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娜

作品数:12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长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食管
  • 10篇食管癌
  • 7篇光动力
  • 6篇细胞
  • 5篇联合化疗
  • 5篇化疗
  • 4篇食管癌细胞
  • 4篇癌细胞
  • 4篇ECA-10...
  • 3篇凋亡
  • 3篇动力疗法
  • 3篇食管癌细胞株
  • 3篇肿瘤
  • 3篇细胞株
  • 3篇疗法
  • 3篇光动力疗法
  • 3篇光动力治疗
  • 3篇癌细胞株
  • 3篇ALA-PD...
  • 2篇蛋白

机构

  • 7篇南方医科大学...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惠州市中心医...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张晓娜
  • 9篇罗荣城
  • 7篇李黎波
  • 5篇吕成伟
  • 2篇陈晓华
  • 2篇廖旺军
  • 2篇缪景霞
  • 2篇严晓
  • 2篇罗宇玲
  • 2篇张兰英
  • 1篇张志锋
  • 1篇蔡思娜
  • 1篇梁卫江
  • 1篇郭晓红
  • 1篇张志峰

传媒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国激光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癌症进展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9
  • 4篇200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LA-PDT对食管癌Eca-109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凋亡相关基因Bak-1、FADD在食管癌Eca109细胞ALA-PDT中的作用及初步探讨其在食管癌ALA-PDT凋亡通路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细胞给予ALA孵育6 h后在630 nm Diomed光动力治疗系统下分别光照0.5、3、24 h后收集细胞,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Bak-1、FADD基因的表达。结果 ALA-PDT作用3、24 h后,FADD的相对表达量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ALA-PDT作用0.5、3 h后,Bak-1的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FADD的相对表达量在作用0.5 h后,Bak-1的相对表达量在作用24 h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0.05)。结论 Fas通路可能为ALAPDT诱导Eca-109细胞凋亡的通路之一,FADD可能为该凋亡通路的靶基因之一。
陈晓华曹小龙黎秀月邬要芬张晓娜李黎波罗荣城
关键词:食管癌凋亡相关基因光动力靶基因
Photofrin光动力联合化疗对食管癌细胞株Eca-109增殖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Photofrin光动力联合氟尿嘧啶和顺铂化疗药物对食管癌细胞株Eca-109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将食管癌细胞株Eca-109分为6组,A:对照组,B:化疗组,C:化疗+高剂量光敏剂治疗组,D:化疗+低剂量光敏剂治疗组,E:高剂量光敏剂治疗组,F:低剂量光敏剂治疗组。种板孵育24h后,采用台盼蓝染色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存活率;于化疗组加入化疗药(5-Fu+DDP)作用12h,再按实验分组加入光敏剂血卟啉衍生物(HPD)低剂量或高剂量,4h后行630nm激光照射,光能量密度30J/cm2,照光后继续培育24h,开始行MTT法检测食管癌细胞增殖的抑制率。结果除了低剂量光敏剂+化疗组同高剂量光敏剂组差异不显著外,其余相互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高剂量光敏剂+化疗组细胞抑制率较高,低剂量光敏剂组抑制率较低。结论在特定光源状态下,一定的光敏剂、光照能量密度、孵育时间,光敏剂孵育浓度是人食管癌细胞Eca-109体外光动力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两种不同的HPD孵育浓度下细胞抑制率有显著性差异。相同光照能量密度及孵育时间下,孵育浓度越高,其杀伤效应越强。光动力与化疗联合对食管癌细胞的杀伤力提高,光动力与化疗有协同作用。
张晓娜张志锋李黎波罗荣城吕成伟严晓张兰英陈晓华
关键词:ECA-109细胞株细胞生长抑制率
5-氨基乙酰丙酸-光动力疗法对食管癌转移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  1.不同剂量浓度的ALA光敏剂介导的光动力疗法,对食管癌Eca-10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2.一定浓度的ALA光敏剂介导的光动力疗法,对食管癌Eca-109细胞体外迁移运动能力的影响;3.一定浓度的ALA光敏剂...
张晓娜
关键词:食管癌肿瘤转移5-氨基乙酰丙酸光动力疗法
文献传递
Photofrin光动力联合化疗对食管癌细胞株Eca-109增殖的影响
张晓娜李黎波罗荣城吕成伟严晓张兰英陈晓华
中晚期食管癌光动力治疗联合化疗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比较中晚期食管癌的单纯光动力治疗与光动力+化疗联合治疗的短期疗效,探讨中晚期食管癌光动力+化疗的治疗模式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2年至2005年期间光动力治疗及光动力+化疗治疗的食管癌患者60例(Ⅲ~Ⅳ...
张晓娜李黎波罗荣城罗宇玲廖旺军缪景霞
关键词:食管癌光动力治疗化疗
文献传递
ALA-PDT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相关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5-氨基乙酰丙酸—光动力疗法(ALA-PDT)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相关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经过培养、处理后分为两组,ALA-PDT组(PDT组)细胞用ALA孵育6 h后在光动力治疗系统下进行光照,光照后24 h提取细胞总蛋白和胞质蛋白;对照组细胞不进行光动力治疗。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组细胞中的Bcl-2、Cytc蛋白表达。结果 ALA-PDT作用于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后,与对照组比较,PDT组胞质中的Bcl-2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Cytc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线粒体凋亡通路可能是ALA-PDT诱导Eca-109细胞凋亡的主要通路,Bcl-2可能为该凋亡通路的靶基因之一,释放Cytc进而诱导细胞凋亡可能为ALA-PDT诱导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凋亡的线粒体通路终末效应之一。
陈晓华曹小龙张晓娜李黎波吕成伟罗荣城
关键词:CYTC5-氨基乙酰丙酸光动力疗法
光动力联合化疗对食管癌的临床疗效与体外作用机制的研究
食管癌的发病率占全世界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九位,高发区包括亚洲,而全世界一半的食管癌发生在我国,且我国的食管癌97.6%为鳞状细胞癌。食管癌各期的治疗手段各异,手术是早期食管癌的首要治疗手段,但是术后复发率很高,而且50%...
张晓娜
关键词:食管癌临床疗效体外作用光动力治疗联合化疗
文献传递
Photofrin光动力联合化疗对食管癌细胞株Eca-109增殖的影响
张晓娜
ALA-PDT对食管癌细胞Eca-109凋亡相关基因的作用研究
2016年
目的观察经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minolevulinic acid-mediated 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处理后的食管癌Eca-109细胞,其凋亡相关基因Bcl-xL,Bad和Bid的变化,初步探讨AL-PDT对凋亡通路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ALA-PDT组,治疗组细胞给予ALA-PDT处理,ALA终浓度为0.25 mM,孵育6 h后,采用波长630 nm激光照射,激光功率200 mW/cm^2,照光150 s,能量密度301/cm^2。对照组仅给予相同体积10%FBS-1640培养基孵育6 h,不加入光敏剂和照光处理。两组细胞于处理后继续于37℃,5%CO_2培养箱内分别培养0.5、3和24h后收集细胞,提取细胞RNA,采用PCR法检测Bcl-xL,Bad和Bid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Bcl-xL在ALA-PDT作用于Eca-109细胞后3和24 h其表达均显著下调(P均<0.05),Bad在作用后3和24 h,Bid在作用后0.5,3和24 h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轻微上调,但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LA-PDT作用于食管癌细胞,可能激活了线粒体凋亡通路,Bcl-xL可能为其作用基因。
陈晓华曹小龙黎秀月张晓娜李黎波吕成伟罗荣城
关键词:食管癌凋亡相关基因光动力疗法
宫颈鳞癌患者血清差异蛋白质与鳞状细胞癌抗原的关系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研究宫颈鳞癌患者血清差异蛋白质与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之间的关系,寻找早期诊断宫颈癌的生物学指标。方法: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仪(SELDI-TOF-MS)和弱阳离子结合芯片(CM10),检测44例宫颈鳞状细胞癌及25例健康女性的血清蛋白质,将3组SCCA不同水平的宫颈癌患者分别与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同时通过对比SCCA不同水平的宫颈癌患者,筛选出有分类意义的差异蛋白质。结果:(1)宫颈鳞癌SCCA正常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共有19种血清蛋白质质谱峰值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宫颈鳞癌SCCA升高患者(大于正常1倍)以及大于正常3倍组,分别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分别发现了26种和15种差异蛋白质(P<0.05)。其中有4种质荷比(M/Z)为4172、3397、2741、6086的差异蛋白质,重复出现于宫颈鳞癌SCCA正常或升高不同水平组与健康对照组的比较中。(2)在宫颈鳞癌患者中,SCCA小于正常3倍组与大于正常3倍组比较、SCCA小于正常4倍组与大于正常4倍组比较,分别发现了5种和20种差异蛋白质(P<0.05)。其中M/Z为8142、7765、3885、5632、9287的差异蛋白质,重复出现于上述两组比较中。结论:通过蛋白芯片-飞行质谱方法,能够更早的发现宫颈癌与正常人之间的血清差异蛋白质,这些差异蛋白质有潜力发展为宫颈癌早期诊断指标,有助于宫颈癌的筛查、区分早晚期宫颈癌以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梁卫江蔡思娜吕成伟郭晓红张晓娜罗荣城
关键词:宫颈肿瘤差异蛋白质鳞状细胞癌抗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