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动脉
  • 8篇护理
  • 6篇血管
  • 5篇糖尿
  • 5篇糖尿病
  • 4篇血压
  • 4篇疗效
  • 4篇高血压
  • 4篇冠状
  • 4篇冠状动脉
  • 3篇蛋白
  • 3篇动脉硬化
  • 3篇心血管
  • 3篇造影
  • 3篇类风湿
  • 3篇护理干预
  • 3篇干预
  • 3篇病患
  • 2篇心病
  • 2篇心动过速

机构

  • 34篇河南大学
  • 2篇深圳市第五人...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34篇张媛
  • 8篇洪岩
  • 8篇王治中
  • 8篇程冠昌
  • 6篇万琪琳
  • 6篇何瑞利
  • 4篇刘玉茹
  • 4篇潘增源
  • 4篇赵翠花
  • 3篇赵清
  • 2篇丁艳杰
  • 2篇王来芳
  • 2篇章祎
  • 2篇张冰毅
  • 2篇王婧
  • 2篇郭卫东
  • 2篇李彦明
  • 2篇陈颖
  • 2篇钟晓鸣
  • 2篇苏培培

传媒

  • 4篇糖尿病新世界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中华综合医学...
  • 2篇中国医疗美容
  • 2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原医刊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实用诊断与治...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8篇2014
  • 2篇2011
  • 1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类风湿患者血清颈动脉硬化与炎性因子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类风湿患者血清颈动脉硬化与炎性因子相关性分析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缓解期类风湿患者的92例,分为无颈动脉硬化组(A组)45例,合并颈动脉组(B组)47例,同时选择健康人群40例作为对照组(C组).分别检测TNF-α、IL-17、CRP、IMT及ICAM-1、VCAM-1.结果 A组TNF-α、IL-17较C组均存在显著性升高(P<0.05),B组TNF-α、IL-17、CRP较A组、C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IMT、ICAM-1、VCAM-1较C组均存在显著性升高(P<0.05),B组IMT、ICAM-1、VCAM-1较A组、C组均有显著升高(P<0.05).TNF-α与IMT、ICAM-1、VCAM-1呈显著正相关(P<0.05),IL-17与ICAM-1、VCAM-1显著正相关(P<0.05),CRP与IMT、ICAM-1、VCAM-1未见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稳定期类风湿患者炎性因子及颈动脉硬化密切相关,共同促进颈动脉硬化的发生.
丁艳杰赵清王来芳苏培培王婧张冰毅张媛
关键词:类风湿颈动脉硬化炎性因子MMPS粘附因子
类风湿关节炎肾损害患者血管功能的多因素分析
2015年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肾损害患者血管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将29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划分为肾损害组与无肾损害组,并对2组资料进行t检验、x2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类风湿关节炎肾损害组年龄、尿酸和收缩压是脉搏波速度的独立影响因素( P<0.05或P<0.01);尿酸、收缩压和肾小球滤过率是血流介导的扩张反应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或P<0.01)。结论:类风湿关节炎肾损害组血管功能损害较无肾损害组加重。类风湿关节炎累及肾脏后,年龄、高血压、高脂血症、尿酸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等这些因素可进一步加重血管功能损害。
张媛赵清
关键词:关节炎类风湿心血管疾病血管功能
论人性化护理管理在工作中的体会
以人为本的内涵是指人文精神,本质上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对人存在的意义,人的价值以及人的自由和发展,珍视和关注的思想。护理管理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护理管理者在工作中不仅承担着护理任务,护理技能和日常的行政后勤工作,更是...
王玲李雪萍张媛
文献传递
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82例经验体会
2003年
目的 总结提高射频消融术 (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的安全性和成功率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RFCA治疗PSVT 82例 ,包括房室间折返性心动过速 (AVRT) 4 8例 ,左侧旁道 2 5例 ,右侧旁道 2 0例 ,多条旁道 3例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 34例。均先行心内生理检查确定心动过速类型和消融靶点。结果 总成功率 98.78% (81/ 82例 ) ,总复发率 2 .4 7% (2 / 82例 ) ,AVRT和AVNRT各 1例 ,2例再次RFCA均获成功。82例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结论 根据设备条件严格掌握适应症 ,消融前系统电生理检查 ,避免先入为主 ,旁道消融靶点正确标测 ,放电中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AVB)的识别和消融终点正确判定是提高安全性和成功率的关键。
万琪琳程冠昌洪岩陈颖何瑞利王治中张媛刘玉茹潘增源万琪
关键词: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
感染诱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29例临床特点分析
2006年
目的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发病前2周内有感染史病人的临床资料,寻找急性感染在ACS发生发展中的特点。方法选取发病前(1~2)周内有明确感染史的ACS病人29例作为病例组,发病前(1~2)周内无感染史的ACS病人33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特点。结果两组年龄、性别、三酰甘油、胆固醇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大面积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各种感染中以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炎最多见。结论急性感染可诱发或加重ACS,在ACS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赵翠花洪岩王治中张媛
关键词:冠状动脉综合征
浅谈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和对策被引量:7
2011年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是人力资源的微观管理,是卫生服务组织为实现组织目标,提高服务水平,利用护理学与相关学科知识,对组织中的护理人员进行规划、培训、开发、利用等活动。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劣关系到现阶段进行的医疗体制改革的成败,本文将阐述当前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张媛
关键词:护理人力资源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脑供血动脉病变特点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脑供血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对6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前、后循环单纯颅外动脉、单纯颅内动脉和颅内外动脉串联病变的构成比,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前、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颅外脑供血动脉病变高于颅内脑供血动脉病变(P<0.05)。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以颈内动脉系统脑供血动脉病变高于椎基底动脉系统,而前、后循环脑供血动脉病变以颅外动脉病变多见,且脑供血动脉病变主要以动脉中、重度狭窄为多见。
张媛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颈内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系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非心源性胸痛误诊为心绞痛25例
2005年
张媛
关键词:心绞痛胸痛误诊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对比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AMI)冠状动脉 (冠脉 )冠脉造影正常和异常患者临床及血管造影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 1997年 6月~ 2 0 0 2年 12月 318例AM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血管造影结果。结果 :318例AMI患者中冠脉正常者 2 6例占 8 2 %,多为男性 ,年龄较轻 ,发病前有大量吸烟、高度紧张及劳累等明确诱因 ,多无心绞痛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及血脂异常者史。结论 :AMI可发生于冠脉正常的患者中 ,多为年龄较轻男性 ,一般都有明确的吸烟等诱因 ,冠脉痉挛和急性血栓形成伴自溶可能是其主要发病机制。
万琪琳程冠昌洪岩何瑞丽王治中刘玉茹张媛郭卫东潘增源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机制
小剂量比索洛尔对高血压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心室重塑的影响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探讨小剂量比索洛尔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及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选择初诊高血压病伴左室肥厚患者39例,口服比索洛尔治疗24周前后分别检测血浆肾素(Ren)、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水平及左室后壁(LVPW)、室间隔(IVS)厚度、左室质量指数(LVMI)并进行自身配对比较。结果治疗后上述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比索洛尔可抑制RAAS,抑制和逆转心室重塑。
赵翠花何瑞利洪岩程冠昌王治中万琪琳张媛
关键词:比索洛尔高血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心室重塑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