • 2篇潘海红
  • 2篇刘伟
  • 2篇李侠
  • 1篇宋殿行
  • 1篇杜育杉
  • 1篇王轶彬
  • 1篇李绍军
  • 1篇周主青

传媒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医用放射技术...
  • 1篇CT理论与应...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第四届海峡两...

年份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T门静脉成像在肝硬化门脉高压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CT门静脉成像(CTPV)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侧支曲张静脉显示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消化医学部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48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CTPV资...
李侠张国滨刘菲熊伍军周主青郝楠馨赵中辛
关键词:肝脏硬化门静脉高压手术治疗门静脉成像
文献传递
螺旋CT肺动脉与下肢静脉联合成像对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评价螺旋CT肺动脉与下肢深静脉联合成像技术(CTVPA)对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拟诊为肺栓塞(PE)的46例患者行CTVPA成像,先行肺动脉CT成像,后行下肢深静脉扫描,深静脉CT扫描范围从月国静脉至双肾静脉水平。结果46例患者中,CTVPA显示PE患者3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DVT)34例,两者同时存在者30例。37例PE均为多发肺动脉栓子,共累及动脉189支,其中,左右肺动脉主干栓子2.6%(5/189)支,叶动脉30.2%(57/189)支,段动脉50.2%(95/189)支,亚段及亚亚段肺动脉16.9%(32/189)支。34例DVT患者中,左侧20例,右侧12例,盆腔内静脉血栓2例。CTVPA成像检出率较CTPA高10.8%(4/37)。结论16层螺旋CTCTVPA可实现"一站式"检查,对评价肺动脉与下肢深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张国滨郝楠馨常时新
关键词:肺动脉造影静脉造影术血栓深静脉
CT门静脉成像在门脉高压症诊治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7
2010年
上消化道大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PHT)的严重并发症,也是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术前如何获得患者门静脉系统侧支循环血管的详细分布,从而选择精细的手术方法是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旨在观察CT门静脉成像术(CT-PV)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诊治中的应用,以期对门静脉高压症手术提供详尽的术前影像学资料,用于指导外科手术方案的设计。
李侠张国滨刘菲熊伍军周主青郝楠馨赵中辛
关键词: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门静脉成像上消化道大出血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分度与临床分度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分度与临床分度的相关性。方法对42例临床确诊为HIE的患儿进行颅脑CT扫描,并与临床分度的相关性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临床轻度HIE与CT轻度HIE有显著差异性(P<0.05),中度和重度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HIE的临床分度与CT分度相关性基本一致,但轻度HIE两者有分离,故两者结合诊断更为客观。
张国滨庞闽厦田昭俭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X线计算机分度
胰腺螺旋CT双期扫描技术探讨
2004年
目的:探讨螺旋CT胰腺双期扫描技术及其在胰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正常人63例、胰腺疾病患者63例,分组进行螺旋CT双期薄层扫描。A组52例,分动脉期和门脉期扫描;B组74例,分胰腺期和肝脏期扫描。分别测定各期胰腺、病灶的CT值。结果:正常组,胰腺在胰腺期的增强值高于其他期(P<0.05);异常组,胰腺-病灶的对比等值.胰腺期优于其他期(P<0.05)。结论:胰腺螺旋预期扫描应分为胰腺期和肝脏期,并在胰腺期应用薄层扫描,该技术在胰腺疾病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张国滨
关键词:胰腺疾病螺旋CT双期扫描病灶薄层扫描动脉期
原发性胆囊癌的螺旋CT诊断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胆囊癌的螺旋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癌的临床及CT表现。23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双期扫描。扫描延迟时间为20S-25S和60S-65S,对比剂用量100ml,注射流率3ml/s。结果 胆囊癌的主要CT表现有:①胆囊壁局限性增厚或弥漫性不规则增厚7例;②胆囊区或胆囊腔内肿块16例;③合并胆囊结石6例;④直接侵犯肝脏11例.肝内转移4例.肝内外胆管扩张9例;⑤肝门及胰腺周围淋巴结转移11例。结论 中晚期胆囊癌具有较典型的CT表现,80%以上的病人术前可以确诊。CT可以明确病变部位.分型及扩散范围,是一种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但早期发现仍存在一定困难。
郭秀琴庞闽厦张国滨宋殿行
关键词: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技术胆囊癌
3D MIA DICOM数据分析软件对心腔容积定量评估的准确性分析
2009年
目的评价3D MIA DICOM数据分析软件对心腔容积定量评估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对10个新鲜猪心和10例经心脏超声检查后的住院患者行64排螺旋CT心脏扫描,采用3D MIA DICOM数据分析软件分析并测量猪心的右心室容积和患者左室心腔容积,分析3D MIA DICOM数据分析软件测量值与猪心实际容积和人体心脏超声测量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3D MIA DICOM软件所测猪心的右室容积和人体心脏舒张末期左室容积与物理测量值及心脏超声测量值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r1=0.94,r2=0.97),Altman and Bland一致性分析表明二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结论3D MIA DICOM数据分析软件为定量分析心腔容积提供了一种无创、简单可行且准确可信的新方法。
李绍军常时新许楠杜育杉张国滨汪波潘海虹王轶彬宗根林
关键词:X线计算机
64层螺旋CT对壁冠状动脉形态学的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yocardial bridge and mural coronary artery,MB-MCA)邻近血管折曲成角改变与壁冠状动脉长度、深度的关系,以及MB-MCA形态学与临床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检查发现MB-MCA的患者(部分病例同时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测量壁冠状动脉的长度、深度,分析其与邻近血管折曲成角改变的关系及与临床的相关性。结果:MB-MCA邻近段常有折曲成角改变62.2%(61/98),其与壁冠状动脉的深度无相关性,与壁冠状动脉的长度呈负相关(P<0.01);单纯性心肌桥症状的有无与壁冠状动脉的深度、长度、邻近段折曲改变均无相关性。结论:MB-MCA邻近段的折曲成角改变对长度较短的壁冠状动脉的存在有提示作用,此特点有利于64层螺旋CT提高对MB-MCA的诊断准确性。
许楠常时新郝楠馨林翌张国滨汪波刘伟潘海红晏玉秋李树凤
关键词:心肌桥壁冠状动脉
时间-密度曲线对间接性下肢深静脉CT成像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 探讨股静脉时间-密度曲线对间接性下肢深静脉CT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 健康志愿者10人,排除心肺疾病、循环障碍和造影剂禁忌证. 应用16-MSCT在股骨颈水平行股静脉同层动态扫描,扫描时间段为前臂静脉注射造影剂后70 ~380 s,间隔10 s,造影剂剂量为1.5 ml/kg,注射速率3.0 ml/s,记录各时间点CT值, 绘制股静脉时间-密度曲线,并测量峰值与峰值时间. 结果 (1) 股静脉CT时间-密度曲线显示:各曲线呈宽大的缓升缓降波形,上升段相对较短,到达峰值后为缓慢的下降段.(2) 各曲线峰值范围76~125 HU,中位数为95 HU,平均数为105 HU.(3) 峰值时间变化较大,90%(9/10)检查者的峰值出现在120~180 s.结论 股静脉时间-密度曲线表明造影剂的剂量与扫描时间的选择是间接下肢静脉CTV检查成功的两个主要因素.
张国滨郝楠馨常时新庞闽厦
关键词:时间-密度曲线静脉造影术股静脉下肢静脉
冠状动脉CTA后处理相位重组窗选择与心率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后处理重组相位与心率快慢变化的相关性,寻找最佳的冠状动脉重组时相。方法:采用Philips公司64层螺旋CT对252例患者进行冠状动脉成像,心率50次/分到102次/分,从R-R间期的35%到85%重组数据采集触发点进行多相位重组,以10%为间隔,将横轴面图像在工作站上行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等处理,分析不同心率下最佳的相位重组窗。结果:重组相位的选择与心率的快慢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心率小于70次/分,选用75%时相重组,图像显示为"优"占91.72%;心率大于70次/分时,选用45%时相重组,图像显示为优占89.66%。结论:不同心率条件下选择合适的相位重组,能够减少运动伪影,提高图像质量。心率快慢对于选择相位重组窗具有指导意义。
汪波常时新许楠林翌张国滨郝楠馨刘玮潘海虹晏玉秋李树凤
关键词: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后处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