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辉
- 作品数:31 被引量:78H指数:6
-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尿素溶液预处理对纤维素结晶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介绍尿素溶液处理对纤维素结晶结构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表征处理后纤维素结晶度,晶面尺寸,横截面积以及纤维素内部氢键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尿素溶液处理后,纤维素的结晶度和晶面尺寸随着尿素溶液浓度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小。通过对高斯分峰拟合法的分析得出尿素溶液处理破坏了纤维素非结晶区内部分子内氢键,但纤维素的晶型不发生改变,仍为纤维素Ⅰ型。
- 魏欣越张明辉
- 关键词:结晶度纤维素尿素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
- 利用单边核磁共振研究樟子松木材干燥水分迁移规律
- 2024年
- 研究木材干燥过程中水分迁移可以更高效的利用木材.利用单边核磁共振技术(single-sided NMR)可沿木材不同方向进行一维测量的优势来探究木材在干燥过程中水分沿着轴向和弦向传递过程中不同测量深度的变化规律.本文以樟子松木材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封胶处理使水分只沿着轴向或弦向传递,利用表观横向弛豫时间(T2app)来探究其在干燥过程中不同测量深度位置处的含水率变化.结果表明:樟子松木材在干燥过程的前2 h其接近蒸发面处存在少部分自由水,之后在干燥过程中基本上不存在自由水,且靠近蒸发面存在明显的含水率梯度;水分沿轴向传递时越远离蒸发面,水分分布相对均匀,弦向传递时越远离蒸发面,每层水分差异越明显.单边核磁共振技术可以检测木材不同测量深度位置的含水率,可为研究水分在木材中的迁移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 朱晓风赵芝弘谭蕊周龙王一川刘文静张明辉刘化冰
- 关键词:木材干燥水分迁移
- 核磁共振研究木材吸着过程中水分吸附机理被引量:13
- 2011年
- 核磁共振方法以质子(H)为探针,为研究木材与水分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该文通过研究杨木在32℃恒温、相对湿度为98%恒湿环境下杨木吸着过程中质子的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2的变化,进而来分析木材吸着过程中水分的分布与迁移特性.探测木材吸着过程中水分的迁移行为,为解释木材与水分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有力的理论依据,同时从微观层面揭示木材吸着过程中水分的吸附机理,其水分吸附机理同样适用于食品等领域.实验结果证实核磁共振是揭示木材与水分的复杂关系的一个有效的手段.
- 马大燕王喜明张明辉
- 关键词:吸着T2
- 利用TD-NMR技术研究杨木高温干燥过程水分分布被引量:3
- 2016年
- 木材中水分状态变化和迁移对木材的物理性质有重要影响.通过时域核磁共振技术(TD-NMR)可以从分子层面解读木材与水分的关系,可以为木材干燥、木制品加工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该研究以北京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高温干燥过程中木材内部水分变化的自由感应衰减(FID)曲线和横向弛豫时间(T_2)进行测定与分析,探究木材干燥过程中水分状态变化及迁移过程.研究结果表明,FID和T_2信号量与木材含水率高度线性相关,由此可以计算木材在干燥过程中任意时刻的含水率.通过对干燥过程中水分T_2分布的分析表明:心材试件在干燥过程中,长弛豫时间自由水(c状态水分)的拟合面积出现了先减小后增大然后再减小的趋势,而边材试件中则不存在这种现象.在北京杨心材试件中含量最多的是弛豫时间为10 ms数量级的水分,而在边材试件中各状态水分含量差异较小,含量最多的是弛豫时间为100 ms数量级的水分.在高温干燥过程中,边材试件内各状态水分百分含量减少的速度快于心材,各试件中自由水的蒸发速度明显快于结合水.
- 高玉磊李新宇雷鹏张明辉
- 关键词:水分分布北京杨高温干燥
- 木材吸湿特性的研究方法
- 2024年
- 木材作为一种多孔亲水材料,在环境湿度增加时易发生吸湿行为,产生湿胀,甚至变形等现象,影响木材的加工利用。因此,木材吸湿性研究一直都是木材科学领域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更好地明晰木材吸湿过程水分和尺寸的变化情况,学者们采用了多种多样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本文以木材吸湿机理及其影响因素为切入点,概述了木材吸湿环境调节手段,分析对比了吸湿过程中木材含水率、水分吸着状态、热量和速率的分析方法及其尺寸/应变变化的测定方式,总结了目前木材吸湿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以期为科学研究和实际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
- 温佳璐刘文静张明辉
- 关键词:木材吸湿含水率水分状态
- 核磁共振研究木材干燥过程中的水分迁移行为
- 水分作为木材干燥的直接对象,研究其在干燥过程中的迁移行为有重要意义。利用木材对水分的束缚强度的不同,NMR中其中一重要参数t2——自旋-自旋弛豫时间呈现明显变化,进而来分析木材干燥过程中的水分分布及其迁移特性,对干燥工艺...
- 马大燕张明辉王喜明孙丙虎
- 关键词:木材干燥水分迁移核磁共振水分分布
- 文献传递
- 木材吸湿水分变化的核磁共振分析被引量:9
- 2016年
- 利用核磁共振自由感应衰减(FID)曲线研究青皮杨吸湿过程中木材水分的变化,以及木材含水率与核磁共振T2信号量之间的关系。以水分子中的H质子作为探针,在40℃恒温状态,相对湿度分别为(96.4±0.4)%(硫酸钾饱和盐溶液)、(82.3±0.3)%(氯化钾饱和盐溶液)和(74.7±0.2)%(氯化钠饱和盐溶液)条件下,探讨青皮杨在吸湿过程中木材含水率与核磁共振自由衰减曲线的关系。将采集的T2信号量反演成横向弛豫时间,结果表明:木材在吸湿过程中核磁共振T2的信号量与其含水率呈高度线性相关,相关性均超过99.5%;虽然吸着发生在纤维饱和点以下,但木材中仍然存在微量弛豫时间很长的自由水;在木材中水分子与木材结合得越紧密,则横向弛豫时间就越短,反之,横向弛豫时间越长。
- 刘源松张明辉关明杰
- 关键词:核磁共振吸湿弛豫时间
- 利用时域核磁共振研究脲醛树脂的固化过程被引量:1
- 2014年
- 利用时域核磁共振(TD-NMR),测试加入氯化锌(ZnCl2)固化剂时,脲醛树脂(UF)的固化过程,旨为胶黏剂固化研究提供新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通过简单操作TD-NMR,可以快速地得到UF树脂固化过程的弛豫时间分布谱图;在100~120℃范围内,ZnCl2水解生成盐酸,UF树脂分子间发生缩聚反应;当温度高于140℃时,固化反应基本结束。
- 邵朱伟张明辉周云洁李新宇
- 关键词:脲醛树脂氯化锌
- 人体工程学座椅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体工程学座椅,其包括:底座支撑架,所述底座支撑架上连接有座板;背板,其枢接于所述底座支撑架,所述背板与所述底座支撑架之间连接有能够调整所述背板角度的连杆机构;位移调整机构,所述座板和所述背板上分别连接有...
- 张明辉姚利宏王喜明张源高敏
- 文献传递
- 活化工艺对沙柳材活性炭光催化再生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以沙柳材为原料制备活性炭,利用溶胶-凝胶法将二氧化钛负载到颗粒状沙柳材活性炭上,主要探究了活性炭粒径、磷酸浓度、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对沙柳材活性炭负载二氧化钛再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其再生性能随着活性炭粒径减小而增强,随着磷酸浓度、活化温度、活化时间的增加呈现先增强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得到的最佳工艺为0.7 mm粒径,20%磷酸浓度,700℃活化温度,1.5 h活化时间。结构研究显示二氧化钛是以锐钛矿型薄膜的形式包覆在活性炭表面,且沙柳材活性炭负载二氧化钛具有丰富的孔隙,比表面积为1277 m^(2)/g,孔容为0.567 cm^(3)/g。
- 孟令彬刘文静张明辉
- 关键词:活性炭再生光催化降解沙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