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多态
  • 2篇饮食
  • 2篇饮食控制
  • 2篇四氯化碳
  • 2篇猪肝
  • 2篇蒙古族妇女
  • 2篇古族
  • 2篇骨密度
  • 2篇妇女
  • 2篇肝硬化
  • 1篇多态性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塞
  • 1篇心肌梗死
  • 1篇遗传多态
  • 1篇遗传多态性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炎
  • 1篇造模
  • 1篇造瘘

机构

  • 4篇内蒙古医学院
  • 3篇内蒙古医学院...
  • 2篇内蒙古医科大...

作者

  • 6篇张瑞芳
  • 5篇张俊晶
  • 4篇岳根全
  • 4篇孟兴凯
  • 3篇钟海燕
  • 2篇毕力夫
  • 2篇乔建梁
  • 2篇苏秀兰
  • 2篇赵灵燕
  • 1篇李得溪
  • 1篇郭殿龙

传媒

  • 2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细胞色素P4503A7*1c基因多态性与蒙古族妇女骨质疏松的关系
2009年
目的探讨CYP3A7基因多态性与内蒙古地区蒙古族绝经妇女骨密度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PCR-RFLP)测定185名内蒙古地区健康绝经期妇女经SspI酶切后CYP3A7基因多态性,同时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前臂骨密度。结果基因型频率分布依次为正常组TT型84.4%,TG15.0%,GG0.7%,骨质疏松组TT型71.1%,TG26.3%,GG2.6%,等位基因频率正常组T为91.8%,G为8.2%;骨质疏松组T为84.2%,G为15.8%。通过协方差分析,调整年龄、身高、体重、BMI,结果显示,CYP3A7基因型与左前臂BMD有相关性(P〈0.05)。骨量减少组和骨量正常组间等位基因频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基因型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YP3A7基因型与蒙古族妇女前臂BMD有关联(P〈0.05),可作为预测骨质疏松发生的危险性因素。
张瑞芳毕力夫苏秀兰张俊晶赵灵燕
关键词:蒙古族妇女骨质疏松症骨密度
蒙古族妇女维生素D受体基因Apa Ⅰ多态性与骨密度的关系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研究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妇女维生素D受体基因(Vitamin Dreceptor,VDR)ApaⅠ多态性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检测内蒙古地区179例蒙古族妇女VDR基因ApaⅠ多态性,并用双能X线吸收仪检测上述人群无优势手臂骨密度。结果ApaⅠ多态性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基因型频率分布依次为aa:49.16%Aa:41.34%AA:9.50%。协方差分析显示,在所有受试者中VDRApaⅠ基因型与无优势手臂BMD无相关性。骨量减少组和骨量正常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妇女人群中,维生素D受体基因ApaⅠ多态性与骨质疏松症可能无相关性。
赵灵燕毕力夫苏秀兰张瑞芳
关键词:维生素D受体遗传多态性骨密度蒙古族妇女
胃造瘘置管给药辅以饮食调控制备猪肝硬化模型
2008年
目的探讨胃造瘘置管给药辅以饮食调控制备猪肝硬化模型的可行性。方法以普通猪作为研究对象,行暂时性胃造瘘术,四氯化碳按照0.25ml/kg,配以等量的脂肪乳,经T型管注入,30%食用乙醇60ml冲洗管道,一周2次;单纯玉米面饮食,5%乙醇水为惟一饲料。观察一般情况,定期切取小块肝组织作HE和VG染色并监测门静脉压,间断抽血化验肝功、肾功、白蛋白、胆红素等指标。结果10~12周后,肝硬化形成率88.9%,死亡率10%;ALT、AST在用药早期呈逐渐上升趋势,后期ALT、AST趋于平稳,并有下降的趋势,总胆红素持续上升;白蛋白持续下降;门静脉压早期呈下降趋势,后期迅速上升。结论(1)肝硬化模型成功率较高,造模时间短,死亡率较低。(2)病理活检仍是目前确诊肝硬化的金标准;ALT、AST变化对于评价肝硬化的进展无意义;白蛋白、总胆红素水平在肝硬化形成不同阶段具有统计学差异,对于评价肝硬化进程具有一定的价值。(3)胃造瘘置管给药辅以饮食调控制备猪肝硬化模型可行性较高,腹腔粘连较轻,适合于下一步的手术学研究。
张俊晶孟兴凯岳根全钟海燕张瑞芳
关键词:肝硬化四氯化碳饮食控制
急性胰腺炎误诊急性心肌梗死1例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张瑞芳张俊晶郭殿龙李得溪孟兴凯岳根全乔建梁
关键词:误诊
腹腔注射四氯化碳辅以饮食调控制备猪肝硬化模型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Cl4)辅以饮食调控制备猪肝硬化模型的可行性。[方法]以普通猪作为实验对象,腹腔内注射40%CCl4脂肪乳溶液0.25 ml/kg,1周2次,以玉米面为唯一饲料,5%乙醇作饮料。观察一般情况,监测门静脉压,间断采血检测肝功能、清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等指标;定期切取小块肝组织作苏木精-伊红染色和VG染色。[结果]9-10周后,肝硬化形成率83.3%,死亡率33.3%;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早期呈逐渐上升趋势,后期ALT、AST趋于平稳并有下降的趋势;Tbil持续上升;Alb持续下降;门静脉压早期呈下降趋势,后期迅速上升。[结论]肝硬化模型成功率较高,造模时间短,死亡率较低;病理活检仍是目前确诊肝硬化的金标准;Tbil、Alb水平在肝硬化形成不同阶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张俊晶孟兴凯岳根全钟海燕张瑞芳
关键词:肝硬化四氯化碳腹腔注射饮食控制
猪胆汁性肝硬化模型的造模及评价与分析
2007年
目的探讨手术结扎总胆管制备胆汁性肝硬化模型的成功率,寻求评估肝储备功能、肝硬化程度的方法。方法选择普通猪10头,剖腹、游离结扎胆总管,定期取材采样进行相关检测、测量门静脉压。结果4头猪分别于第3、45、周死亡,肝硬化模型死亡率为40%,肝硬化形成率100%,用药早期,ALT、AST呈逐渐上升趋势,后期ALT、AST趋于平稳,并有下降的趋势,总胆红素持续上升;白蛋白持续下降。结论肝硬化模型成功率较高,造模时间短,但死亡率较高,病理活检仍是目前确诊肝纤维化的金标准,ALT、AST变化对于评价肝硬化的发展无意义;白蛋白、总胆红素水平在肝硬化形成不同阶段具有统计学差异,对于评价肝硬化进程具有一定的价值,但灵敏性较低,积极寻求对肝硬化进展程度评估价值较高指标是今后努力的目标。
张俊晶孟兴凯岳根全钟海燕乔建梁张瑞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