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秀焕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稻纹枯病
  • 3篇水稻
  • 3篇水稻纹枯病
  • 3篇水稻纹枯病菌
  • 3篇酰胺
  • 3篇纹枯病
  • 3篇纹枯病菌
  • 3篇枯病
  • 3篇病菌
  • 2篇药剂
  • 2篇药剂混用
  • 2篇药效
  • 2篇田间
  • 2篇田间药效
  • 2篇己唑醇
  • 1篇幼苗
  • 1篇生长量
  • 1篇生理生化
  • 1篇生理生化指标
  • 1篇噻虫啉

机构

  • 4篇山东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张秀焕
  • 3篇王开运
  • 1篇夏晓明
  • 1篇翟明涛
  • 1篇王杰
  • 1篇董飒
  • 1篇刘霞

传媒

  • 1篇农药
  • 1篇农药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防水稻纹枯病药剂氟醚菌酰胺和己唑醇混用的增效作用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氟醚菌酰胺与己唑醇混用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毒力,并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进一步验证.氟醚菌酰胺:己唑醇按(1∶1)5∶5、6∶4、7∶3、8∶2、9∶1混用,EC50值分别为0.016 8mg/L、0.023...
张秀焕刘霞王开运
关键词:己唑醇药剂混用水稻纹枯病菌田间药效
氟醚菌酰胺和己唑醇混用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作用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研究氟醚菌酰胺(LH-2010A)和己唑醇混用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氟醚菌酰胺与己唑醇混用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毒力,并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进一步验证。【结果】氟醚菌酰胺与己唑醇按5:5(1:1)、6:4、7:3、8:2、9:1混用,EC50值分别为0.0168、0.0232、0.0345、0.081O、0.1345mg/L。按1:1混配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表明:60-90ga.i./hm2的用量对纹枯病菌防效达90.67%-93.36%。【结论】氟醚菌酰胺与己唑醇按1:1(5:51比例混用后对水稻纹枯病菌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张秀焕翟明涛徐辉刘杰王开运
关键词:己唑醇药剂混用水稻纹枯病菌田间药效
36%噻虫啉水分散粒剂对番茄幼苗根系活力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为明确土壤中施用噻虫啉对番茄植株生长的影响,分别用36%噻虫啉水分散粒剂有效成分1.0、1.5、2.0、2.5、3.0和5.0mg/株处理盆栽番茄植株,测定处理后30d番茄幼苗的生长量、叶片保护酶活性及根系活力。结果表明:1.0~2.5mg/株噻虫啉处理均可提高番茄幼苗展开叶片数、株高、主根长和鲜重等生理指标,3.0mg/株处理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而5.0mg!株处理则对番茄幼苗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不同剂量的噻虫啉处理均可提高番茄幼苗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及根系活力。PPO和sOD活性在2.0mg!株噻虫啉处理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7.9和14.2U/(min·gFW),比对照高29.6%和49.5%;POD、CAT和PAL活性在2.5mg/株剂量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6.0、62.4和26.0U/(min·gFW),比对照高47.0%、36.7%和35.3%。1.0~5.0mg!株噻虫啉处理后番茄幼苗根系活力比对照提高2.7%~33.1%。研究表明,土壤施用适量的噻虫啉可显著促进番茄幼苗植株的生长。
董飒张秀焕王杰夏晓明王开运
关键词:噻虫啉番茄幼苗生长量保护酶根系活力
水稻纹枯病菌对氟醚菌酰胺的抗性风险评价
本研究明确了抗氟醚菌酰胺水稻纹枯病菌菌株的适合度和抗性机制,以评价其抗性风险。分别以敏感菌株LH-S、经诱导获得的抗性菌株LH-RM和LH-RH为材料,测定了抗性菌株对其他药剂的交互抗性,分析比较抗性菌株与敏感菌株生理生...
张秀焕
关键词:水稻纹枯病菌交互抗药性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