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媛

作品数:32 被引量:129H指数:6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细胞
  • 11篇白血
  • 11篇白血病
  • 8篇淋巴
  • 7篇淋巴瘤
  • 7篇急性
  • 6篇骨髓
  • 5篇凋亡
  • 5篇血液
  • 5篇髓系
  • 4篇蛋白
  • 4篇预后
  • 4篇髓系白血病
  • 4篇细胞淋巴瘤
  • 4篇粒细胞
  • 4篇急性髓系
  • 4篇急性髓系白血...
  • 4篇病患
  • 3篇多发
  • 3篇多发性

机构

  • 25篇新乡医学院第...
  • 8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郑州大学
  • 2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河南大学

作者

  • 32篇张媛
  • 20篇黄琰
  • 18篇吴隼
  • 15篇王莉华
  • 14篇郭燕
  • 13篇字友梅
  • 11篇吕国庆
  • 10篇杨满
  • 8篇张灵秀
  • 4篇万鼎铭
  • 3篇边志磊
  • 3篇贺立山
  • 3篇张素平
  • 3篇曹伟杰
  • 2篇罗静
  • 2篇金婷
  • 2篇王璐
  • 2篇盛光耀
  • 2篇邵运丽
  • 2篇石聪聪

传媒

  • 3篇新乡医学院学...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郑州大学学报...
  • 2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海峡药学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癌症进展

年份

  • 5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氨磷汀联合三氧化二砷与维生素C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2013年
目的观察氨磷汀联合三氧化二砷(As2O3)与维生素C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方法15例患者应用氨磷汀500mg/d,静脉滴注,As20310mg/d,静脉滴注,结束4h后应用维生素C2.0g/d,静脉滴注,每周连续用药5d,间隔2d,4周为1个疗程。结果完全缓解2例(13.3%),部分缓解3例(20.0%),血液学改善5例(33.3%),5例(33.3%)无效,总有效率为66.7%。结论氨磷汀联合As203与维生素C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确切,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万鼎铭张媛张素平曹伟杰边志磊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氨磷汀三氧化二砷维生素C
IL-6预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期间发生肺部感染的临床效能
2024年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中IL-6表达与肺部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21年1月—2022年8月就诊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的160例MM患者(MM组)和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根据MM患者化疗期间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65例)和未感染组(95例),并对肺部感染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分析MM患者化疗期间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中IL-6表达水平预测MM患者化疗期间发生肺部感染的临床效能。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MM组血清中IL-6表达水平升高[(76.45±6.59)mg/mL vs.(34.23±4.34)mg/mL,t=38.449,P<0.001]。感染组分泌物中共检测出7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占52.56%(41/78),革兰阴性菌占43.59%(34/78),真菌占3.85%(3/78)。Durie-Salmon分期、国际标准分期、合并粒细胞缺乏症和IL-6均为MM患者化疗期间发生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血清中IL-6预测MM患者化疗期间发生肺部感染的AUC为0.924,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35%和93.22%。结论 MM患者血清中IL-6表达水平升高,化疗前血清中IL-6可作为预测MM患者化疗期间发生肺部感染的一项血清学标志物。
张灵秀杨翠张媛杨满黄琰刘宪凯吴隼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肺部感染IL-6特异度
大黄酸对白血病细胞脂肪量和肥胖相关蛋白表达及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大黄酸对白血病细胞脂肪量和肥胖相关蛋白(FTO)表达及白血病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白血病细胞HL60、NB4、Naml6、THP1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及10、20、40、80μmol·L^(-1)大黄酸组,分别用终浓度0、10、20、40、80μmol·L^(-1)的大黄酸处理后培养;于培养24、48、72 h时,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于培养72 h时,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FTO和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培养24、48、72 h时,各浓度大黄酸组HL60、NB4、Nalm6细胞增殖抑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大黄酸浓度增加,HL60、NB4、Nalm6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增高,呈浓度依赖性(P<0.05)。10、20、40、80μmol·L^(-1)大黄酸组THP1细胞增殖抑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10、20、40、80μmol·L^(-1)大黄酸组THP1细胞增殖抑制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浓度大黄酸组HL60、NB4、Nalm6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大黄酸浓度增加,HL60、NB4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呈浓度依赖性(P<0.05);40、80μmol·L^(-1)大黄酸组Nalm6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10μmol·L^(-1)大黄酸组和20μmol·L^(-1)大黄酸组(P<0.05);对照组、10μmol·L^(-1)大黄酸组和20μmol·L^(-1)大黄酸组Nalm6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浓度大黄酸组HL60、NB4、Nalm6细胞中FTO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大黄酸浓度增加,HL60、NB4、Nalm6细胞中FTO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增高,呈浓度依赖性(P<0.05)。5组THP1细胞凋亡率及THP1细胞中FTO和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酸可通过抑制FTO的表达,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且对HL60和NB4细胞的作用明显强于Naml6和THP1细胞。
张媛王莉华郭燕刘宪凯吕国庆黄琰
关键词:白血病大黄酸
Alpha-熊果苷激活凋亡信号通路对人急性T细胞白血病细胞TIB-152异常增殖的调节作用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alpha-熊果苷对人急性T细胞白血病细胞TIB-15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TIB-152细胞分为4组:TIB-152 (对照组); alpha-熊果苷(10、20、50μmol/L)组。CCK-8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蛋白印迹检测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蛋白X(Bax),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9表达。结果:低浓度(<50μmol/L)的alpha-熊果苷对TIB-152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高浓度(>50μmol/L)的alpha-熊果苷会对TIB-152产生细胞毒性。50μmol/L的alpha-熊果苷组细胞增殖倍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1)。与对照组相比,50μmol/L的alpha-熊果苷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 01)。而且,50μmol/L的alpha-熊果苷组Bax/Bcl-2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1)。同时,50μmol/L的alpha-熊果苷组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9表达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1)。结论:Alpha-熊果苷可激活凋亡信号通路抑制人急性T细胞白血病细胞TIB-152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字友梅黄琰郭燕张媛王莉华吕国庆吴隼
关键词:白血病增殖凋亡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WT1基因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WT1基因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定量逆转录PCR方法检测122例初诊AML患者骨髓WT1基因的表达水平,并进行初次诱导化疗缓解率(CR1)及2 a无白血病生存率(LFS)和总生存率(OS)的分析。对照组为21例非白血病患者或造血干细胞移植健康供者。结果:对照组骨髓WT1基因表达水平为0.007(0.002,0.080);AML组为0.677(0.336,0.763),明显高于对照组(Z=2.620,P<0.001)。AML-M3患者WT1基因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CR1、2 a LFS和OS无差异。AML(非M3)患者WT1基因低表达组CR1为82.6%(38/46),高表达组为52.3%(23/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76,P=0.002);两组的总生存曲线和无白血病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10、4.698,P<0.05),高表达组2 a OS(36.0%)和LFS(33.3%)均低于低表达组(57.7%和53.7%)。结论:骨髓WT1基因表达水平是预测AML预后的有效监测指标。
万鼎铭边志磊刘延方曹伟杰张媛李涛李涛何海燕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WT1基因预后
脑脊液cfDNA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中枢神经浸润的诊断价值
2020年
[目的]探讨脑脊液细胞游离DNA(cfDNA)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合并中枢神经浸润(CNSL)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APL、APL合并CNSL、结核性脑膜炎(TBM)、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对照组)患者各20例,采用cfDNA提取试剂盒提取脑脊液cfDNA,测量cfDNA浓度并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采用RT-PCR检测APL、APL合并CNSL患者脑脊液PML-RARA mRNA相对表达水平;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治疗前后APL、APL合并CNSL患者脑脊液cfDNA、白细胞(WBC)、蛋白(M-TP)、氯化物(Cl)和葡萄糖(Glu)含量。[结果]与对照组、TBM组比较,APL组和APL合并CNSL组脑脊液中cfDNA含量增加(P<0.05);对照组、TBM组cfDNA片段主带约为160 bp及其倍数,APL和APL合并CNSL组cfDNA片段主带约为140 bp,且片段大小不等。与APL组比较,APL合并CNSL组脑脊液中PML-RARA mRNA表达水平增加(P<0.05)。与治疗前比较,APL组、APL合并CNSL组治疗后脑脊液中cfDNA和WBC的含量下降(P<0.05);与APL组比较,APL合并CNSL组治疗前cfDNA和WBC的含量增加(P<0.05)。与治疗前比较,APL组、APL合并CNSL组治疗后脑脊液中M-TP的含量降低(P<0.05),Cl和Glu的含量升高(P<0.05);与APL组比较,APL合并CNSL组治疗前M-TP的含量增加(P<0.05),Cl和Glu的含量下降(P<0.05)。[结论]APL合并CNSL患者脑脊液中cfDNA的含量、大小与正常人群、APL患者存在明显差异,并与APL病程的改善相关,有望成为APL合并CNSL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张媛黄琰王莉华刘宪凯吕国庆吴隼
关键词:脑脊液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以骨质破坏起病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PDGFRα重排髓系/淋系肿瘤1例
2024年
患者,男,46岁,因"双髋部疼痛1个月"于2023年2月就诊于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完善双髋关节平扫+增强磁共振:右侧髂窝区、双侧髂骨、骶椎、双侧髋臼、右侧股骨头及小转子、双侧坐骨异常信号,疑诊为"多发性骨髓瘤"收入血液科。无皮肤瘙痒、咳嗽、胸闷、气喘、腹痛、腹泻等症状。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无吸烟、饮酒嗜好;无外地旅居史,无不洁饮食,未曾食用生冷海鲜。
郭燕吕国庆吕国庆王莉华张媛卢秀利王莉华吴隼
关键词:骨质破坏小转子血液科
小檗碱通过破坏线粒体功能选择性诱导淋巴瘤细胞的凋亡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研究小檗碱(BBR)对T淋巴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正常T淋巴细胞、T淋巴瘤细胞、Jurkat细胞用BBR 0,10,20和40μmol·L^-1处理24 h,多柔比星(Dox)40μmol·L^-1为阳性对照;Jurkat p0细胞用BBR 0和40μmol·L^-1处理24 h。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Seahorse XF24细胞代谢分析仪和H2DCFDA活性氧探针检测细胞氧消耗率(OCR)和活性氧(ROS)水平。CellTiter-Glo发光法细胞活力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ATP水平,试剂盒测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Ⅱ,Ⅳ和Ⅴ的活性。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内胱天蛋白酶3、Bcl-2、Bax、NF-κB抑制蛋白激酶α/β(IKKα/β)、磷酸化IKKα/β(p-IKKα/β)、NF-κB抑制因子α(IκBα)、p-IκBα和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BBR 40 mmol·L^-1明显增加T淋巴瘤细胞和Jurkat细胞凋亡率(P<0.01),胱天蛋白酶3和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Bcl-2表达显著下调(P<0.01),但对正常T淋巴细胞的凋亡并无影响;BBR 40 mmol·L^-1明显降低Jurkat细胞的OCR及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活性(P<0.01),增加ROS水平(P<0.01),降低ATP水平(P<0.01),但不影响线粒体缺陷型淋巴瘤Jurkat p0细胞呼吸链和凋亡;BBR 40μmol·L-1明显下调Jurkat细胞中NF-κB通路相关蛋白p-IKKα/β/IKKα/β、p-IκBα/IκBβ和核内P65表达(P<0.01)。结论BBR通过破坏线粒体功能选择性诱导淋巴瘤T细胞的凋亡,可能与抑制NF-κB通路有关。
字友梅黄琰张媛王莉华吕国庆郭燕吴隼
关键词:小檗碱线粒体功能淋巴瘤细胞细胞凋亡
大剂量地塞米松对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大剂量地塞米松对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调节性T细胞(Treg)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IT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醋酸泼尼松片,每日l.0~1.5 mg·kg^(-1),分3次口服,连续服用3周;观察组患者给予醋酸地塞米松片口服,每次20 mg,每日早晚各1次,持续服用4 d,然后停药1周,再重复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中8例因疗效欠佳、症状恶化等原因退出,观察组中4例因疗效欠佳等原因退出。分别于治疗1周时、治疗结束时、治疗后2周,根据患者的血小板和临床表现评估临床疗效,依据临床疗效将患者分为完全缓解组、显效组和无效组;分别于治疗后1、2个月,根据患者的血小板和临床表现评估复发情况;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2组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3~5 mL,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ITP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亚群水平;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D4^(+)CD25^(+)Treg细胞亚群水平对成人ITP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治疗1周时、治疗结束时及治疗后2周,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40.4%(21/52)、55.8%(29/52)、71.2%(37/52),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60.7%(34/56)、76.8%(43/56)、82.1%(46/56);治疗1周时及治疗结束时,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459、5.359,P<0.05);治疗后2周,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30,P>0.05)。治疗后1、2个月时,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分别为26.9%(14/52)、48.1%(25/52),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分别为16.1%(9/56)、21.4%(12/56);治疗后1个月时,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94,P>0.05);治疗后2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8.502,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
王莉华张媛郭燕字友梅王秀峰刘宪凯黄琰
关键词:大剂量地塞米松调节性T细胞
miR-143调控PAN3蛋白的表达对B细胞淋巴瘤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miR-143调控PAN3蛋白的表达对B细胞淋巴瘤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运用q PCR实验检测miR-143在正常骨髓组织和淋巴瘤血液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检测在不同种类的细胞株中miR-143的表达水平;q PCR检测miR-143对PAN3的表达水平的影响;双荧光素酶实验检测miR-143和PAN3之间的相互关系;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miR-143表达对B细胞淋巴瘤E6-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和正常骨髓组织相比,miR-143在B细胞淋巴瘤中表达明显下调;选取miR-143表达水平较低的E6-1细胞株;双荧光素酶实验表明miR-143可以下调PAN3的表达水平,直接影响PAN3的表达活性;过表达miR-143后,E6-1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明显受到抑制,抑制E6-1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结论:miR-143可以通过调控PAN3的表达,从而调节B细胞淋巴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行为。
杨满吴隼张灵秀黄琰字友梅张媛
关键词:MIR-143淋巴瘤TRANSWELL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