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东
- 作品数:39 被引量:113H指数:7
-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局林业科技成果推广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 折叠式科研用捕鼠笼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式科研用捕鼠笼,由笼体、挑竿、挑竿头、饵钩、锁环、弹簧、前盖、后盖、手柄锁扣、笼子网格、横杆、保护小鼠的暗箱组成,笼子本身能够实现捕获小鼠的功能,且能够折叠成扁平状,同时捕鼠笼的暗箱能够实现在恶略...
- 付和平武晓东满都呼付豪袁帅张福顺张晓东查木哈乌云嘎白萨如拉岳闯刘凯包达尔罕
- 不同干扰下荒漠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多尺度分析被引量:10
- 2011年
- 尺度问题是生态学的核心问题。将荒漠啮齿动物群落主要特征参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作为信息,来探究其在人为干扰下对尺度变化的响应,目的是为了揭示不同干扰条件下荒漠区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随尺度变化的趋势,为动物群落格局-过程研究的尺度推绎提供生态学基础。2003—2008年每年7月,在内蒙古阿拉善荒漠禁牧、轮牧、过牧和开垦4种不同干扰生境中,选择了1.25、2.5、5、10hm2等4个空间尺度,应用铗日法统计样地中的啮齿动物群落种数及各物种的捕获数据,计算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将其作为原始信号进行小波分解。研究结果表明:在荒漠区≤10hm2内,除过牧区外,在其他干扰类型中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随空间尺度增加均呈上升趋势。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原始信号中存在规则的周期性干扰,这种干扰可能是由群落的年际波动造成的。在4种尺度下,各干扰区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除在开垦区未表现出明显周期外,其余干扰区各自均具有相同的周期:轮牧区4a,禁牧区3a,过牧区2a。荒漠区4种干扰类型中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加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变动幅度减小,抗干扰能力逐渐增强。但不同干扰中啮齿动物多样性的变动幅度和抗干扰能力是不同的。禁牧区与开垦区的啮齿动物多样性在≤2.5hm2范围内较易受到扰动;过牧区在≤5hm2的范围内较不稳定;轮牧区在整个10hm2范围内都易受到扰动。
- 袁帅武晓东付和平杨泽龙张福顺张晓东
- 关键词:多样性小波分解
- 内蒙古地震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 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大震造成巨灾,引起国内外高度重视。尤其是汶川、玉树、芦山等地震所带来的震撼力已极超地震本身,引发了人们对于自然灾害防御和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考。随着社会经济和文明的发展,现代化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
- 张晓东
- 关键词:地震灾害应急管理
- 不育剂EP-1对内蒙古荒漠啮齿动物优势种群繁殖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鼠类不育控制已成为我国草原鼠害有效控制的发展趋势。为明确不育剂对荒漠草原害鼠种群繁殖的控制作用,2011年在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区采用春季一次性投饵的方法,研究复合不育剂EP-1对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三趾跳鼠Dipus sagitta和小毛足鼠Phodopus roborovskii 3种啮齿动物优势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显示,不育剂EP-1致使3种雄鼠的睾丸明显萎缩且下降率降低;春季子午沙鼠和三趾跳鼠的睾丸、附睾和精囊腺3项脏器系数均极显著低于对照区(P<0.01),睾丸下降率均显著低于对照区(P<0.05);小毛足鼠5月和10月睾丸脏器系数和4—10月睾丸下降率均显著低于对照区(P<0.05),且持续时间较长。不育剂EP-1导致3种雌鼠子宫明显水肿、外壁变薄、体积变大、孕鼠平均胎仔数减少,4月子午沙鼠和三趾跳鼠的子宫脏器系数与宽度均显著高于对照区(P<0.05),5月3种雌鼠的平均胎仔数均显著低于对照区(P<0.05)。表明不育剂EP-1对3种荒漠啮齿动物优势种群的繁殖起到了有效的控制作用。
- 韩艳静张晓东付和平武晓东甘红军
- 关键词:啮齿动物繁殖荒漠
- 一种野外捕获鼢鼠的工具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野外捕获鼢鼠的工具,包括支架、中轴、杠杆、触发开关杆、重锤、钢针地箭、土球、弹射盒等,所述支架下端为锋利的尖端,两支架在鼠洞口的两侧插入地下10cm;所述中轴横穿到两支架的圆环中,杠杆的中部和尾部均有一圆...
- 武晓东付和平张福顺袁帅张晓东满都呼查木哈乌云嘎白萨如拉岳闯刘凯包达尔罕
- 日粮精粗比对内蒙古绒山羊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瘤胃菌群的影响
- 本研究选用体重相近、体况良好的内蒙古绒山羊18只,按体重差异不显著原则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以优质牧草苜蓿为粗饲料,分别饲喂精粗比为40:60(C60组)、30:70(C70组)、20:80(C80组)的日粮。预试期1...
- 张晓东
- 关键词:绒山羊精粗比血液生化瘤胃微生物
- 张晓东作品
- 2017年
- 张晓东
- 球根白丝膜菌与油松形成的菌根被引量:2
- 2012年
-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是内蒙古大青山干旱阳坡造林先锋树种,也是华北区庭院绿化主要树种。论文在实验室盆栽条件下以油松60d幼苗为对象,接种球根白丝膜菌(Leucocortinarius bulbiger(Alb.ex schw.)Sing.),目的是探讨油松与该菌是否可以形成菌根,以及形成菌根后对油松生长具有如何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球根白丝膜菌对油松的菌根侵染率达70%以上,菌套明显,菌套厚度达60μm,白色外延菌丝棉絮状,外延菌丝长1.5mm~2.5mm,粗10μm~20μm,即:形成了典型的二叉状和棒状菌根,两种菌根形态各占50%。同时研究表明球根白丝膜菌与油松形成菌根后,对幼苗的高生长无显著促进作用,但对根系的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接种处理根冠比是对照处理的2.5倍。发达的根系对提高油松在干旱阳坡中耐受性一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 王玉霞杨喜平张晓东方亮张胜利
- 关键词:油松菌根
- 一种基于多模态学习的电子商务营销智能决策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属于电子商务营销智能决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模态学习的电子商务营销智能决策方法及系统,对多模态学习与联邦学习协同嵌入的电子商务智能营销关键技术中的单模态学习(包括文本单模态和图像单模态),多模态特征融合学习(...
- 张晓东
- 不同干扰下阿拉善荒漠啮齿动物群落格局的变动特征被引量:2
- 2013年
- 干扰广泛被认为是影响物种多样性变化的最主要的因素。近年来,物种多样性对干扰的响应是生态学家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2002—2011年,在内蒙古阿拉善荒漠区对人为不同利用(干扰)方式形成的禁牧、轮牧、过牧和开垦4种不同区域中,通过对啮齿动物群落的物种数、物种总捕获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性指数等4个变量的时间序列资料的比较,分析了这些变量的年间变动特点及在不同干扰条件下的变动规律,并对不同干扰区各变量的趋势进行分析,探讨啮齿动物群落对不同干扰过程的响应。结果表明:4个变量的最高值均出现在受中等干扰的轮牧区中,物种总捕获率2003年出现了各区的第1个高峰,总捕获率分别为过牧区10.75%、轮牧区19.60%、禁牧区11.20%、开垦区10.55%;2008年出现第2个高峰,4个区物种总捕获率均达到了各区的最高峰,捕获率分别为过牧区29.60%、轮牧区34.15%、禁牧区14.20%、开垦区27.10%。过牧区与轮牧区群落物种总捕获率、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性指数显著相关(p<0.05),变动规律相似。过牧区与轮牧区、禁牧区与过牧区、轮牧区与禁牧区之间的物种总捕获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过牧区与轮牧区相似度较高(I=0.856 8);过牧区Shannon-Wiener指数表现为有显著的下降趋势(Y=-0.142 lnt+1.487,F=6.320,p<0.05),表明随着过牧时间的积累,对生境的干扰逐步加重,啮齿动物群落的多样性会逐渐降低。
- 查木哈袁帅张晓东付和平武晓东
- 关键词:啮齿动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荒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