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扬
- 作品数:124 被引量:452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不同方式低水平激光照射对大鼠第1磨牙移动速率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观察低水平激光照射对大鼠正畸牙移动速率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 40只大鼠随机被分为5组,组1为激光连续波照射组,组2、3、4为脉冲波照射组,组5为对照组。于加力前、加力后第3、7、14天测量计算第1磨牙移动距离。同时使用滤纸采集龈沟液,Western blot法分析龈沟液中MMP-9的表达变化。结果低水平激光照射增加了大鼠第1磨牙早期移动的距离,增加了早期MMP-9的表达。结论尽管不同照射方式之间并没有发现明显的不同,但是在细胞及分子水平上的变化仍值得探讨。
- 段娇红张扬
- 关键词:正畸牙移动基质金属蛋白酶-9蛋白印迹
- 下颌管定位与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后感觉神经障碍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 2010年
- 目的用CT扫描来确定下颌前突患者下颌支部下颌管的定位,并评价下颌管与颊侧骨皮质之间骨髓腔宽度与术后感觉神经障碍(NSD)之间的关系。方法把通过下颌管最先形成的平面作为基础平面1,紧邻下颌第二磨牙远中与平面1相垂直作为平面5,二者角分线为平面3,平面1和3,3和5的角分线分别为平面2和4,共5个平面,在每一平面测量颊侧骨髓腔的宽度。以问卷的形式描述术后下牙槽神经分布区域的感觉改变。测量结果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卡方检验评价骨髓腔宽度和术后NSD之间的关系。结果颊侧骨髓腔宽度左右两侧无显著性差异(t=-0.871,P=0.384),其宽度的总体变化没有规律,在3、4层面距离最小,各层之间差异有显著性(F=2.795,P=0.017)。颊侧骨髓腔缺如(接触和融合型),在3和4层面出现几率较高。颊侧骨髓腔宽度为0的27侧100%发生术后NSD。未接触组63侧有14.3%发生术后NSD,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χ2=25.941,P<0.05)。结论颊侧骨髓腔的宽度是术后NSD的风险因子,当下颌管和颊侧骨皮质之间的骨髓腔宽度是0.9mm或更小时,NSD更容易发生,当颊侧骨髓腔缺失时,从外侧骨皮质中分离下牙槽神经十分困难。
- 马嘉张扬卢利
- 关键词:下颌管下牙槽神经
- 氟对托槽粘结强度及牙釉质抗酸性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氟化物在正畸治疗中预防牙釉质脱矿的最佳使用方法。方法制备正畸拔除的前磨牙96颗,随机分成4组(A,B,C,D),分别为对照组及酸蚀前、中、后用氟组,粘结托槽后,将每个样本分别放入装有2ml酸性人工唾液的试管。分别在实验后第1、2、3、4周从每组样本中随机抽取6个,测定托槽抗剪粘结强度及酸性人工唾液中的Ca2+浓度,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酸蚀前、中、后用氟对托槽抗剪粘结强度及粘结材料残留指数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而对人工唾液中钙离子Ca2+浓度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Ca2+浓度顺序从大到小依次为:对照组、酸蚀前用氟组、酸蚀中用氟组、酸蚀后用氟组。结论酸蚀前、中、后用氟对托槽的抗剪粘结强度及粘结材料残留指数均无显著性影响,且均可增加牙釉质的抗酸性,酸蚀后使用氟化物的效果最好。
- 徐延张桂荣李济强张扬
- 关键词:氟化物抗酸性
- 即刻加载不同力值的微螺钉支抗种植体骨界面组织学研究被引量:13
- 2008年
- 目的:研究微螺钉支抗种植体在不同力值加载条件下与颌骨的结合形式及种植体稳定性。方法:3只杂种犬的下颌骨分别植入24枚钛合金微螺钉种植体,随机分为4组,分别即刻加力0g、200g、400g、600g,8周后处死动物。标本常规脱钙,HE染色和BMP-2免疫组化染色,利用图象分析方法测定骨界面区BMP-2的平均灰度值,分析种植体与骨组织的结合情况。结果:200g、g组骨界面出现大量成骨细胞及少量类骨质,g组种植体近颈部周围被400600大量纤维组织包绕,有炎性细胞浸润,并出现骨组织缺损。种植体骨界面BMP-2的平均灰度值随加载力值的增加而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结论:即刻加载的微螺钉支抗种植体骨界面的结合方式是非完全骨性结合。0~400g矫治力不影响微螺钉种植体的稳定性;而600g矫形力可导致种植体颈部骨组织缺损,其稳定性受到影响。
- 姜晓红张扬韩雪刘继辉
- 关键词:骨形成蛋白微螺钉支抗种植体
- 表面粗糙度对种植体钛片表面成骨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3
- 2008年
- 目的探讨种植体表面粗糙度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功能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种植体钛片分为3组,表面粗糙度(Ra)分别为0.175μm(1组)、1.00μm(2组)及1.689μm(3组)。将人成骨肉瘤细胞系MG63细胞接种于3组材料表面,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在各组钛材料表面黏附铺展形态,采用MTY法、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活性检测评价成骨细胞在钛片表面黏附、增殖和分化水平,通过RT- PCR检测细胞内Cbfa1mRNA表达。结果Mg63在各组材料表面均生长良好,4h时各组细胞均附着,第2组细胞可见突起,24h时各组细胞均伸展,形态不规则。各组细胞在1、5、10d,第2组ALP及骨钙素(OC)活性均逐渐增高,在15d有所下降,在5、10d,ALP及OC活性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第2组的Cbfal mRNA表达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种植体表面适度粗化能够促进成骨细胞的功能,1.00μm是比较适宜的表面粗糙度。
- 赵震锦张翀张扬武兴华佟伟平
- 关键词:表面粗糙度成骨细胞体外培养
- 辽宁省11城市的口腔正畸人才资源调查
- 2001年
- 目的 描述辽宁省11个城市口腔正畸人才的发展状况和分布特点。方法 对辽宁省11个主要城市调查统计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从1990年到1999年十年间,辽宁省口腔正畸业迅速发展,正畸医师主要集中在沈阳和大连等城市;从1990年的29人到1999年的180人,同时本科以上人数随之增长,但占总人数的百分率有所下降。结论 辽宁省正畸医师队伍增长迅速,但分布尚不均匀,专业教育有待提高。
- 张扬阎秀林邓燕
- 关键词:正畸医师
-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畸形与颈椎骨骼异常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通过头颅侧位片研究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畸形与颈椎骨骼异常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方法选取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安氏Ⅲ类实验组患者249名,其中男性120名,女性129名。无明显牙颌畸形的安氏Ⅰ类对照组250名,其中男性85名,女性165名,所有患者年龄范围18~36岁。头颅侧位片记录前4个颈椎融合和后弓缺陷的数据。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畸形与颈椎骨骼异常之间的关系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的颈椎融合发生率为50.2%,而对照组仅为13.2%,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的寰椎后弓缺陷的发生率为4.8%,而对照组为2.8%,卡方检验显示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有3.2%既有颈椎融合又有后弓缺陷,而对照组为1.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颈椎骨骼异常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 郑博文赵阳陈艳娜刘奕张扬
- 关键词:颈椎
- 模拟人体口腔环境中比较镍钛弓丝的腐蚀性能被引量:1
- 2011年
- 背景:口腔材料在行使功能时,处于非常复杂的电解质环境,会发生各种形式的生物环境腐蚀,导致金属离子的析出。现代金属腐蚀理论认为金属及其合金的生物学效应取决于材料在应用时被释放或溶出到生物体内的元素特性和浓度。目的:考察两种临床常用正畸镍钛弓丝的腐蚀性能。方法:采用光学显微镜及元素成分分析测试镍钛合金弓丝的显微组织形态和组成,应用循环极化法在模拟人体口腔环境中对比两种镍钛弓丝的腐蚀性能,把两种弓丝浸泡在37℃的人工唾液中1个月后观察分析其表面形貌。结果与结论:两种弓丝的显微组织和组成存在差异。A弓丝的腐蚀电位高于B弓丝,而A弓丝的腐蚀电流相对较小,A弓丝表面形成的氧化膜更加稳定,对基体的保护效果更好。A弓丝的耐腐蚀性能相对较高,弓丝的组织、组成差别及其加工工艺是影响合金弓丝抗腐蚀性能的重要因素。
- 王强王强那莹战德松冯翠娟
- 关键词:钛合金弓丝人工唾液
- Cdc42在种植体纳米化影响成骨细胞功能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 研究Cdc42在纳米化种植体促进成骨细胞功能中的作用.方法 将纳米化种植体与成骨细胞联合培养,通过Western Blot检测Cdc42活性蛋白含量,以及荧光染色检测成骨细胞内F-actin分布,扫描电镜观察成骨细胞形态,MTT检测成骨细胞增殖.结果 纳米化种植体使成骨细胞内Cdc42活性蛋白含量明显增多,Toxin B抑制后其活性明显下降,纳米化种植体表面成骨细胞形态不规则,细胞骨架明显,伸出较多伪足,采用Toxin B处理后细胞形态变圆,伪足减少.成骨细胞增殖功能随种植体纳米化而明显增高,在Toxin B处理后下降.结论 种植体粗化使Cdc42表达增加,可能通过Cdc42调节成骨细胞的黏附及增殖.
- 赵震锦冯翠娟田玉楼陈钰文张扬
- 关键词:CDC42成骨细胞
- SLM含铜钴基合金生物相容性的初步探索
- 徐晶刘蕊曲冠霖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